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如何界定及其法律意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3 15:23:23
332 人看过
(一)对于非流动资产出售产生的收益,以及已经确认并进行了减值准备计量的冲销部分;
(二)越权审批或者未取得正式批准文件所引发的,或者偶然性的税收优惠以及减免款;
(三)在当期利润表中被计入损益的政府补贴款项,但这笔款项需与公司的日常运营业务紧密相连,并且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且是按照固定的标准或者一定数量的方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贴,不在此列;
(四)在当期利润表中被计入损益的非金融机构占用资金所支付的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通常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
125人看过
-
非经常性损益包括哪些项目
82人看过
-
非经常性损益对税务的影响
477人看过
-
留置权的特性及其法律意义
171人看过
-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表现
80人看过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是什么意思
10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是什么意思福建在线咨询 2024-03-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的意思为经常性净利润,或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净利润,不包括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可持续的净利润。净利润是一家企业在某一个经营时间段内的经营成果的体现。是企业取得的营业收入、其他收入扣除了营业成本、经营费用和其他的税费后的归属于股东可以分配的经营成果。
-
如何界定恶意诽谤行为及其法律依据?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02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清算损益的定义及法律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5-01-11清算损益是指清算期间发生的收益和损失的总体反映。在清算期间,贷方记录了发生的各项收益,例如财产重估收益、财产变现收益以及无法归还的债务等。同时,借方记录了清算费用转入数和财产重估损失、财产变现损失以及无法收回的债券等。在清算结束时,这些余额应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中。
-
高利贷在法律中的定性及其定义湖北在线咨询 2025-02-07高利贷在法律上是如何处理的呢?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也被称为大耳窿或地下钱庄。这些放贷人通常不需要借款人提供抵押物,甚至不需要签署字据。高利贷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存在,而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然而,法律对于非法的民间借贷不予保护,对其中涉及的违法犯罪问题更是严厉打击。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借款人和出借人逐渐兴起高息放贷以获取高额利息。对于民间借贷的合法
-
经营者及其定义湖北在线咨询 2025-03-01根据中国现行法律,经营者的定义因其出现的具体法律领域有所不同,但总体具备以下特征:<br>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依据该法第三条,经营者指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生产者、销售者及服务提供方。其核心特征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市场交易。<br>2. 《反垄断法》中的经营者:根据该法第二条,经营者涵盖参与商品生产、销售或服务提供的所有市场主体,不仅限于商事主体,还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