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后人民法院会按照下列步骤处理:
(1)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2)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若人民法院在接收起诉状后七日内仍不能作出判断的,应当先予立案。(此期限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之日起计算;因起诉状内容欠缺而责令原告补正的,从人民法院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
(3)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若起诉状的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法院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若补充的材料及期限经过后,当事人拒绝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可以裁定不予立案,并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若法院不接收起诉状、或者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或者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三条
一、行政诉讼可以网上立案吗
目前还不能。对当事人依法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接收起诉状。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接收起诉状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七日内仍不能作出判断的,应当先予立案。
-
互殴后提起诉讼,法院应如何处理?
234人看过
-
对法院不执行判决如何提起行政诉讼?
498人看过
-
行政拘留提起的诉讼法院如何管辖?
336人看过
-
提起民事诉讼后法院将如何调解经济纠纷
342人看过
-
法院将如何审理起诉书?
131人看过
-
法院将如何通知诉讼?
389人看过
-
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对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如何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5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行政起诉,人民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当场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七日内仍不能作出判断的,应当先予立案。 起诉状内容或者材
-
提起诉讼后,法院如何将起诉状转化为判决书?安徽在线咨询 2025-01-03上诉改判是指在一审程序终结后启动二审程序时,宣布原判决无效或撤销原判决并重新给予判决的程序。上诉是否改判需结合案件一审判决具体情况而定,主要集中在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的法律是否准确、审理程序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等方面。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可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1.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人民法院如何处理第三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合并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5第三人所提出的诉讼请求,认为合并审理可以避免程序上的重复,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防止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的,可以合并审理。比如,甲与乙订立了租赁房屋的合同,约定甲将房屋出租给乙,后乙因甲未履行合同提起诉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第三人丙称自己是房屋的所有人而向甲、乙起诉,这时人民法院可以将这两个诉合并审理。如果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第三人的诉讼请求,认为合并审理并不能同时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也不能
-
那么,法院如何处理行政诉讼呢?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24法院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处理行政诉讼案件:首先决定是否受理;决定立案的,然后开庭审理;然后各方辩论质证;最后,法院公开宣布判决。法院决定不受理的,作出不受理的裁定。
-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如何处理?应如何处理?行政诉讼案件一经审理后?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12首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