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权请求权民法典的规定有什么
物权请求权民法典的规定有:《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二百三十六条,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第二百三十七条,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二百三十八条,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二、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有什么区别
1.物权请求权的实现或物权性民事责任的承担,权利人无需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权利人仅仅要求将受到妨害的物权恢复到其完满状态。而受害人欲请求行为人损害赔偿者,则应证明其实施侵权行为时主观有过错。
2.物权请求权的实现不以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为前提。而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现有财产或非财产性损害。
3.债权请求权的行使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而物权请求权很难适用诉讼时效。
4.物权请求权的行使主体并不局限于物权人本身,因为物权请求权是与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对物的占有构成侵害或妨碍的,物的持有、占有者即可行使此项请求权。
三、物权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1.权利人要合法享有物权。
2.须有妨害物权人对物支配之事实。
(1)须有妨害之事实。
(2)须妨害之事实足以影响物权人对物的正常支配。
(3)须妨害为现时之妨害或未来可能之妨害。
3.须妨害的出现非出于物权人之意愿。若物权人自愿限制其权利之行使,并使相对人产生合理之信赖,则物权人不得行使物权请求权。
4.有相对人的出现。
-
民法典的权利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有什么规定
50人看过
-
民法典物权请求权包含哪些
221人看过
-
民法典不当得利请求权规定是什么?
211人看过
-
民法典中物权请求权与物权是否相互独立
252人看过
-
民法典有哪些规定物权抵押的权利
275人看过
-
2022民法典的排除妨害请求权有哪些规定
371人看过
物权请求权,又称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碍或者有被妨碍之虞时,物权人为恢复其物权圆满状态,得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其性质,首先,物权请求权是独立的请求权。其次,物权请求权是物权的权能。... 更多>
-
根据民法典规定抵押权与物权请求权的区别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141、物权请求权的实现或物权性民事责任的承担,权利人无需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因为,权利人仅仅要求将受到妨害的物权恢复到其完满状态。而受害人欲请求行为人损害赔偿者,则应证明其实施侵权行为时主观有过错。 2、物权请求权的实现不以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为前提。而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现有财产或非财产性损害。债权请求权是一种民事权利,请求权是债权最主要的内容,
-
民法典规定什么是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8-30请求权指权利人得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权利人不能对权利标的物直接支配,只能对义务人请求;形成权,指权利主体仅凭自己的行为,即可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抗辩权,是指对抗相对人请求权或其他权利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一条规定,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债务人放弃对债务的抗辩权的,保证人仍有权抗辩。抗辩权是指债权人行使债权时,
-
民法典明确规定物权是权利人的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14《民法典》明确规定,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不动产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附着物;动产指不动产以外的物。制定物权法,对明确物的归属,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更加重要意义。
-
民法典规定物权是否优于债权,有什么规定呢?广西在线咨询 2024-08-30(一)物权与债权反映不同的财产关系,体现不同的经济利益,物权反映静态的财产支配关系,其体现的经济利益,债权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 (二)物权与债权的主体、客体不同 (三)物权与债权的效力不同 (四)物权与债权在有无期限性上存在区别 (五)物权、债权的变动不同物权的变动采法定主义和公示主义,债权的变动则否。
-
民法典中物权请求权应当如何行使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181、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物权请求权包括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和损害赔偿请求权。 2、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3、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4、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