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的判断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30 02:12:43 360 人看过

一、间接故意的判断标准?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醉驾属于间接故意吗?

不是。两者不属于同一范畴,醉驾是因醉酒而完全或者部分丧失个人意识,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醉驾这种行为是违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醉驾者就有放任造成危害结果的间接故意,醉驾者是过失还是间接故意或直接故意,需要具体分析,不可盲目定性。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故意纵火罪的量刑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失火罪: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致使火灾发生;也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由于轻信火灾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火灾。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n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4日 23: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2021年故意损毁文物罪判断标准
    本文介绍了涉嫌触犯故意损毁文物罪的行为人需要满足的立案标准,即主观故意实施损毁文物的行为,造成文物部分破损或完全毁灭,无论破坏程度、社会影响如何,只要有损毁行为,就符合立案标准。行为人最轻可能会被判处拘役和罚款,情节严重者则可能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某人在完成了某种犯罪行为后,是否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立案标准。涉嫌触犯故意损毁文物罪的行为人,属于举动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以下行为,就符合立案标准,侦查机关应该对其立案侦查:行为人在有主观故意的前提下,实施损毁文物的行为,造成文物部分破损又或者是完全毁灭。行为人损毁所造成后果可以不同,破坏程度可以不同,社会影响可以不同,但是只要有损毁行为,就符合立案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触犯故意损毁文物罪的行为人,最轻可能会被判处拘役,同时处以罚金又或者是单处罚金。如果行为人的情节严重,就有可能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2023-10-22
    490人看过
  • 探讨间接故意犯罪的定义和划分标准
    间接故意犯罪的界定标准: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3、在瞬间情绪冲动下,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况。间接故意犯罪构成轻伤怎么处罚1、行为人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及以上的,可构成故意伤害罪,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
    2023-07-04
    74人看过
  • 判断故意伤害未遂的准则
    故意伤害未遂如下界定:一般认为行为人主观上有明确具体的重伤故意,客观上已经开始实施故意重伤行为,但如果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就不会造成重伤。此时,无论是造成轻伤还是不造成伤害,只要整个案件不属于明显的轻微情节,危害不大,应当定罪处罚,都应当认定为故意重伤未遂。故意伤害罪即遂与未遂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区分既遂和未遂以是否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为标准。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既遂。反之,则认定为未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
    2023-07-02
    48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03
    146人看过
  • 刑法在判断间接故意杀人罪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下列情况可以认定构成间接故意杀人1、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2、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2)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的危害结果。间接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我国犯强奸罪怎么量刑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我国犯强奸罪的,要依据犯罪情节量刑,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
    2023-07-12
    301人看过
  • 故意杀人间接故意的量刑
    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故意杀人间接故意在量刑时是在法定刑的基础上考虑犯罪情节,犯罪后果以及主观恶性等因素来确定刑事责任的。一、间接故意包括哪些情形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
    2023-03-21
    214人看过
  • 故意毁财行为的立案判断标准是什么
    一、故意毁财行为的立案判断标准是什么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给予拘留或警告,单处或并处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二、故意毁坏财物需要什么证据1.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1)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前科;(2)起因、动机、目的;(3)毁损财物的时间、地点、方式手段、工具、对象、后果等;(4)毁损物品的名称、数量、价值等。2.被害人陈述:(1)被侵害人
    2023-11-17
    133人看过
  • 如何判断故意破坏财产罪成立的标准
    一、如何判断故意破坏财产罪成立的标准如下判断故意破坏财产罪成立的标准: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二、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在于主观上盗窃罪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目的犯,而故意毁坏财物罪不是。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
    2023-08-16
    72人看过
  • 量刑标准与交通事故死亡时间的判断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则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如果适用普通程序的,则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
    2023-07-04
    62人看过
  • 如何提出判定商标间接侵权的主观故意?
    判定商标间接侵权的主观故意行为的方式:引诱、教唆、帮助他人实施商标侵权行为,为他人实施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为他人销售商标侵权产品提供场所等可以认定为具有侵权的主观故意。一、商标侵权坐牢吗商标侵权是有可能坐牢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并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目前,严重侵犯商标权构成犯罪主要有三种,即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这里我们重点说下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影响商标识别功能的犯罪行为,仅限于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商标的犯罪行为。假冒注册商标罪成立时有可能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和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这种情况应当成立牵连犯,一般的原则还是从一重罪处罚。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犯罪人通谋,为其提供制造、销售、使用、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以假冒注册商标的共犯
    2023-06-25
    356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怎么处罚,间接故意杀人罪要判多少年
    一、间接故意杀人罪要判多少年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是: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等。2、情节较轻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
    2023-04-06
    279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罪有未遂认定标准吗
    间接故意杀人是没有未遂的,因为:故意杀人犯罪的故意内容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不同的。1、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犯罪行为必然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在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对于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这一情形,若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则构成犯罪未遂。2、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已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即对结果听之任之,发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态度,也就是说间接故意没有明确的犯罪目的,这两种犯罪结果均在行为人的意志之中。3、对于间接故意,若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就很难证实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也就难以成立间接故意杀人,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成立间接故意的必要条件。没有危害结果的发生,就不会成立间接故意杀人,故间接故意杀人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2023-06-03
    134人看过
  • 间接故意会比直接故意罪轻吗
    从法律上讲,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都属于故意犯罪。从法律的规定上看,如犯罪杀人罪的只要构成故意犯罪,无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在量刑上没有区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14
    292人看过
  •  醉驾130起事故的判断标准
    一名驾驶员醉酒驾车130次未发生事故,涉及危险驾驶罪。根据法律规定,危险驾驶罪包括追逐竞驶、醉酒驾驶机动车、从事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等情况。该驾驶员将面临拘役并罚款的处罚。醉酒驾车130次未发生事故,涉及危险驾驶罪,将会被判处拘役并罚款。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醉驾130次未发生事故,会受到哪些处罚?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醉酒驾驶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如果一个人醉酒驾驶130次未发生事故,那么他将会受到以下处罚:1. 罚款:首先,他会被罚款1000元人民币。2. 暂扣机动车驾
    2023-08-28
    34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判断间接故意的标准,有没有法律规定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20
      律师解答 判断间接故意的标准: 1、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其中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采取了听之任之、漠不关心的态度。
    • 专利间接侵权的理论及判断标准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0
      专利间接侵权就是指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以间接的方式实施其发明的行为,即行为人的行为并不构成专利侵权,但却鼓励、怂恿、教唆别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关于专利间接侵权的理论在我国已经争论和发展了很多年,甚至早在《专利法》第二次修改前就有人提出将专利间接侵权在专利法的层面予以确认,值此再次修改专利法之际,又有人认为《专利法》第三次修改没有把专利间接侵权考虑进去是一件憾事。究竟当前在我国有没有专利间接侵权理论
    • 如何判断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5
      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心理状态容易混淆。两者的相似处是: 第一,两者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第二,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
    • 如何理解刑法规定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间接故意以及间接故意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5
      (一)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二)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
    • 怎样判断犯罪方式的直接故意?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27
      犯罪的直接故意的认定: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