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既遂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2 11:44:17 258 人看过

一、诬告陷害罪既遂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1、诬告陷害罪既遂量刑标准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二、诬告陷害罪造成严重后果标准

1、需要搜集对方有财产的证据,然后申请强制执行。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以来电具体咨询或预约面谈。

2、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财产损失五万元以上的。最终定罪量刑要由法院依照具体案情和证据认定,因此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和如何定罪量刑应待律师会见和阅卷后综合判断。刑事案件进行过程中只有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建议尽快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通过会见当事人和阅卷了解案情,制定辩护方案,为当事人争取从轻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02: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怎样确定诬告陷害罪的量刑?
    本文主要介绍了诬告罪和诬告陷害罪在刑罚方面的量刑标准。若情节严重,罪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故意诬告者不予以处罚,但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故意诬陷,而是错告或检举不实,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诬告罪和诬告陷害罪在刑罚方面的量刑标准通常如下:若情节严重,罪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需要注意的是,若非故意诬告,而是误告或检举不实,则不予以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故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不实,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诬告
    2023-08-27
    248人看过
  • 量刑标准对于诬告陷害罪的影响是什么?
    诬告陷害罪量刑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调查,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故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举报不正确的,不适用上述的规定。诬告陷害罪量刑赔偿量刑赔偿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对于恩诬告陷害而造成损失的,对于造成的物质损失,可以依法要求罪犯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
    2023-07-04
    163人看过
  •  我国刑法关于诬告陷害罪既遂犯的规定与案例分析
    诬告罪是指捏造事实并作出虚假陈述,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诬告陷害罪既遂的量刑如下:1.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诬告罪是指捏造事实并作出虚假陈述,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诬告陷害罪既遂的量刑如下:1.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诬 告 罪 的 法 律 责 任 有 哪 些 ?诬告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或者使人受刑事追究,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诬告罪的法律责任包括:1. 管制刑:犯诬告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 罚金:犯诬告罪,并处罚金;犯罪较轻的,可以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3-09-05
    230人看过
  • 如何判定诬告陷害罪的刑事责任?
    诬告陷害罪判刑情况如下: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诬告陷害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诬告陷害诉讼流程如下:1、立案。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2、侦查。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3、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4、审判。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诬告陷害罪如何认定(一)本罪与诽谤罪的界限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2、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2023-07-06
    410人看过
  • 我国法律如何规定诬告陷害罪
    我国法律如何规定诬告陷害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提供虚假信息,意图使他人接受刑事调查,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地捏造犯罪事实,意图使诬告陷害的人受到虚假的侦查、起诉和审判“虚假信息”是指行为人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告知有关单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接受刑事调查,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非故意陷害、诬告、谎报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2023-05-31
    343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怎么认定,诬告陷害罪的处罚
    诬告陷害罪,构成犯罪的,必须为特定人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借题发挥,将捏造或者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给被害人,捏造的犯罪事实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不要求捏造详细情节和证据。然后,必须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通报,或者采取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诬告陷害罪的认定1、行为主体必须是已经满十六周岁的人。2、行为的对象是他人,诬告的对象要存在,诬告的对象要具体特定。诬告自己的不成了犯罪。3、诬告的行为必须是向公安、司法机构或者是说有关的国家机构告发,捏造虚假的犯罪事实。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
    2023-08-08
    331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诬告陷害罪的管辖机关怎么确定
    一、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意图使被诬告者受到错误侦查、起诉、审判等。虚假告发,是指行为人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单位进行告发。告发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三是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二、诬告陷害罪的管辖机关怎么确定诬告陷害罪是公安机关管辖的,应到公安机关控告。当然到检察院也可以。三、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
    2023-04-06
    219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中止标准怎么确定
    一、诬告陷害罪的犯罪中止的认定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
    2023-02-25
    113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要如何起诉
    1、诬告陷害罪按一般的刑事案件流程起诉。诬告陷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一、如何区分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1、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是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它们的主要区别是;(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2)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3)客观行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
    2023-06-25
    194人看过
  • 2023诬告陷害罪,地域管辖如何规定
    一、诬告陷害罪,地域管辖如何规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诬告陷害罪案件的地域管理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二、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的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1、必须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借题发挥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实,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即可,并不要
    2023-05-24
    95人看过
  •  刑法如何规定报复陷害罪既遂的刑罚?
    本文介绍了《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报复陷害罪的相关内容。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构成了该罪,将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构成了报复陷害罪,将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 刑 法 报 复 陷 害 罪 既 遂 的 成 立 条 件 是 什 么 ?刑法报复陷害罪既遂的成立条件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行为人必须具有报复陷害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对他人名誉的损害,并且希望这种损害能够发生;其次,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侵犯他人名誉的行为,包括侮辱、诽谤、诬告陷害等;第三,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罪名,即已经构成了犯罪;最后,行为人
    2023-09-01
    234人看过
  • 如果诬陷罪成立的话怎么量刑,诬告陷害罪的法律特征
    一、如果诬陷罪成立的话怎么量刑诬告陷害罪成立怎样量刑,要依据犯罪情节而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二、诬告陷害罪的法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也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且向司法机关或有关机关告发。构成本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捏造的事实必须是他人的犯罪事实,如果捏造的事实不是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则不构成本罪;(2)不仅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实,而且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进行了告发;(3)诬告陷害的行为必须是明确的对象;(4)诬告陷
    2023-06-17
    339人看过
  • 刑法中诬告陷害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1、行为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2、行为人诬告陷害他人的手段恶劣的;3、行为人捏造犯罪事实,虚假告发,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行为;4、行为人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刑法中诬告陷害罪既遂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诬告陷害罪的量刑标准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
    2023-08-03
    476人看过
  • 什么是诬告陷害罪它是怎样量刑的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诬告陷害罪的量刑: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的界限二者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是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它们的主要区别是;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2、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3、客观行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后者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
    2023-07-24
    12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如何去量刑诬告陷害罪既遂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29
      诬告陷害罪既遂的量刑: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 诬告陷害罪是否可以既遂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0
      诬告陷害罪需要既遂才能构成犯罪,对于诬告陷害罪未遂,可以比照诬告陷害罪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认定诬告陷害的既遂问题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24
      认定诬告陷害的既遂问题是,应该以诬告陷害行为是否使被诬陷者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及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受到了实际损害为根据。 如果诬告陷害行为已经导致司法机关开始对被诬陷者采取一定的行动,可以是对被诬陷者进行讯问,也可以是予以立案侦查,那么就构成既遂。
    • 诬告陷害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应该怎样认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一、诬告陷害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一)诬告陷害
    • 什么叫诬告陷害罪, 如何正确认定诬告陷害罪, 如何正确认定诬告陷害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什么叫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二、如何正确认定诬告陷害罪(一)罪与非罪1、本罪与错告的界限一般认为,错告或者检举失实不构成诬告陷害罪。错告是指错误地指控他人有犯罪事实的告发行为;检举失实是指揭发他人罪行,但揭发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或部分不符的行为。诬告与错告,在主观方面有着质的不同。前者是故意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属于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