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何补打借条?
根据法律规定补写借条需要写清楚出借人的姓名、借款的金额(包括种类)、利息、还款的时间、借款人的姓名(身份证信息)、还款日期、违约条款等信息。
1、借款人与还款人的姓名与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最好不用化名或者小名。
2、应当写清楚借款的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当写清楚借款的时间,包括了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借款的期限是多久。
4、应当写清楚具体的还款日期,如果未约定还款日期,那么债权人有权随时要求还款,但是需要给债务人准备的时间。
5、写清楚借款的利息,明确借款的年利率或者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本金和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
6、应当由借款人本人签字盖章或者签字盖手印。
二、借条的标准格式范本是怎样的?
出借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人因用于__________(用款目的,例如:个人购房或生意周转)于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向出借人__________借到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元,(支付方式为:现金/银行转账)(小写________元),利息________。于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归还本息。如不能按时归还,每逾期一日按未偿还借款的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并承担出借方因实现债权而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保全担保费等合理费用。
借款人(签名并摁手印):
联系电话:
住址:
日期:
在当代社会,我们国家规定可以补打借条,但是补打借条,必须是存在着真实的借贷的关系。而且这样的一种补打借条,他是借款方面的一种凭证,所以一定要将借款的金额和借款人信息写明清楚。
-
根据我国规定法律如何保护童工?
147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怎样打医疗官司
218人看过
-
如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处理家庭暴力
52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别人欠钱借条如何写?
83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宪法谁制定的
281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借条上可加补充吗?
85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根据我国的规定未实际借款有借条如何判宁夏在线咨询 2023-04-05关于未实际借款有借条怎么判的回答为借款金额较小的,法院会判决借条足以证明借贷关系存在,借款人应当还款。 法院判决案件是依据事实来适用法律,这里的事实不是真相,而是证据能够证实的事实。借款金额较小的,借条作为债权凭证本身就能证实借款已经发生,法院会据此认定双方之间存在借款事实,因此适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应当还本付息的法律规则来判决借款人偿还债务给出借人。
-
如何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处理汽车违章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29如果驾驶人在场,交警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驾驶人立即驶离。一般驾驶人只要快速驶离即可,没有罚款的处罚。如果驾驶人不在场,除了进行罚款贴罚单之外,如果停放的车辆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了,交警部门有权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征地补偿的具体方式如下陕西在线咨询 2025-01-04根据土地征收的相关规定,应当是按照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来进行补偿的。农村土地征收赔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费。 1. 土地补偿费 土地征收的土地补偿费的计算方法是,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2. 土地征收的安置补助费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
-
根据我国规定如何保护童工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5依照中国《劳动法》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而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定罪处罚。 2、《中华人民共
-
民事案件管辖权的规定:根据我国法律如何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2-29关于法院民事案件管辖,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对不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