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之后是可以再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主动公开本行政机关的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机关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负责人姓名;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五)办理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办理结果;
(六)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本行政机关认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
(七)财政预算、决算信息;
(八)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其依据、标准;
(九)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十)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十一)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十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十三)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十四)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
(十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政府行政机关有义务对审批的行政事项或者其它的行政事项处理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开,具体情况下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流程来进行处理,另外,如果存在涉密的相关信息的,则需要通过审查后发布,具体情况可以向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咨询。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
撤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之后是否能再申请?
253人看过
-
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没回要承担什么责任?
404人看过
-
政府公开信息将依申请收费
347人看过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是合理的吗?
195人看过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关于申请公开和主动公开的规定
305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政府信息公开是什么?
490人看过
国务院建立全国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 更多>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撤回后可以再申请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4撤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之后是可以再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
正在撤回申请还能再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191、撤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之后是可以再申请的。 2、在法律上,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对此,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1)、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务公开,二是信息公开; (2)、狭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指政务
-
撤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之后是否能再申请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11、撤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之后是可以再申请的。 2、在法律上,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对此,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1)、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务公开,二是信息公开; (2)、狭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主指政务
-
2023年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不回复怎么办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08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二十一条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答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百姓能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31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的规定,侵害肖像权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未经本人同意,即没有经过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2、非法利用他人的肖像。 3、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 4、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