1、普通员工可以再就业吗?
再就业是可以的,只要它符合就业规范并得到雇主的认可。员工第二次入职是否有试用期
如果员工辞职并重新入职,如果雇主之前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同意试用期,员工将重新入职,雇主不能再次与雇员约定试用期。同一雇主和同一工人只能约定一个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劳动合同仅规定试用期,则不确定试用期,试用期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的长短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确定。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足3个月的,不约定试用期;不足一年的,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三年以下,两个月以下;超过三年的,不得超过六个月。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只需不违反法律规定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需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提前3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并注意保存提交的证据(邮件、录音录像等),劳动合同期满后,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强调“两次签约”,中间不能中断。就是,与同一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以及签订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员工连续两次与企业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员工提出续签,企业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此外,如果员工在解除劳动关系后重新上岗,他必须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同意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一方面可以维护雇主的利益,为每项工作找到合适的工人。试用期是用人单位检查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的制度,并给予企业时间检查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要求,以避免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它可以维护新招聘员工的利益,使被聘用员工有时间调查和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是否符合劳动合同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规定试用期不仅是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为劳动合同其他条款的履行提供了保障
劳动合同法对滥用试用期和长试用期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在用工过程中,滥用试用期侵害职工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包括什么样的劳动岗位需要约定试用期、约定多长的试用期、以什么为参照设定试用期等。这在实践中令人困惑。雇主通常同意试用期,不管工作的性质和期限如何,也不管是否有必要同意试用期,只要试用期不超过《劳动条例》规定的六个月,充分利用法律规定的上限
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其中半年为试用期;一些季节性生产经营较强的用人单位甚至将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相结合,一般都比较长。试用期到了,劳动合同也到期了;同一雇主中的一些工人通常会被多次约定试用期。他们同意另一个职位的试用期
我们无法阻止。如果您的情况更复杂,律师协会还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欢迎您参加法律咨询
-
不满18岁员工能否在企业就业?
99人看过
-
再就业人员能否因工伤申请工伤
228人看过
-
企业分流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276人看过
-
企业倒闭职工如何再就业
130人看过
-
企业能否扣除员工代通知金?
317人看过
-
普通企业员工辞职信参考模板
500人看过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一个意思表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构成一个要约,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二是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经对方... 更多>
-
员工获得损害赔偿后能否再就业?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1《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该条的立法本意是,工伤职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即用人单位有过错在先,致使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同时,也应当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
-
退休后再就业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退休人员再就业受伤能否认定工伤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7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与再就业时的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用工关系不构成劳动关系,再就业受伤不应认定为工伤。 2、在再就业中受到事故伤害的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可通过民事赔偿途径获得救济,其再就业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符合民事雇佣关系的特征,其在务工中受到的事故伤害可通过民事赔偿途径获得救济。 1、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与再就业时的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用工关系不构成劳动关系,再就业
-
企业辞退再就业有困难员工怎么补偿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52018年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除了上述
-
-
企业能否扣除员工代通知金?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101、看是否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2、员工没有通知企业走了,没有给企业造成损失,企业不能扣员工工资的。 3、员工没有通知企业立即走了,给企业造成损失,应该赔偿企业损失,如果工资额不能相抵,应该向劳动部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追加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