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不存在过失犯罪,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如果构成了犯罪的,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教唆犯罪的人是属于教唆犯。
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应当认定教唆犯,这种犯罪形态不存在过失犯罪,只要被认定教唆犯,其就有主观上的故意,通过利诱、威胁及怂恿等方式教唆他人去犯罪。如果是无意中的言谈引起他人犯罪,属于过失,则不能定性为教唆犯。
1、教唆对象
关于教唆对象,存在两种观点:
极端从属性说(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与有责性为条件)认为,教唆对象必须是有责任的人;
限制从属性说(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为条件,不以正犯具备有责性为前提)认为,教唆对象可以是无责任能力的人,但必须是有一定规范意识的人,否则成立间接正犯(如教唆幼儿或者高度的精神病患者等缺乏规范意识的人犯罪)。
教唆对象必须特定,但不限于特定的一人,包括特定的二人以上。
如果唆使的对象不特定,则叫:煽动,不成立教唆。
由于教唆是使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故在被教唆者已经产生犯罪决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成立教唆,只能成立帮助犯。
2、教唆行为
教唆行为必须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意思(不等于犯罪故意),进而使之实行犯罪。
故意教唆他人实施过失犯罪的,成立间接正犯。
教唆方法不限,但不作为方式不能构成教唆行为。如果威胁、强迫导致被教唆者完全丧失意志自由的,成立间接正犯。
教唆行为不要求对具体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作出指示,但教唆行为必须是教唆他人实施较为特定的犯罪行为,即使该犯罪的对象还不存在,而是以出现对象为条件的,也是教唆行为。
按照限制从属性说,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共犯对正犯故意具有从属性,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的分歧。
3、教唆故意
教唆者故意教唆他人实施不可能既遂的行为,是未遂的教唆:如果教唆者所教唆的行为是不能犯,则不问教唆者的故意内容如何,均不成立犯罪;如果教唆者所教唆的行为是可能导致结果发生的未遂犯,则需要判断教唆者是否具有教唆犯罪的故意。
-
过失犯罪有教唆者吗
386人看过
-
教唆犯量刑多久,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131人看过
-
教唆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吗,教唆犯罪的量刑
347人看过
-
是否存在故意伤害罪共犯行为?
229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与教唆:分别何为?
11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存在教唆犯吗
209人看过
犯罪形态是指犯罪成立后,在一定的行为发展阶段或者特定的时间、空间内的状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形态包括预备、实行、完成和未遂四个阶段。 预备阶段是犯罪行为的开始,尚未着手实施犯罪行为;实行阶段是犯罪行为的具体实施过程;完成阶段是犯罪行为... 更多>
-
教唆犯过失犯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0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过失犯罪中是没有教唆者的,因为是过失犯罪,可以对犯罪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教唆行为算是犯罪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0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同犯罪关系。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
-
过失犯罪教唆别人什么意思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3狭义的共犯,指教唆犯和帮助犯。实行犯简称正犯。共犯成立犯罪必须以正犯成立犯罪为前提。 共犯的处罚根据,在于共犯通过正犯者间接地侵害了法益,即处罚共犯者,是因为其诱使、促成了正犯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行为。共犯的违法性由来于共犯行为自身的违法性和正犯行为的违法性。 (1)甲唆使乙杀害自己的,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甲不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2)乙按照被害人甲的请求对甲实施重伤行为,乙成立犯罪
-
教唆未遂与实施教唆犯共同构成犯罪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71、构成,教唆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只要实施了唆使他人的犯罪的行为,就属于犯罪行为而构成犯罪,不论他人是否接受和是否实施。 2、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