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实践中,因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监管考察不规范,造成缓刑执行犯脱管、漏管现象,表现有:
1、交付执行法律文书的送达不规范。
有的送达手续不完备,无送达签收、送达回执;有的送达法律文书和档案资料不全,缓刑罪犯家庭住址不清;一些异地作案的,其判决书、执行文书只送达犯罪地公安机关,而原籍公安机关因未收到相关的法律文书,不了解罪犯情况,导致漏管,形成见档不见人、见人不见档,甚至人档都不见的现象。
2、法律文书送达与罪犯移送交接脱节。
对羁押在看守所的缓刑犯,法院只将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看守所,而看守所依据法律文书将罪犯释放;对取保候审罪犯,一般宣告缓刑当庭释放,事后将法律文书寄给执行机关。这种人与法院文书相分离的交付方式,导致分部缓刑罪犯违反法律规定,未及时到当地派出所报到。当执行机关收到交付执行法律文书,缓刑罪犯有的已不知去向,形成脱管。
3、缓刑罪犯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客观上给监管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有的罪犯缓刑考察期间,违反规定,不经执行机关允许,擅自外出务工经商,长期脱离监管;有的迫于生计,虽经许可,但不按规定向执行机关报告活动情况,以致失控脱管。
4、缓刑考察效果不理想。
刑法对于具体的考察和配合方式没有规定,这就使得缓刑考察难以操作。
(二)针对缓刑执行相问题的相关对策:
1、规范交付执行程序。
应明确送达的行为模式,对与送达有关的问题进行严谨的规范。在原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明确执行机关为缓刑罪犯现居住地公安机关;罪犯被宣告缓刑的,应立即通知罪犯居住地公安机关;宣告缓刑罪犯,除不可抗力外,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居住地派出所报到,否则,视为无悔罪表现予以收监;送达应签回证,明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的时限;明确未按规定送达的法律后果及责任追究,杜绝因法律文书送达、罪犯移交等环节发生的漏管、脱管现象。
2、建立缓刑罪犯近亲属担保追究制及交纳保证金制。
针对许多缓刑罪犯不报告便擅自外出、脱管失控、甚至在外地重新犯罪的问题,应建立缓刑罪犯近亲属担保追究制及交纳保证金制,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增设这一条文:缓刑犯释放前,要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相关规定参照刑诉法第五十四条、五十五条保证人的规定。
3、规范缓刑执行的管理和考察工作。
公安机关应建立缓刑罪犯管理台帐,详细记录缓刑执行罪犯活动情况、现实表现及其他有关材料,做到一人一档;基层派出所要落实专人,明确监管职责,严格规范缓刑罪犯的行为,落实定期报告制度,坚持经常性的考察、帮教;同时,要开展缓刑罪犯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配合社区居委会、农村基层组织、民调组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提高缓刑执行工作的质量,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4、健全缓刑执行监督机制。
-
缓刑的相关信息有哪些?缓刑的相关信息有哪些?
241人看过
-
合同有哪些相关问题
88人看过
-
引渡的相关问题和争议有哪些?
472人看过
-
立案程序有哪些相关问题
130人看过
-
放弃继承有哪些相关问题
69人看过
-
停薪留职相关问题有哪些?
231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针对超生问题,相关部门有哪些执行措施?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10通常不会出现无法强制执行的情况。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可以等待具备财产后再进行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本案中的执行案件应在执行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如果有特殊情况,法院可以经过一定的审批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在判决后,可以直接向被执行人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单位办理相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
缓刑人员再就业的相关政策有哪些相关的政策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6目前,我国有关出狱人保护工作的规范,在法律层面只有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该法第三章第五节用了四个条文对罪犯的释放和安置作了原则性规定。第五节释放和安置第三十五条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第三十六条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第三十七条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
-
缓刑执行需要的条件有哪些,有哪些相关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12-17缓刑执行需要的条件有: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此外,如果符合前述缓刑条件的人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
放弃继承有哪些相关问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01、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可以理解为,继承的发生是以被继承人死亡(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为法定要件,不以继承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继承人放弃继承,放弃的应该是已经继承的财产的所有权 2、继承在被继承人死亡时就已经发生,而此时,财产已经发生转移,只不过是在分割前由继承人共同共有。
-
共享单车相关问题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21使用自行车共享中的违法犯罪问题如下: 故意破坏自行车的行为。 把自行车据为己有的行为,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用户在与自行车公司有租赁服务合同关系的过程中,将自行车视为自有。 第二,用户和自行车公司之间没有租赁服务合同关系。通过破坏自行车,他们自己上锁,并把自行车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