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维护建设税申报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4:43:37 293 人看过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发〔1985〕19号)

【报送资料】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税(费)申报表》3份。

【基本流程】

【基本规范】

(1)办税服务厅接收纳税人资料或纳税人通过互联网络申报后提交的纸质资料,核对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填写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与税收优惠备案审批信息一致,符合的即时办结;不符合的当场一次性告知应补正资料或不予受理原因。

(2)为纳税人提供申报纳税办理指引,辅导纳税人申报纳税,提示纳税人填写税收优惠栏目。

(3)纳税人可通过财税库银电子缴税系统、银行卡(POS机)或现金等方式缴纳税款,办税服务厅应按规定开具完税凭证。

(4)办税服务厅人员在相应申报表上签名并加盖业务专用章,一份返还纳税人,一份作为资料归档,一份作为税收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

(5)主附税由同一税务机关管辖的可不单独申报,与主税种同时缴纳。

(6)在办税服务厅或商业密集区提供自助办税设备。

【办理地点】各地办税服务厅。

【办理时间】各地办税服务厅工作时间。

【联系电话】12366。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0日 23: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会计核算相关文章
  • 城市维护建设税怎么算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怎么算城市建设维护税如何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比较简单,计税方法基本上与“二税”一致,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根据财税〔2005〕25号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就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全面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按规定的税(费)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2005年1月1日前,已按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不再退还,未征的不再补征。所以公式中的增值税部分还应加上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产生的免抵税额;如果当期有免抵税额,一般在生产企业免抵退汇总表中会有体现。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的城建税计算公式应为:应纳税额=(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免抵税额+消费税)*适用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第一条
    2023-04-02
    401人看过
  •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是多少
    城市维护建设税采用地区差别比例税率,纳税人所在地区不同,适用税率的档次也不同。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城市市区、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1%。纳税单位和个人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适用税率,一律按其纳税所在地的规定税率执行。一、城建税税率都是多少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这里称的“市”是指国务院批准市建制的城市,“市区”是指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市辖区(含市郊)的区域范围。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这里所称的“县城、镇”是指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县城、县属镇(区级镇),县城、县属镇的范围按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城镇区域范围。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县属镇的,税率为1%。二、城市建设维护税怎么计算?1、纳税人、计税依据凡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2、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照纳税人所在地不同实行差别
    2023-02-13
    147人看过
  • 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1.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为7%;2.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镇的,税率为5%;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者镇的,税率为1%。城建税的适用税率,应当按纳税人所在地的规定税率执行。但是,对下列两种情况,可按缴纳“三税”所在地的规定税率就地缴纳城建税:第一种情况,由受托方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其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城建税按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执行;第二种情况,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在经营地缴纳“三税”的,其城建税的缴纳按经营地适用税率执行。
    2023-05-03
    299人看过
  •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务检查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并从1985年1月1日开始施行。在1994年的新税制改革中,由于新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条例一时未能出台,财政部于1993年12月29日发布了《关于城建税征收问题的通知》的明传电报,该电报称: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鉴于新条例一时尚不能出台,从明年1月1日起,可暂按原税率和新颁布实施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为依据计算征收,待新条例公布实施后,再予调整。按照有关规定:凡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并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产品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因此,凡被国税机关查补增值税的,也应向地税机关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但是,相当一部分纳税人被查补增值税后,往往忽视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结果又被地税机关处罚。从这个角度分析,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检查是依附于增值税
    2023-06-07
    500人看过
  • 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方式
    按照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与“三税”同时缴纳,自然其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也与“三税”相同。比如,某施工企业所在地在A市,而本期它在B市承包工程,按规定应当就其工程结算收入在B市缴纳营业税,相应地,也应当在B市缴纳与营业税相应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二)预缴税款对于按规定以1日、3日、5日、10日、15日为一期缴纳“三税”的纳税人,应在按规定预缴“三税”的同时,预缴相应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三)纳税申报企业应当于月度终了后在进行“三税”申报的同时,进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申报。(四)税款缴纳对于以一个月为一期缴纳“三税”的施工企业,应当在缴纳当月全部“三税”税额时,同时按照纳税申报表确定的应纳税额全额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2023-05-03
    299人看过
  •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律制度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指以单位或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特征:1、具有附加性质(附加于“三税”税额)2、具有特点目的(用于城市共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纳税人:是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税范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服份制企业、其他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其他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滞纳金、罚款例外)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和应纳税额:1、市区的,税率为7%2、县城、镇、税率5%3、不在市区、镇税率1%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与缴纳“三税”一样
    2023-05-03
    132人看过
换一批
#会计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分类、汇总、分析,形成会计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项会计活动。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会计核算由总账、应收账、应付账、现金、固定... 更多>

    #会计核算
    相关咨询
    • 城市维护建设税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23
      城市维护建设税,又称城建税,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为计税依据,依法计征的一种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同时缴纳;二、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
    •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4
      城市维护建设税: 1.市区的适用税率为7% 2.县城、建制镇的适用税率为5% 3.其他地区的适用税率为1% 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附加率为3%。 地方教育费附加:2%
    • 城市维护建设税如何申请退税?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30
      无须作分录,不是上月多计提本月多缴10元部分下月可以抵扣少缴,如果是上月多计提本月可以少计提10元。
    • 城市维护建设税起征点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4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从事经营活动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城建税没有起征点只说,凡是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都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具体规定是:现在城市维护建设税设置了三档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市区为7%,县和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者镇的,税率为1%。计算方法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适用的城建税税率。
    • 什么是城市维护建设税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2
      1、城市维护建设税简称城建税是我国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我的来源,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税款专门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2、城建税是一种附加税,没有独立的征税对象或税基,而是以增值税、消费税"二税"实际缴纳的税额之和为计税依据,随"二税"同时附征。因此,城建税的申报时间和缴纳时间与增值税、消费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