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用人单位注意了,4月30日前请务必按规定办理劳动用工书面材料审查及备案,否则,将被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目前,自治区已经开始对2010年度各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实施劳动用工情况进行集中书面材料审查及备案工作。
该项工作涉及的用人单位包括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公司(集团)及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下属独立法人单位)、各大中专院校、社会团体;中央驻疆单位、外省驻疆单位、地州市驻乌单位及新疆军区联勤部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在自治区工商局注册登记的非公有制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港澳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独资企业)及在自治区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自治区水利、水电、电力、交通系统(含公路、铁路、民航)各施工企业。
审查、备案共包括11项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等。相关用人单位可先登录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进行网上申报,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于4月30日前到自治区劳动保障监察总队(乌市和平南路137号即七中斜对面)四楼进行劳动用工书面审查。
4月30日前不按规定办理劳动用工书面材料审查及备案的单位,责令10天内限期补办审查手续,对拒不参加审查或审查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将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相关规定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通报。
据悉,2007年起,自治区开始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相关人员介绍,用工备案有利于政府部门了解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等,及时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实施备案制度后,管理部门可定期对辖区内劳动用工备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
思南县7月起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
137人看过
-
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
175人看过
-
长沙:全面推行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制度
117人看过
-
新乡市将启动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
243人看过
-
国家《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制定工作全面启动伤残程度将按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确定工伤.职工伤残鉴定将有新标准
409人看过
-
无锡将启用新版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459人看过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外国投资者投资,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经登记注册设立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有四种类型,中国与外国合资经营的企业、中国与外国合作经营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 更多>
-
如何办理非全日制劳动用工用工备案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2劳动合同没有强制备案,非全日制也没有强制要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 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不给员工,单位都是违法的。如果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
-
新疆和田洛浦县的产假制度贵州在线咨询 2021-10-18正常产假98天,最多可休158天。法律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第26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员工依法登记结婚后,除国家规定的结婚假期外,增加结婚假期20天。女职工符合生育规定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60天,给予男性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工资,奖金照发。《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生育前可休15天产假
-
新劳动法旷工是什么制度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5对于旷工问题,不是劳动法规所能量化规定的,旷工问题是企业自己根据自身营业情况、公司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所规定的,只要其中规定旷工一天就为严重违纪的,那么单位就可以合法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
-
劳动用工备案和劳动合同备案怎么办理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21一、劳动用工备案办理方式是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工商注册登记或者批准成立之日起30日内,到劳动用工备案管理部门进行初次备案。备案时需提交以下材料: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营业执照、机关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其他用人单位依法成立取得的许可证的原件及复印件;职工名册、劳动合同样本;另外还有劳动用工备案管理系统用人单位用户开户申请表和用人单位登记表(下载地址:)和备
-
什么是备案制度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08备案登记是备案审查制度的基础性环节。根据《法规规章备案条例》,在备案登记阶段应对报备文件的报备时限、报备格式、制定主体、制定程序等进行审查,对符合登记要求的予以登记,对不符合登记要求的,视不同情况予以不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