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规避?《新编法学词典》解释为国际私法术语。指当事人为逃避对其不利的一个国家的法律适用于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而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使对他们有利的另一个国家的法律得以适用于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的一种行为。①这里对法律规避的解释主要是指国际私法领域里发生的法律规避问题。但是,我们由此联想到国内,特别是国内刑事案中,有没有规避法律的行为呢?笔者亲自涉及的一个典型刑事案例,就是当事人为了逃避国家刑事法律的追究,通过适用其他法律程序,成功合法地逃避了刑法对其进行的处罚。以下将通过对此案的剖析,探讨一下刑事法律规避的相关问题。
一、朱某某涉嫌假冒专利案犯罪嫌疑人朱某某,男,现年41岁,原是深圳市震华康宇测控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朱原在深圳市汇银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银公司)工作,1997年8月,与该公司其他三人合作,共同研究开发WLS便携式静动态称重系统产品。该产品于1998年底研制成功,经汇银公司申请,国家专利局分别于1999年7月、8月颁发了《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专利号ZL98325330.7,专利证书号120224)及《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SL98240618.5,专利证书号343719)。专利权人为汇银公司。2000年10月,朱某某因与汇银公司发生矛盾,双方解除合作关系。汇银公司分三次给朱某某人民币40万元作为其参与此项产品研发的奖金,同时要求朱不能生产与该知识产权有关的产品。朱某某承诺生产无知识产权的产品。
2001年3月14日,朱某某注册成立了深圳市震华康宇测控有限公司,利用其在汇银公司工作期间掌握的WLS便携式静动态称重系统的生产技术大量生产该产品,并变造汇银公司的专利证书,参加在甘肃省、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等地的招标活动(投标不需要提供专利证书原件)。并通过上述手段,中标以后以每套35000元人民币至56000元人民币不等的价格,共销售出23套该产品(已查实的数量),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1136000元。
朱某某未经专利权人汇银公司的同意,变造了该公司的专利证书用于其公司产品的对外宣传及参与投标等商业活动,给汇银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犯罪嫌疑人朱某某也供认不讳。我国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专利法实施细则》第84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一)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二)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三)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四)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现有证据证明,朱某某的行为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84条第2、4项的规定,且后果十分严重,符合假冒专利罪的构成要件。2002年3月14日,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分局以假冒专利罪对朱某某刑事拘留,并向罗湖区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
我国劳动派遣法律规制初探
216人看过
-
违规探视的法律责任与规避方法
354人看过
-
国际避税地与国际反避税地立法初探
334人看过
-
检察官回避制度初探
411人看过
-
刑事审判监督初探
208人看过
-
深度:探究法人如何和法律规避消防事故罪
23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法律法规逃避刑事侦查罪判多久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1犯逃避商检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构成逃避商检罪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1、行为人主观上有逃避商检的故意。 2、行为人实施了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 3、逃避商检的行为情节严重。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
-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问题的初探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9犯罪时精神正常的人,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因为审判时已经变成精神病人,则可能无法服刑,可以根据其病情状况予以监外执行。 《刑法》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
-
刑事回避做法律依据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5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29条共规定了5种理由: 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本人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
-
刑法结果回避可能性回避法律规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12结果回避可能性更常常被称为结果避免可能性,往往在刑法中常常运用。当一个危害结果即使是做了本应该要做的事却仍无法避免这就是不具有结果回避可能性,即使这个危害结果与你的不作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不能从刑法上去追究责任。
-
误区的初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6在我们接触的一些当事人中,特别是劳动者,对于劳动法和仲裁诉讼的一些基本知识不是太清楚,存在一些误区,为了方便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利,凯文劳动争议咨询中心的律师把一些常见的误区总结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误区一:有理包赢官司在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一些当事人往往有理就可包赢官司,最后结果却输了,而认为法院不公,原因主要注意三点:1.按照仲裁和诉讼的法律规定,有理还要有据,谁主张谁举证,没有有效的证据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