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孤证不能入罪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6 20:40:21 393 人看过

一、刑案孤证不能入罪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刑案孤证不能入罪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证据以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所以凭证经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二、刑事诉讼调取证据规则是怎样的?

1、全面取证规则。即司法人员在调取证据时,应当尽可能的全面调取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证据形式不仅要穷尽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还要尽可能地全面调取被告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的证据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清楚的查明案件事实,也是确保正确判案的前提。全面取证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已作了详尽的规定。

2、合法取证规则,即要求取证主体合法、程序合法、方法得当。主体合法要求证据的调取人必须具有合法的身份。

3、反对强迫自证其罪规则。在刑事诉讼中,控方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或控告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控方举证不足,则将承担其主张或控告的事实不能成立的法律后果。被告人不负证明其有被控告的犯罪事实的责任。

在当代的社会对于刑事类型的案件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要讲求证据,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证据的话是不能够对于任何人来定罪,同时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证据是需要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如果是只有单独的证据没有其他的证据佐证的情况之下,是不能够将其作为定案的依据来进行使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n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n(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n(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n(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04: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夫妻离婚家暴证据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一、夫妻离婚家暴证据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夫妻离婚家暴证据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5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二、夫妻有家暴有证据会判离吗一方有家暴证据一般会判离。《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
    2023-11-24
    448人看过
  • 贪污罪缓刑是如何适用法律的?贪污罪缓刑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对贪污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具体应当把握以下几点:1、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数额在2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情节较轻,能主动坦白,积极退赃,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适用缓刑。2、国家工作人员贪污1万元以上,除具有投案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等法定减轻情节的之外,一般不适用缓刑。3、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数额1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适用刑法减轻处罚在有期徒刑3年以下量刑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对其中犯罪情节较轻,积极退脏的且在重大生产、科研项目中关键性作用,有特殊需要,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可以适用缓,但必须从严掌握。4、下列贪污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1)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没有退赃,无悔改表现的;(3)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投机倒、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的;(4)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数罪的;(5
    2023-04-28
    60人看过
  • 刑法中的开设赌场罪是怎样量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刑法中的开设赌场罪的量刑: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罪是指开设、经营赌场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参与国(境)外赌博,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中的开设赌场罪是怎样量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按照步骤走,点击#法律咨询#→同城律师→按专长找→选要找的纠纷→点咨询我,选择电话咨询即可沟通!内容已经阅读完了,提醒大家,委托律师一定要慎重,给大家整理了以下几点,熟记:●1、首先,你要先审核律师是否有资质。●2、聘请律师要签订书面协议。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都写
    2023-11-18
    326人看过
  •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一、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二、过失犯罪会怎么处罚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2、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3、第二百三十三亲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4、在处罚上,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明显要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5、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
    2023-06-15
    427人看过
  • 贪污贿赂罪的量刑是怎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贪污贿赂犯罪,包含贪污罪和行贿罪,贪污罪主要针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针对一般主体。犯贪污罪的,根据我国《刑法》第383条之规定,视贪污数额与其他情节,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或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或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犯行贿罪的,根据我国《刑法》第390条之规定,视情节严重程度,可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
    2024-05-13
    262人看过
  • 诈骗罪法律依据怎样量刑?
    一、诈骗罪法律上如何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哪些情况下诈骗犯罪会被加重处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
    2023-06-03
    241人看过
  • 诽谤罪立案依据是怎样的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一、利用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二、诽谤行为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三、对诽谤行为提起自诉的条件有哪些?1、有适格的自诉
    2023-06-21
    112人看过
  • 减刑后又犯新罪的计算刑期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一、减刑后又犯新罪的计算刑期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减刑后又犯新罪的计算刑期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数罪并罚的一般原则】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第七十一条【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
    2024-01-08
    85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不起诉的程序是怎样的,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对于刑事中的公诉案件,决定是否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掌握在人民检察院的受理,此时公安机关在侦查结束之后需要移动案件给检察院,而此时如果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话,那检察院就会决定不起诉。而不起诉也是需要按照程序做出的,那到底法律中规定刑事案件不起诉程序是怎样的呢?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不起诉决定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为了保证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的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发生的差错,刑事诉讼法第142~146条规定了不起诉的具体程序,其具体内容如下:1、制作不起诉决定书。凡是不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都应当制作《不起诉决定书》,这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依法确认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决定性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不起诉决定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不起诉决定书的名称、编号;(2)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住址、身份证号码,是否受过刑
    2024-04-29
    254人看过
  • 渎职罪的法律是怎样规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渎职罪的法律规定:依据我国《刑法》分则第九章的规定,渎职罪作为一个概括性罪名,其中包含各项具体罪名共计37项。渎职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从而构成的犯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九十三条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渎职罪的法律是怎样规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陷入法
    2023-11-27
    71人看过
  • 孤证不能定案
    证人证言
    孤证不能定案这一规则大家都能认可,但对于什么是孤证不能定案,换句话它的内涵到底指什么,每人的理解并不一致。是指全部案件事实只有一个证据,还是指每一项案件事实只有一个证据?大家的理解并不一致。我认为孤证不能定案不仅指一个案件全部事实只有一个证据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比如一个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全部招了,庭审中当庭向被害人及家属下跪表示悔罪,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证据(诸如杀人工具、血衣等物证均未提取),这种情况肯定不能定案,大家能够理解。孤证不能定案还包括指控的每一项事实不能只有一个证据,否则,该指控的犯罪事实即不能认定。比如受贿案中的收受这一事实,行贿人说送了,被告人说没收到,则该笔收贿事实即不能认定。再如,某笔收贿款被告人是否明知的问题,行贿人说送给家属了,家属也承认收了,并说告知了被告人,被告人说从未说过,不知道,此节事实也不能认定。同时,孤证不能定案不仅指每项犯罪只有一个间接证据不能定案,
    2023-06-11
    150人看过
  • 据据承兑保证罪怎么量刑,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既遂的量刑应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本罪要求必须造成重大损失,对违反票据法的,情节轻微的行为,规定给予行政处罚,不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4-24
    334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依据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一、解除劳动合同依据法律依据是怎样的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中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有什么区别?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的劳动法的范畴;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2、对合同主体要求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都是公民,也可以都是法人,
    2024-01-24
    407人看过
  • 诈骗人死掉,不能立案的法律依据
    首先来看看我国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诈骗人死亡,就不能再承担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对于罚金的收取也应该针对诈骗人,而诈骗人已死。诈骗罪因为诈骗人的死亡而出现无人承担罪名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有罪没有罚”的局
    2023-03-30
    27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孤儿收养的法律依据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12
      收养孤儿收养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年满30周岁。 收养孤儿既然是为了养子女的利益,为了使被收养人得到良好的抚养教育的环境,因此,收养孤儿收养人必须是成年人,而且还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段。 (2)无子女。 只有无子女者,才能通过收养途径来收养子女。收养孤儿收养人无子女,主要是指夫妇一方或双方无生育能力而没有子女、或者婚后无意生育子女以及单身无子女者。 (3)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收养孤儿收
    • 入室盗窃没偷东西立不立案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04
      虽然没有盗窃成功,法律上称为“未遂”依然构成盗窃罪。而入室盗窃是法律上的从重情节。建议聘请律师辩护,争取从轻处罚,申请取保候审,争取缓刑。
    • 有没有刑事案件证据不足的法律依据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1-17
      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 医疗事故罪立案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05
      医疗事故罪立案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第五十六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应予立案追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严重不负责任": (一)擅离职守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危急就诊人实行必要的医疗救治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试验性医疗的; (四)严重违反查对、复核制度的;
    • 收养孤儿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9
      作为被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一)不满十四周岁。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 (二)丧失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或者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肠子女不受此限制)的小孩; (三)被收养人年满十周岁的,须征得其本人同意。被收养人已有配偶的须征得其配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