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离婚切断的是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不影响父母对子女抚养的关系,我国法律也没有规定父母有免除抚养义务的情形。支付抚养费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对未成年子女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不抚养子女的一方当事人应当支付抚养费。
一、协议上不给抚养费,是否可以起诉要抚养费
协议上不给抚养费,可以起诉要抚养费。父母抚养孩子是义务,协议离婚后,仍可以起诉要求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支付抚养费。在协议离婚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要实际支付子女抚养费,以尽自己的抚养义务。而要是在离婚之后,出现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此时另一方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在拿到了有利判决之后,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二、父母不管孩子该怎么起诉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必须承担。这里的孩子包括抚养孩子。无论男女双方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离婚期间,抚养孩子都是每个父母应该承担的法定义务。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拒绝履行抚养子女义务的,未成年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三、不支付抚养费有没有探望权
不支付抚养费有没有探望权如下:离婚后,一方往往不支付子女抚养费,因此双方会因子女探视权而产生争议。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此外,父母有义务抚养子女,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义务支付抚养费。探望权是法定权利,抚养费也是法定义务,两者不相互依存。权利主体在支付抚养费和行使探望权时,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继子女离婚后要出抚养费吗,离婚后孩子抚养费不给怎么办
461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给多少,离婚后如何减少孩子抚养费
492人看过
-
离婚不给孩子抚养费的后果
247人看过
-
孩子抚养费怎么给付,离婚后给付孩子抚养费要注意什么
373人看过
-
离婚后离婚多久起诉要给孩子的抚养费
492人看过
-
离婚后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不给生活费
424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要给吗,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抚养费标准如何确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1要的,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1、子女的实际需要。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一、子女的抚养费具体数额如何确定?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
生完孩子离婚孩子抚养费给谁江西在线咨询 2023-05-24生完孩子离婚的,孩子的抚养费一般由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支付。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组合家庭离婚后需要给女方孩子抚养费吗,孩子不是亲生抚养费。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2离婚孩子抚养费这要分几种情况(1)、养子养女。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因为养父母的离婚而消灭。也就是说养子女在养父母离婚后,仍是养父母的子女,他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会因为养父母离婚而改变,故而养父母有义务支付抚养费。。 (2)、继子继女。一般来说,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在继父母离婚以后消灭。继母或继父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应由生父或生母抚养。 (3)、私生子。如果是一方违反夫妻忠诚义务而与他人的私生子
-
如果两个孩子是亲生的,离婚后不要给抚养费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08离异子女抚养费这要分几种情况:(1)养育子女。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会因为养父母离婚而消除。也就是说,养父母离婚后,养子女仍然是养父母的子女,他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会因为养父母离婚而改变,所以养父母有义务支付抚养费。二、继子继女。一般而言,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在继父母离婚后被消灭。继母或继父不同意继续抚养的,应当由生父或者生母抚养。三、私生子。如果一方违反夫妻忠诚义务,与他人私生子。根据《最高人民法
-
抚养费要多少钱,离婚后要付给孩子抚养费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5(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月总收入的2021%的比例判决,对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原则掌握在8002021元月。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对于高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 (3)对于低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较多其他财产的,可不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