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的劳动者,应当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的工资获得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工资不得随意扣除,企业不得将扣除工资作为处理员工的处罚手段。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构成劳动法扣除劳动者工资的行为,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处罚。根据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本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逾期未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支付抚养费法律依据有哪些抚养费能否要求
抚养费主要有下列法律规定的支付标准: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49条的法律规定,一般的抚养费标准为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负担两个子女以上抚养费的,标准为月的工资的百分之五十以下。没有固定工作的,标准按照年收入,参照前述比例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
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报酬吗
407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常见情形
77人看过
-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哪些
200人看过
-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要注意什么,支付劳动报酬有什么标准
291人看过
-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310人看过
-
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过了时效
457人看过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根据与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得其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 (1)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 更多>
-
劳动者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向用人单位要求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08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即使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社会保险法、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请人开立社保账户,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没有按时缴纳的应当及时补缴。依法缴纳是劳动者和单位共同的权利与义务,单位拒绝上述义务的不为员工开立社保账户,不依法缴纳社保
-
如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就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2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拖欠加班费,可以申请支付令。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问题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申请支付令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债权、债务关系必须清楚。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申请书应当写明
-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足额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15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和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都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果用人单位不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没有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属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针对这些现象,劳动者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可以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可以责令其改正,并且有权依法进行处罚。
-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拖欠劳动报酬怎么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4《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第三十八条第二项)。《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
-
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提出辞职的,应当支付违约金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24你可以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你无需支付违约金。违约金只在以下条文中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