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一)刑事公诉案件1、起诉书的格式数量应符合规定(一式八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起诉书五份);2、属于本院管辖;3、附有拟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目录,4、证据目录上所载明的主要证据复印件齐全;5、有随案移送的赃款赃物的,赃款赃物要与清单相符;6、有随案移送的其他材料的,移送材料要与清单相符。(二)刑事自诉案件1、自诉状格式数量符合规定(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一份);2、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3、属于本院管辖;4、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告诉,如果被害人无法告诉或不能亲自告诉,他的近亲属可作为代理人告诉;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刑事自诉(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5、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6、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还应当提交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等材料及不立案的通知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复查维持决定书等。(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1、起诉状格式数量符合规定(每增加一名被告,增加一份);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3、有明确的被告人;4、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5、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6、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7、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民事、经济案件1、起诉状格式数量符合规定(每增加一名被告,增加一份);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3、有明确的被告;4、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行政案件1、起诉状符合规定的格式,内容完整,数量符合规定(每增加一名被告,增加一份);2、原告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具有诉讼行为能力,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诉讼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及代理权限明确(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提起诉讼的近亲属为原告,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3、有明确的被告;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已经依法申请复议;5、起诉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6受诉人民法院应有管辖权;7、未超过法定起诉期限。执行案件1、申请执行书、移送执行书符合格式,内容完整;2、法律文书已经生效且有给付内容和履行行为的义务;3、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和起诉;4、申请执行人是法律文书的权利人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执行人是法律文书确定负有义务的人(公民死亡的,可由其继承人申请执行;数个继承人提出申请执行的,应由继承人之间先对继承份额协商,并将协商结果书面报告人民法院。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行政机关终止,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执行5、被执行的目标明确6、执行申请在法定期限内提出;7、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的范围;8、本院具有管辖权;9有关的法律手续齐全。其实在《民事诉讼法》当中是由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法院在受理了案件之后,最迟需要在6个月内审结完毕。具体多久才能开庭审理,则就要看法院的排期了,有些法院民事纠纷比较多,排期就相对要长一些,但实际的审理期限肯定是要严格在法律规定期限内进行的。
去法院立案的流程
法院立案程序如下:(一)原告向法皖起诉应提交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入数递交证据材料,同时填写诉状清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二)立案及排期,法院接受当事人递交诉状后,应在诉状清单上署名;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即立案。立案后,符合当即进行排期的,可同时确定开庭日期、时间、法庭和案件承办法官。(三)送达,当场立案的案件由立案法官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审判管理系统,并及时向原告送达立案通知书、法律文书送达地确认书、缆费通知书等材料;不是当场立案的上述材料可以通过邮政快递方式送达。(四)缴纳诉讼费用。(五)排期开庭(六)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法院立案的条件,法院立案的程序
478人看过
-
法院的立案条件——行政案件
448人看过
-
检察院立案侦查包括哪些具体的案件
86人看过
-
检察院立案侦查案件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80人看过
-
刑事立案具体是哪三个条件
287人看过
-
派出所立案条件具体有哪些
346人看过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 更多>
-
厂房纠纷法院立案条件具体是什么样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2上法院起诉,这个受了委屈,权利受了侵犯了人都会做。但是你最起码要先准备一下,否则法院不会轻易就受理。第一,你得准备一份起诉状,起诉状里要写明原告、被告都是谁,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如果是自然人,就是姓名、民族、性别、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如果是公司或其它法人,就要写明公司的名称,注册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等。厂房纠纷法院立案条件第二,如果你是公司起诉,公司作原告就要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
问一问你们法院立案的条件具体有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7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具体对于法院立案的条件的详细规定,可以参考相关法律内容。
-
刑事案件法院立案的条件是什么?刑事案件立案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7法院立案的条件是什么?刑事案件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
检察院立案移送法院具有哪些条件?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4第一百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
-
最高法院申诉立案要满足什么条件,具体是如何的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1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申诉分为:民事申诉、刑事申诉、行政申诉以及其他法律申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律规范体系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既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诉,也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