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罪是指从事于国家机关的人员或知道国家机密的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期间,违反规定擅自离开岗位,逃到境外或在境外逗留,擅自不回国,明知自己的行为直接或间接会危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仍要故意而为之所判处的罪行。
一、什么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其在社会的一定领域、一定方面实行管理活动的重要凭证和手段。任何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其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其名誉,从而破坏社会管理秩序。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文、证件、印章,且仅限于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和印章。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所谓伪造,是指无权制作者制作假的公文、证件或印章,既包括根本不存在某一公文、证件或印章而非法制作出一种假的公文、证件和印章,又包括在存在某一公文、证件或印章的情况下而模仿其特征而复印、伪造另一假的公文、证件或印章。既包括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伪造或制作,又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未经批准而擅自制造。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往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如行为人盗窃某甲的手提包,意图偷窃钱财,没想到包中装有某甲单位的公文及甲的证件。如此,行为人只构成盗窃罪,不构成本罪。
二、叛逃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叛逃罪的犯罪构成: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军人能构成叛逃罪吗
军人能构成叛逃罪,军人叛逃罪,是指军职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
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叛逃罪是什么?叛逃罪怎么处罚
383人看过
-
什么是叛逃罪?叛逃罪如何量刑
478人看过
-
叛逃罪是什么?如何理解叛逃罪?
217人看过
-
背叛国家罪和叛逃罪有什么区别
275人看过
-
什么是叛逃罪,军人可以构成叛逃罪吗?
272人看过
-
2021年最新版本的叛逃罪定义是什么?
492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叛逃罪的法律定义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4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什么是叛逃罪叛逃罪的认定是怎样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11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客观方面是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
叛逃罪概念,什么叫叛逃罪,怎样构成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4-09-01叛逃罪概念,特征是 (一)概念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二)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
-
2022年什么算叛逃罪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41.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这种行为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国家的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这种行为即叛逃罪。 2.在履行公务期间,撤离岗位,叛逃或者在境外叛逃。这里的“擅离岗位”,是指违反规定私自离开岗位的行为。“叛逃境外”,是指在境内执行公务期间,由境内逃到境外的行为。“在境外叛逃”是指在境外执行公务期间,擅自不归国,投靠境外的机构、组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