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被抓判刑后,他骗的钱会被追回,还给受害人吗?
根据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们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诈骗犯被抓,财产不够清偿,刑满释放后不还钱可以再告他让他坐牢吗?
诈骗犯坐牢出来怕还钱又跑了,不可以再次追究他的诈骗刑事责任,因为他已经接受刑事处罚了,按照一罪不二罚原则。但是他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可以通过法院起诉、判决和强制执行。
诈骗罪犯罪分子,在被刑事处罚后,是不能免除其返还受害人合法财产,也就是诈骗所得的法定义务的。因为这是刑法的原则。否则刑法保护公民法人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就无法实现。
所以,犯罪分子在接受刑事处罚前或之后,只要有偿还能力,就应当依法返还诈骗受害人的财物。没有偿还能力,亦应当分期偿还。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一、能否追回刷虚拟单被骗的钱财
如果受害人及时报警,警方破案追回赃款的,可以追回刷虚拟单被骗的钱财。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
诈骗犯被抓不还赃款如何办
103人看过
-
涉嫌诈骗罪需归还诈骗款吗
395人看过
-
诈骗犯将诈骗款归还会判刑吗
117人看过
-
集资诈骗案被抓后还款,可以撤销吗
140人看过
-
诈骗犯抓到后家人会还钱吗
313人看过
-
因诈骗被判刑刑满后诈骗款需还吗
300人看过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
参与诈骗被抓了。对于案发前归还诈骗款还是犯罪既遂?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16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等财产权益,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受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害。在诈骗罪基本构成中数额与诈骗罪修正构成中数额所表现样态不一样,其功能和作用也不一致。通常情况下诈骗罪基本构成中
-
如果诈骗犯被抓到了,那被诈骗的钱会归还给失主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4-08-271、诈骗犯罪案件中,诈骗犯被抓获后,如果已经追缴了赃款,会退还被害人。 2、如果公安机关没有在侦查过程中追缴到赃款,无法退还被害人。之后,在法院审理后,会在刑事判决中责令犯罪人退赔被害人损失。 3、犯罪人出狱后,未退赔被害人损失的,被害人可以申请法院刑事审判庭将刑事判决书确定的退赔内容移送法院执行局强制执行。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
-
涉嫌诈骗罪需归还诈骗款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5在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需要主动归还诈骗款,诈骗款属于赃款,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退赃退赔,法院还可以适当从轻处罚,犯罪嫌疑人拒不退赃的,办案部门也可以依法追缴赃款,如果诈骗款已经被挥霍,嫌疑人需要用个人财产承担赔偿责任。
-
信用卡诈骗被抓后还能立马还款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3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或者,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
-
诈骗犯被抓后是否要还欠款,有哪些相关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12-09债权人若在服刑期间,可以委托其法定代理人代替其向债务人索要欠款,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