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的行为人是明知自己占用的是耕地,而且改作他用的行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对于占用耕地改作他用会造成大量耕地被毁坏的结果也是明知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结果的发生。
与非法批准征用等罪的界限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占用土地罪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界限:
此三罪相同之处都是与土地资源有关;并且在主观方面均表现为故意。
不同之处表现为:
(1)侵害的客体不同。非法占用耕地罪的客体是对耕地的法律保护制度;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所侵害的客体均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正当性。
(2)客观方面不同。非法占用耕地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行为,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通常表现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掩盖事实真相;或违反《土地管理法》等有关土地管理法规中关于批准征用、占用土地以及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规定,不正确地行使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职权。
(3)主体不同。非法占用耕地罪的主体是一般生体,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非法占用农用地:过失犯罪的界定与责任?
84人看过
-
非法占用农地与倒卖农地有什么界限
377人看过
-
非法土地批准征收与征用罪分析?
63人看过
-
非法占有农用地罪的立案标准,非法占有农用地罪的常见情形
368人看过
-
非法占用农用地怎么量刑,非法占用农用地的量刑标准
497人看过
-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59人看过
土地管理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关于土地权属、利用、保护、开发、利用的监督等的一系列措施、办法的总称。土地管理包括土地登记工作,如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及注销登记;土地调查和统计工作;地籍档案管理;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和土地利用规划... 更多>
-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与非法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区别主要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如果行为人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过失致使土地被非法征用、占用,并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符合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的,应当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如果没有徇私目的,而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有土地的,则只有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才可构成犯罪,但不是构成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而是滥用职权罪。 行为人在实施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行为中如果收受贿赂或者出于非法占
-
农业用地非法占用罪能否批捕?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7最高人民法院楼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6.19法释〔2000〕14号)第三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用耕地罪定罪处罚:(一)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是指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二)非法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毁坏”,是指行为人非法占
-
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占用占地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1-06-24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徇私舞弊行为使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受到严重干扰,损害了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机关,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土地。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国有土地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公共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违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行为,造成国家土地资源的浪费,可耕地面积
-
非法拘禁罪与非罪的界限和适用法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4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非法拘禁罪的刑事追诉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的有司法解释之外,一般公民的追诉标准实践中可以参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的追诉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剥夺他人人
-
非法占用土地罪,非法批准征收如何定罪量刑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12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条之一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有土地,非法低价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国家和集体利益特别受到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