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东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且损害公司权益;
2、股东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3、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4、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一、如何界定公司抽逃注册资金的行为
1、公司验资注册后,将货币出资用于偿还股东个人债务或他人个人债务,这常常表现为发起人或股东用借款或贷款作为注册资本,一旦公司设立后,就将借来的出资抽回,归还原主。
2、公司验资注册后,非因经营或正常业务开支又没有正当理由抽走货币出资。
3、把他人的实物“借”来出资,公司一经注册,再将它归还原来的权利人。
4、公司验资注册后,将已办产权转移手续的实物、工业产权、专利、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再无偿或以不合理的低价转让给他人。
二、抽逃注册资本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欺骗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2、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3、违反公司法规定,办理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
-
抽逃注册资本具体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124人看过
-
抽逃公司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
214人看过
-
探究抽逃注册资金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406人看过
-
抽逃出资表现形式有哪些,股东抽逃出资应付哪些责任
233人看过
-
注册资本被抽逃的企业特征
388人看过
-
抽逃出资表现为哪几种形式
231人看过
抽逃注册资本是指公司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宣告成立以后,原缴纳出资的股东未经合法程序,私自撤走投入公司的注册资本的行为。 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更多>
-
如何查抽逃注册资本,抽逃资本的表现行为有哪些方式呢?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4出逃形式 在实践中,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控股股东抽资 公司资本验资后控股股东利用其强势地位,强行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关联交易抽资 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注册资金的一部分划入股东个人所有; 非货币抽资 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
-
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0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公司资本验资后控股股东利用其强势地位,强行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二是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注册资金的一部分划入股东个人所有; 三是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在验资
-
企业逃避债务有哪些表现形式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111、不经债权银行同意,以改制、重组、分立、合并、租赁、破产等方式悬空银行债权; 2、通过非正常关联交易抽逃资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致使银行债权被悬空; 3、以转户和多头开户等方式,蓄意逃避债权银行对贷款的监督,使银行贷款本息无法收回; 4、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信息、产权不清的担保,或恶意拒绝补办担保手续; 5、不经债权银行同意,擅自处置银行债权的抵(质)押物,造成银行债权抵(质)押悬空;
-
企业注册资金抽逃哪些条件?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21下列情形认定为抽逃资金:1、利用股东地位,强行从公司账户转账.公司从股东手中购回股权,但未办理减少股东登记.违反公司法规定,未提取法定公积金的,先分配利润.在弥补上一年亏损之前,违反公司法规定分配利润.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分配.公司向股东支付相当于股本的货币,但股东仍持有股权.股东利用亲友或其他自己控制的经济关交易,转让利润。
-
认定企业注册资金抽逃的情形有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3下列情形认定为抽逃资金: 1、利用股东地位,强行从公司帐上划走资金。 2、公司从股东手中购回股权,但未办理减少股东登记。 3、违反公司法规定,未提取法定公积金即先行分配利润。 4、违反公司法规定,在弥补上一年亏损前分配利润。 5、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6、公司向股东支付相当于股本金的货币但股东仍持有股权。 7、股东利用亲友或自己控制的其他经济主体实施关联交易,转让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