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犯罪是如何界定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09:21:51 330 人看过

1,不属于犯罪最多只承担民事责任。因为对于交通肇事人之外的其他人来说,他们根本没有实行行为,当然不可能构成犯罪,劝酒时的故意与此无关联。

2,前者是直接故意后者是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明知可能或一定会发生危害结果,而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间接故意是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3,此时妻子不属于间接故意的主观心理

相关法律知识:

在认识特征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如果行为人明知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仍决意为之,就超过了间接故意认识因素的范围,应属于直接故意。在意志特征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在当时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发生不能肯定,危害社会的结果不是行为人实施行为的目的所在。行为人既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也不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行为人之所以要实施犯罪行为,目的在于追求这种危害社会结果之外其他结果。因此,行为人对行为将会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即结果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无所谓,两种结局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13: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什么是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成立条件是:(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一、间接杀人能判多少年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放任这种后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没有积极
    2023-03-10
    114人看过
  • 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一、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区别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具体区别如下: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
    2023-03-03
    354人看过
  • 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1)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地甚至顽强地实现犯罪目的,造成犯罪结果。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的心理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就是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不发生结果他不懊悔,发生结果也不违背他的本意。在放任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积极追求或是努力阻止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意志因素的不同,是两种故意区别的关键所在。(2)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3)特定危害结果的
    2023-02-24
    377人看过
  • 间接故意伤害罪是如何的
    一、间接故意伤害罪是如何的1、间接故意伤害罪是指间接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判处的刑罚可能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其他刑罚。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构成故意伤害罪的要件有: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2)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如果一种致伤行为为法律所允许,就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3)损害他
    2023-04-20
    498人看过
  • 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的区别如下:(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律师补充:间接故意的特征是: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2、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与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要求不相符;4、间接故意犯罪只有构成与不构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与否的问题。【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2023-05-06
    433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
    行为构成要素(一)认识因素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危害社会结果的可能性认识。行为人对“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认知,是基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产生的,这种客观条件既包括外在的客观条件,也包括行为人自身的客观条件。外在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犯罪的时间、地点和自然条件制约,以及犯罪对象、作案工具和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等条件;行为人自身的条件,表现为行为人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精神状况,以及是否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掌握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程度等条件。在上述客观条件存在的前提下,行为人对其行为即将引发的危害结果产生了或然性的,而不是必然性的认识。因此,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认识,是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间接故意认识因素的关键是行为人的认识程度。间接故意的认识程度只能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认识,即“可能性认识”。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尽管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确属
    2023-06-03
    38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间接故意犯罪是如何界定的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11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间接故意的三种类型: 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包括: (1)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 (2)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危害结果。 3、在瞬间情
    • 如何认定间接故意犯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26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间接故意的三种类型: 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包括: (1)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 (2)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危害结果。 3、在瞬间
    • 间接故意犯罪如何认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05
      间接故意犯罪的认定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即行为人表述的心理态度,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为间接故意犯罪。
    • 如何区分间接故意犯罪和犯罪的直接故意犯罪两者到底有什么界限区别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5
      (1)从行为人的认识因素看 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2)从行为人的意志因素看 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
    • 请问间接故意犯罪如何认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5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间接故意的三种类型: 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包括: (1)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 (2)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危害结果。 3、在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