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性经济伦理原则
所谓决策性经济伦理,就是指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决策性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利民原则,这是集体主义原则和以民为本原则在经济伦理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利民和利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利民原则要求任何一个经济实体在考虑经济发展思路时,既要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充分考虑国家的利益,又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把维护国家的利益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利民原则,必须坚持以下具体行为准则:
(1)效益原则,坚持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核心,把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和效益,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
(2)效率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把效率和公平有机地统一起来。
(3)长远原则。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4)全局原则。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5)利益关系原则。坚持自我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和自我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6)项目关系原则。坚持个别经济项目服从整体经济建设项目,把有利于整体经济建设的经济项目同有利于个别经济利益的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执行性经济伦理原则
所谓执行性经济伦理,就是指人们在执行决策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执行性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互利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和公平、公正原则即正义原则在经济运行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互利原则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既是商品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制下,自觉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按照自身固有的内在规律运行。这就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坚持互利原则,使参与同一经济活动的各方在互利和公平、公正、正义的原则要求下促成各项经济活动的持续进行。坚持互利原则,主要应遵循以下行为准则:
(1)诚实原则。就是要做到诚实守信。要重合同、守信用,不搞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2)协作原则。就是要做到循章协作。要按国家法律、法规办事,不违法乱纪、违规经营、违章操作;要团结协作,不搞尔虞我诈、过河拆桥。
(3)公平原则。就是要做到公平竞争。要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公平竞争,不搞欺骗性竞争,不搞违规性竞争,不搞暴力性竞争。
(4)互利原则。就是要做到互利互惠。要按照双赢原则或全赢原则开展经济工作,使每一项经济活动对双方或者说对所有参与方都有利可图。
(5)互助原则。就是要做到互帮互助。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都要相互帮助,体谅对方的困难,为对方排忧解难,推动各方的共同发展。
(6)共富原则。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三操作性经济伦理原则
所谓操作性经济伦理,就是指人们在具体的操作性经济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操作性经济伦理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其实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操作性的经济活动在整个经济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许多非道德的、非理性的、反道德的经济行为大都发生在具体的操作性的经济活动之中。因此,加强人们的操作性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建设具有更为直接、更为现实的意义。
操作性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利他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的团结互助、助人为乐原则和讲良心等道德规范在经济活动中的贯彻执行。一个人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在日常的经济交往中,当涉及到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时候,在坚持互利原则的同时,还应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即要坚持利他原则。遇到经济利益关系的处理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一想,把自己的正当利益和他人的正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活动的实践证明,只有保证他人的正当利益得到正常满足之后,才能更好地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坚持利他原则,主要应坚持以下行为准则:
(1)后乐原则。就是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利益、荣誉面前,不争、不抢;在困难、危急面前,不推诿、不退缩。
(2)律己原则。就是要做到严于律己,克己奉公。要严格要求自己、家属和亲朋,要坚持按章纳税,不偷税、漏税,更不得骗税、抗税。
(3)慷慨原则。就是要做到慷慨解囊,解危济困。要做到不吝啬、不做守财奴。
(4)扶弱原则。就是要做到有恻隐之心,扶贫助弱。要先富带后富,富而思进,富而思源。
(5)博爱原则。就是要做到敬老爱幼,童叟无欺。要做到干部、群众、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样对待;大人、小孩一视同仁,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一样公平。
(6)类推原则。就是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做到买卖公平,不短斤少两,不坑蒙拐骗,不欺行霸市。
四发展性经济伦理原则
所谓发展性经济伦理,就是指人们在处理发展性经济关系的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在决策性经济伦理原则、执行性经济伦理原则和操作性经济伦理原则中,都贯穿着发展性经济伦理原则的问题。由于经济的发展问题在现代社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又不便在对每一项经济伦理原则的论述中进行较为具体的论述,所以,我们把发展性经济伦理原则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伦理原则来进行专门论述。
坚持发展性经济伦理原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热切呼唤,是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一体化的强烈要求。由于现代世界经济越来越向经济区域化、全球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因而在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满足我们时代整个人类的发展需要,地球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都必须在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这一根本前提下,在空间上应遵循互利互补的原则,不能以邻为壑;在时间上应遵守理性分配原则,不能在赤字状态下逼进式发展;在伦理上应遵守人类与自然的平衡、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都一律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以及同舟共济等原则,不能掠夺性地利用自然资源或牺牲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推进个别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正确地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彻底缓解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激增、生态失衡等种种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性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利后原则,这是真、善、美等伦理道德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和贯彻执行。坚持发展性经济伦理原则,主要应坚持以下行为准则:
(1)公平性原则。在发展性经济伦理原则中,坚持公平性原则主要是要实现当代人的横向公平、世代人的纵向公平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原则的核心是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且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需求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既要求满足当代人所有的基本需要、环境需求和发展需求,又要求满足后世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需求。
(5)平衡性原则。它要求人类与自然的平衡、所有国家和民族具有平等发展的权利、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当代人与后代人平等分享和公平分配自然界赋予的各种物质资源。
(6)统一性原则。它要求把经济的发展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人口的控制、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有机地统一起来。
-
《反限制竞争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67人看过
-
公平竞争审查原则
478人看过
-
不公平竞争如何起诉
479人看过
-
公平竞争制度有哪些
140人看过
-
公平竞争原则必要条件
129人看过
-
商标抢注有违公平竞争
235人看过
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助于规范政府相关行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措施,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 更多>
-
什么是公平竞争原则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1一、什么是公平竞争原则 公平竞争既是竞争群体利益的要求,也是国家规制竞争活动的指导思想。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公平竞争原则是指为使贸易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194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规定禁止缔约国在出口方面实行倾销,缔约国在其某项工业由于倾销造成重大伤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时,可征收反倾销税。 二、公平竞争原则的要点 1.现在货物贸易领域、服务贸易领域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 2.涉及成员方的政
-
公平竞争的审查原则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27政策制定机关。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第五条,政策制定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自我审查机制,明确责任机构和审查程序。自我审查可以由政策制定机关的具体业务机构负责,或者由政策制定机关指定特定机构统一负责,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实施。
-
竞争竞争公开竞争是违法行为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5恶意竞争往往是对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恶意竞争情节恶劣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国务院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决定反不正当竞争重大政策,协调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
-
市场公平竞争如何终止调查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6调查结束时,调查机关应当作出调查结论,并书面通知调查申请人和被调查人:(一)基本事实不成立的,调查机关应当决定终止调查;(二)基本事实存在但对市场公平竞争不造成实质损害的,调查机关可决定不对被调查人采取禁止性、限制性措施;(三)基本事实清楚且对市场公平竞争造成实质损害的,调查机关应当根据《海运条例》的规定,对被调查人采取限制性、禁止性措施。
-
公平竞争审查的原则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5-07政策制定机关。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第五条,政策制定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自我审查机制,明确责任机构和审查程序。自我审查可以由政策制定机关的具体业务机构负责,或者由政策制定机关指定特定机构统一负责,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