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恶意竞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31 19:10:49 201 人看过

同行恶意竞争处理办法:同行恶意竞争,经营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行不正当竞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因同行恶意竞争造成的损害,法院应当追究恶意竞争者的民事责任。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具体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有: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公司被恶意举报投诉,可以管被告索要什么赔偿

如果公司认为确属故意恶意投诉、旨在诋毁公司声誉,可以以被敲诈勒索为由请求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如果恶意投诉是由同业竞争者发起的,公司可以向相关的主管部门汇报,寻求政府出面维持竞争秩序,恶意投诉人如果采取极端手段,在公司营业场所聚众闹事,严重影响公司经营的,公司也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要求制止这种破坏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并且通过公安部门施压,要求投诉人通过有关法律程序解决纠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1: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竞争相关文章
  • 恶意低价竞争是犯罪吗
    低价竞争不一定违法,只有当经营者占有市场支配时,其没有正当理由,才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所称“正当理由”包括:(一)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和积压商品的;(二)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的;(三)为推广新产品进行促销的;(四)能够证明行为具有正当性的其他理由。如果对方的降价行为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便违反了《反价格垄断法》的规定的,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反价格垄断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违反价格规定的,按照《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处罚。《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
    2023-03-13
    70人看过
  • 恶意低价竞争是否违法
    法律综合知识
    首先,我想探讨的问题是,恶意价格竞争是否属于违法行为?值得明确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形式的低价竞争都必然归入违法范畴。然而,如果其行为违背了市场规律,阻碍了公正竞争环境的建立和维护,那么这种行为无疑将被视为违法未正常竞争之列。其次,我们关注到另一个重要议题,即扰乱市场价格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样的行为并不一定都会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犯罪。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不正当地扰乱了市场秩序,干扰了公平竞争原则的贯彻执行,并且给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利带来了实际损害,情节达到严重程度时,才能按照刑法进行规制。至于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内涵,它界定了这样一种行为模式:违反了国家有关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从事非法经营贸易或者中介服务活动,甚至采取强制手段进行交易,从而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不堪,公平竞争、等价交换、平等交易等基本原则受到严重冲击。在具体分析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客观方面时
    2024-05-20
    245人看过
  • 商业恶意竞争判刑的吗
    有可能判刑。恶意竞争的主要行为表现如下:(一)侵犯注册商标的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冒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生产、销售商品,这种行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二)行贿交易关联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行贿的方式,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是的优势,对其他竞争者造成不利影响。(三)通过欺骗、欺诈、虚假宣传等的方式骗取消费者的信息,误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的行为。(四)通过盗窃、贿赂等方式骗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利用商业机密打压竞争对手的行为。(五)通过垄断的方式排挤竞争对手,让竞争对手不能参考正常竞争的行为。恶意竞争的表现是非常多的,而恶意竞争往往是对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破坏,所以恶意竞争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恶意竞争情节恶劣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一、商业诋毁行为的危害商业诋毁行为是一种损害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它不仅给竞争对手的名誉造成损害,而且会给竞争对手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具体而言,商誉是通过
    2023-03-01
    475人看过
  • 恶意竞争受法律约束吗
    法律综合知识
    恶意竞争受法律约束。我国专门规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保障我国的经济秩序,防止恶意竞争对我国市场经济带来的破坏。对于恶意竞争行为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恶意竞争受法律约束吗的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n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n本
    2022-07-06
    211人看过
  • 电商行业恶意竞争谁忽悠了我们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电商网站日益增多。2011年似乎成了电商年,京东网、走秀网、尚品网、钻石小鸟、佳品网相继爆出融资发布,从两千万美金到数千万美金不等,好像你没融到几千万美金你都不好意思开口。这原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加速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同时给消费者带来便捷和实惠。但在近期,也就是佳品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数千万美金融资的第二天,一篇名为佳品网自创假国际品牌伪造产地售三无产品牟暴利的文章,却让我们看到了逐渐变质的电商舞台上行业对手之间的恶意竞争。佳品网相关人士表示,Izmi在日语里意思为泉,是日文中的常见词汇。文章中提到的品牌IZUMI确是佳品网售卖商品,Izmi品牌系在欧洲注册欧洲售卖的独立品牌。品牌Izmi同日本同名女设计师Izmi的品牌Anteprima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文章中所说佳品网自创假国际品牌,伪造产地等绝非事实。针对此事,记者还暗访了相关
    2023-06-07
    189人看过
  • 恶意抢注是不正当竞争吗
    一、恶意抢注是不正当竞争吗恶意抢注的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仅仅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二、恶意抢注商标怎么认定所谓恶意抢注只是人们的通俗称谓,按现行的《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即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因此,恶意抢注就是申请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将他人已经使用但尚未注册的商标以自己的名义向商标局申请注册。构成恶意抢注的要件有以下几点:(一)申请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主观要件恶意抢注申请人是把他人已经使用的商标作为自己的商标提出申请,这种行为的本身,就已经侵占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注册成功,无异于用合法的方式偷窃。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注册成功,恶意抢注申请人成为合法所有人之后,即会利用其注册商标的占用权,禁止他人使用原本属于自己的商标或利用其处分权对被抢注者高价转让或高价许可使用该商标。如果这些目的不能
    2023-06-08
    441人看过
  • 恶意竞争是否受法律保护
    恶意竞争受法律约束。恶意竞争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一、商业贿赂都要处罚吗商业贿赂是要处罚的。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成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禁止的场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经营者构成价格违法行为的有:(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四)利用虚假的或者
    2023-04-04
    451人看过
  • 恶意挖人行为:探究其是否违法竞争
    恶意挖人和不正当竞争不是一个性质,并不是所有的恶意挖人都属于不正当竞争的,只不过有的企业通过恶意挖人的这种做法,聘请其他企业的高精尖人才,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获得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这样的话,就构成了不正当竞争。不正当竞争的有奖销售是否有效?不正当竞争的有奖销售如果存在下列情形的没有效:1、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2、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的有奖销售;3、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的抽奖式有奖销售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
    2023-07-19
    454人看过
  • 行业恶性竞争如何解决
    法律综合知识
    一、行业恶性竞争如何解决当发现行业内存在恶性竞争时,受害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解决:1.与竞争对手进行协商,尝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2.向相关行业协会或监管机构举报,请求其介入调查并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3.依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不正当竞争的民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经营者若违反该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1.如果某经营者的行为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且该行为导致了其他经营者的损害,那么该经营者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2.赔偿范围包括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等。3.如经营者恶意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且情节严重,赔偿数额还可能被提高到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三、因不正当竞争受损如何追责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受损的经营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追责:1.收集并固定证
    2024-07-30
    377人看过
  • P2P恶意竞争利用搜索竞价劫对手流量
    我们的流量都被别的公司用搜索引擎竞价劫走了。谈起行业的营销竞争,深圳一XX平台营销总监不无抱怨地说。为了给媒体印证,该人士还专门用数个与公司有关的关键词演示,中国证券报媒体看到,点击之后果然进去的是别家的平台官网。这种遭遇并不罕见,XX金融总经理李直中透露,自家平台就曾饱受关键字恶意竞价之苦。在搜索XX金融出现的竟然是别家P2P平台。一旦某家P2P平台的网站品牌词被其他平台做了恶意竞价,很多对平台网址不熟悉的投资者,很容易被恶意竞价误导,进入了别家平台的网站,对自家网站流量的影响非常大。对此,XX之家专栏作者XX风举例,比如XX贷在官方网站做了引流频道,只要你搜索其他平台,例如是人人聚财,百度会出现人人聚财怎么样,人人聚财安全吗等标题,用户点击,结果发现页面跳到了XX贷网站。媒体照此输入后,与上述人士所说并无差异。相比恶意竞价,网络水军的成本就更加低廉。据了解,网络水军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各
    2023-04-24
    484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恶意竞争
    一、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恶意竞争所谓恶性竞争,系指相关企业或者个体针对市场中的竞争者实施的不正当、甚至非法的竞争策略,其意图在于将竞争者驱逐出市场、实现市场垄断之目的。在实践中,典型的恶性竞争行为包括不实广告宣传、剽窃侵权、恶意价格战等。在法治社会的框架下,恶性竞争行为已然明令禁止,并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然而,对于某项具体的竞争行为是否构成恶性竞争,则需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考量,如行为的动机、方式、手段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进行与正当商业竞争原则相违反的商业行为,排斥、限制竞争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经济利益的,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六百八十一条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二、如何判断是否“着手”实行犯罪判断是否着手,可以结合具体犯罪的罪状从两个角度考察:1.看行为的指
    2024-04-09
    240人看过
  • 恶意的不正当竞争如何维权
    (一)侵犯商业机密的处理1、通过监督审查机构责令终止违法行为;2、可视情节的严重程度作出1-20万元的处罚金额。(二)低价推销行为的处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进行了不正当推销行为时,遭受损害的其他经营者可以按照法律要求行为人负有损害的赔偿。(三)搭卖或额外增加不合适宜条件的处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未规定详尽的法律责任。被搭卖行为侵害的经营者以及消费者惟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要求侵权行为人负有损害赔偿损失。(四)不正当有奖售卖行为的处理经营者违背了法律规定进行有奖售卖的,监督审查机构理应责成终止其不合法行为,按照情节的严重程度处以1-10万元的罚款。(五)污蔑竞争对手商业名誉的处理反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负有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方式重点包括除去影响、终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十一)招标投标中的勾结行为的处理投标者勾结投标商提高标价或者是降低标价,排斥竞争对手使其中标无法实现。监督
    2023-04-10
    185人看过
  • 恶意竞争生怨恨盗窃同乡钱财落法网
    在春季攻势行动中,石家庄市公安局桥东分局汇通刑警中队提早安排,多措并举,成功破获一起盗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4月15日上午11时许,该中队接到辖区商户李某电话报警称:其放在店内电动自行车前框内的黑色钱包丢失,内有准备进货的现金6150元。接报后,该中队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因案发地在水果批发市场内,上货进货的客户非常多,人流量非常大,给排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民警通过对被害人认真仔细地询问,在受害人的指认下把范围缩小到四个人。通过对四人的排查,与受害人是老乡,同是在市场内做红果批发生意的侯某嫌疑越来越大。民警在询问情况的过程中,侯某一直左顾右盼,遮遮掩掩,含糊不清。当民警依法对发案门市进行搜查时,在最后一堆水果架子里边发现了受害人丢失的黑色钱包,这时侯某已经彻底崩溃,不得不交代此次盗窃的详细经过。经询问,侯某交代自4月初与受害人在一个门市内经营红果批发生意,由于受害人经营手段
    2023-06-11
    123人看过
  •  是否应该对同行恶性竞争进行法律制裁?
    恶意竞争行为违反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主要表现为侵权注册商标、行贿交易关联单位工作人员、欺骗欺诈虚假宣传、窃取贿赂商业机密、垄断排挤竞争对手等。恶意竞争的行为违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因此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恶意竞争的情节严重,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恶意竞争的主要行为表现如下:1、侵犯注册商标的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冒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生产、销售商品,这种行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2、行贿交易关联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行贿的方式,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是的优势,对其他竞争者造成不利影响。3、通过欺骗、欺诈、虚假宣传等的方式骗取消费者的信息,误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的行为。4、通过盗窃、贿赂等方式骗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利用商业机密打压竞争对手的行为。5、通过垄断的方式排挤竞争对手,让竞争对手不能参考正常竞争的行为。恶意竞争是否触犯法律?恶意竞争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行为,可能
    2023-11-01
    360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
    词条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竞争
    相关咨询
    • 这样的同行恶意低价竞争是否违法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3
      恶意竞争往往是对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恶意竞争情节恶劣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国务院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决定反不正当竞争重大政策,协调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
    • 恶意低价竞争,违法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1
      恶意竞争往往是对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恶意竞争情节恶劣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国务院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决定反不正当竞争重大政策,协调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
    • 恶意竞争行为依据是什么违法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4
      恶意竞争是违法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
    • 个人竞争价格受到恶意低价竞争是否违法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4
      恶意竞争往往是对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恶意竞争情节恶劣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国务院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决定反不正当竞争重大政策,协调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
    • 恶意抢注属于不正当竞争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1
      你要考虑的恶意抢注属于不正当竞争吗,首先,“恶意抢注”指的是: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恶意抢注”多发生在以“申请在先”为授权原则、能带来一定经济利益或精神利益的权利领域,故多发生于商标、域名及商号。 关于“恶意抢注商标”,《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