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工伤赔偿公司不配合怎么维权
面对公司不配合工伤赔偿的,劳动者首先先判断自己是否真的符合工伤认定标准,如果劳动局已经认定工伤,单位不肯支付工伤待遇的,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劳动仲裁裁决作出后,职工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满意的,可以向地方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出了工伤事故公司不赔偿怎么办
出了工伤事故,公司不赔偿的维权步骤:
1、先申请工伤认定,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2、等工伤认定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3、单位不承认工伤时,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证明的责任。如用人单位没有有力证明的,应当承认工伤;
4、能协商就双方协商;
5、协商不成申请仲裁。双方协商不了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不再向法院起诉的裁决结果应当服从;
6、向法院进行起诉。受害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工伤申报被拒绝公司不配合如何维权
297人看过
-
申请工伤赔偿公司如果不给办怎,工伤申请材料
439人看过
-
公司不赔偿工伤应如何法律维权
66人看过
-
保险公司不赔偿怎么维权
158人看过
-
工伤申请老板不配合怎么办
295人看过
-
员工入职不合同,公司要怎么申请赔偿
495人看过
-
工伤公司不给去处理怎么办,劳动者如何维权,申请工伤保险公司赔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27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不安排给劳动者治疗,劳动者可以自行先找医院进行治疗,毕竟治病是最紧要的。可以先垫付医疗费后续再要求用人单位承担。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
-
工伤赔偿项目不配合,公司只给保险,公司赔偿不配合怎么办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16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1,属于工伤,先申请工伤认定,鉴定伤残等级,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单位为你缴纳了工伤保险,该工伤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单位没有为你缴纳工伤保险,全部工伤保险赔偿,由单位全额赔偿。该工伤赔偿,单位拒绝支付的,你应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赔偿,不服劳动仲裁时,才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工伤赔偿。 2,在一个月之内单位不申请的,在一个月之后一年之内受伤害职工或者
-
单位不配合如何申请工伤赔偿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25自己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申请评残,评残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一次性伤残赔偿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费用,具体数额需要具体计算。
-
发生工伤公司不赔偿如何维权,怎么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09发生工伤后如果负有赔偿责任的公司不赔偿的,职工可以与其协商,达成关于赔偿的和解协议;可以找调解组织调解;或者依法去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依法起诉。
-
工伤赔偿可以申请哪些维权律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4工伤职工可以依法申请下列赔偿项目: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及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