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设区市的概念。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4:01:25 395 人看过

设区市是设有市辖区的地方行政机关。设区市和地级市概念相似,但不同。全国大部分地级市都有市辖区,但也有几个地级市没有设立市辖区。比如广东省中山市、东莞市就是没有设立市辖区的地级市,地级市的行政建设是城镇。地级市和设区的市区不同,设区的市是法律用语,几乎等同于地级市,但地级市没有设区。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235个设区市有望获地方立法权

昨天下午,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根据草案,中国将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规范;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这是立法法实施15年来首次修订,也是十年间全国人大会议第5次审议法律案。

现行立法法全文共6章94条,大会审议稿共有105条,其中增加、删除、修改的条款一共有41条,修改幅度超过1/3。

按照议程,明天,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将花一整天时间专门审议立法法,在此基础上形成决定草案,再经代表审议和大会主席团讨论后,形成建议表决稿,3月15日进行表决。

税收法定条款有微调删除税率等字眼

现行立法法2000年3月由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当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去年8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立法法修改,草案也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草案已趋成熟,决定提请大会审议。

南都记者看到,昨天提请大会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共105条,其中增加、删除、修改的条款一共有41条,修改幅度超过三分之一。与去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二审稿相比,又作出20多处修改,包括税收法定、地方立法权等备受关注的条款。

为进一步明确税收法定原则,二审稿规定,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

南都记者注意,昨日提交大会审议的草案中,这一规定修改为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

设区市立法范围有限不是任何问题都可立法

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亮点之一是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按现行立法法,享有立法权的有49个市,其中包括27个省会市,18个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4个经济特区所在的市。

昨日提交审议的立法法草案拟规定,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目前全国共有设区市284个,尚无地方立法权的有235个市。这意味着,如果表决通过,这235个城市将享有立法权。

考虑到全国设区市比较多,地区差异比较大,修正法草案规定:由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也就是说,235个城市的立法权也不会一下子就放开。

此外,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和甘肃省嘉峪关市属于地级市,但不设区,也将被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

南都记者还注意到,二审稿规定,较大的市可以就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昨日提交大会审议的草案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加历史文化保护的事项。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立法法修正案明确规定,设区市的立法范围是有限的,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立法,只能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立法,而在税收等政治、经济、社会管理领域没有立法权。

让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

昨天下午的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作立法法草案说明时表示,我国现行立法法2000年颁布实施,总体符合国情,行之有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化,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适时修改,十分必要。

李建国在作说明时还提到,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两个决定的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凡涉及立法法修改的举措和要求,此次都通过修改予以落实,让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让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强调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这一次修改立法法是部分修改,不是全面修改,对可改可不改的暂不改,李建国指出,立法法修改中,各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不少,对其中认识比较一致、条件成熟的予以补充完善,对认识尚不统一的继续深入研究。

李建国说,此次立法法修改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推进科学、民主立法,更好地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修修补补的少增量型修改的多

李建国强调,宪法是立法法制定、修改的依据,立法法修改还要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等法律相互衔接和协调。

现行立法法于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当年7月1日起实施,对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作出规定。此次提交审议的修正案草案达105条,与现行立法法相比有41条修改,其中修修补补的内容较少,更多是增量型修改。

李建国表示,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一些好的做法,也将通过立法法修改提炼、固定下来,使立法法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答疑]

施行15年的立法法为什么要修改

当前立法中争权诿责现象较突出,立法数量大增后出现打架情况

据新华社报道,去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在审议中提到,立法法是一部建立国家立法制度、规范立法活动、提高立法质量、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法律,当时出台有两个动因:1979年立法活动全面恢复后,立法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做法,需要制度化、法律化,同时立法数量大增后,出现打架情况,对国家法制统一造成很大影响。

曾参与立法法起草的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步云也指出,当时立法实践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机关越位立法,有的地方和部门搞保护主义等,因此立法法要解决四个核心问题:立法权限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立法监督。

这些问题今天依然存在,也是此次立法法修改的关键。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辅导读本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专门就立法问题撰文指出,当前有的法律法规反映人民意愿不够,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性不足,没有因形势变化而及时修改,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

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在审议时提出,应当强调人大主导立法,防止部门争权诿责。辜胜阻委员指出,现在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定化,因此谁主导立法是立法法中很关键的问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董中原指出,立法法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在实践中比较弱化,一些条文没有办法激活,大量历史遗留的与立法法精神不符的问题并未得到清理和解决,比如超越权限的法规、非法规程序的政府文件等,既弱化立法法的功能,又影响立法法的权威。

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连松看来,立法法在实践中遇到新情况,需要解决新问题,比如人民代表大会与常委会立法权限的界定不够明确,授权立法不够规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机制不够健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立法工作做出的部署,也需通过立法法修改予以落实。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胡连松曾提出修改立法法的议案。一个月前,他拿到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他在议案中提出的问题大都在草案中得到回应,作出相应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开始制定规章的时间,与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的本市、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同步。

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经批准后,由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经批准后,分别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条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二条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由他们选出的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三条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规,限于本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事项。

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七条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法律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9日 10: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立法权限相关文章
  • 直销的相关概念解释
    什么是直销?答: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直销的基本形式是通过人员进行销售、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进行销售、向最终消费者销售。直销与电子商务、邮购等通过其它媒介介绍销售不同,与传销的拉人头、收取入门费、团队计酬的方式不同。什么是直销企业?答:直销企业,是指依照《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经批准采取直销方式销售产品的企业。批准直销企业的机关为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直销企业名单可以查询询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什么是直销员?答:直销员,是指由直销企业依法招募并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将产品直接推销给消费者的人员。直销员在进行直销活动时,应出示直销企业颁发的《直销员证》。非直销企业招募的推销人员不是直销员。
    2023-06-09
    81人看过
  • 几个基本概念的解释
    工资水平、工资收人、工资总额、标准工资、工资标准几个概念如何解释?1、工资水平——是指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职工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通常用全部职工或者部分职工的工资表示,并由计划和法律加以确定。2、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3、工资收人——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工资总额,包括实物发放折算。4、标准工资——标准工资亦称“基本工资”,根据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是工资总额或者职工工资收人的基本组成部分。支付给职工的这一部分工资,在一定时期内一般固定不变,是职工的基本收人。包括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计时工资和按计件单价支付的计件工资。劳动合同制工人的标准工资是指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从事某一岗位相应的工资标准。5、工资标准——亦称“工资率”。国家、部门(或者行业、企业单位对职工规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数额)。工资标准可以按月、按日或者按小
    2023-06-14
    248人看过
  • 补充赔偿责任概念是什么,能解释一下吗
    补偿性赔偿责任,乃依据相关律例规定或者拥有合法权利和义务以确保他人之安全的相关主体未能履行法定职责;同时,若由于第三方侵权行为导致他人受到损害,且具体侵害人无法承担和支付足够的赔偿金额时,则该安全保护责任人有义务承担弥补其赔偿不足部分的相应法律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2024-08-15
    447人看过
  • 探视权中止的概念解释
    中止探视权之诉是指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中止另一方的探望权,中止探望权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人民法院没有依法裁定中止探望前,直接抚养一方不能限制对方探望子女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探视权的特征是什么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来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为另一方提供便利,积极协助,不得阻碍对方行使权利。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暂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达到继续教育
    2023-07-18
    348人看过
  • 无证驾驶的概念和解释
    无证驾驶的概念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驾驶证准驾不符、驾驶证过期未更换相应的合法驾驶证时驾驶机动车。无证驾驶撞人重伤将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证驾驶的概念以及分类顾名思义就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驾驶证准驾不符和驾驶证过期没换证相对应的合法准驾证明的情况下驾驶该机动车。无证驾驶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有其中之一的均可认定为无证驾驶):(1)机动车驾驶人在未经过专门的驾驶员培训学校的驾驶技能训练与考试,进而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的,为无证驾驶。(2)驾驶人驾驶的机动车车型超出驾驶证核定的准驾车型的范围的(可参考下面的准驾车型及代号表格进行对照),作无证驾驶处理(比如
    2023-07-03
    115人看过
  • 税收居民的概念和解释
    中国税收居民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2.本表所称非居民是指中国税收居民以外的个人。既是中国税收居民,又是其他国家税收居民税收居民是指在一国居住(或具有一国国籍),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并受该国法律管辖的自然人或法人。居民或公民通常由于其与某一特定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而被认定在该主权国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在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如果满足住所标准、居所标准或停留时间标准这三个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标准的的自然人,就要向居住国政府负无限纳税义务,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所得都要向居住国政府纳税,这样的居民称为税收居民或财政居民。《
    2023-07-05
    214人看过
  • 解释权证的定义和概念
    权证指基础证券发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权证又称认股证,是一种由政府、银行或公司发行并在交易所上市的金融工具。按照权利行使方式划分可分为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认购权证给予持有人买入权,认沽权证给予持有人卖出权。认识权证名称的含义对于刚刚接触权证的投资者而言,权证的名称显得颇为复杂,往往令投资者感到非常困惑。例如,同为认购权证,武钢股份的认购证名称为武钢CWB1,而中信国安的认购证则叫做国安GAC1;同为认沽权证,五粮液的认沽权证和南方航空的认沽权证却分别叫做五粮YGP1和南航JTP1。这些看似复杂的权证的名称究竟有何含义?比较容易看出的是,权证名称前面的汉字代表的是正股的名字,而后面的字母加上数字就比较复杂,粗看上去好像并无规律,但实际上,我国权证的名称并非随意设定,从其
    2023-07-05
    446人看过
  • 股份分红的概念与解释
    法律综合知识
    一、股份分红的概念与解释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二、股东分红个税应如何计算的股东分红缴税计算方法:1.个人股东按照应得红利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2.从上市公司得到的分红可以减半缴纳征税;3.外国人取得的红利无论是否为上市公司,都不需要缴税;4.居民企业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分红收益为免交税收。《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2023-08-12
    55人看过
  • 设区市的介绍和解释
    设区市是指有些地级市会在管辖范围内设置市辖区。我国的行政区域是分为三级的,其中的市是属于第二级,被称为地级市,地级市又分为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设区市就是在管辖范围内设置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就是在管辖范围内不设置市辖区,下面直接是乡级行政区。因此设区市就是比其他的市要多一个行政区,会多一个市辖区,不是直接到乡级行政区。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将部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授权给设区市人民政府审批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对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施行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问题,省政府苏政发〔1999〕8号文件作出了规定。根据省政府的规定,各地认真组织市、县、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管理提供了依据。为简化手续,更好地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作用,省政府决定,将部分乡镇利用总体规划审批授权给设区市人民政府审批,现作如下通知:一、根据《土地
    2023-07-08
    203人看过
  • 吊销和撤销的概念解释
    两者的对象不同。例如你的驾驶证是合法获得的,那么出了问题,就是吊销。如果你的驾驶证是非法获得的,被发现了就是撤销--因为你连吊销的资格都没有。重新恢复驾照的时间不同。吊销驾照以后,要获得驾照,需要2年的时间。撤销驾照以后,要重新获得,则需要3年时间。企业营业执照也存在被吊销的情况。撤销驾照是什么意思?撤销驾驶证许可,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依法做出的行政许可实施监督检查,对以非法手段取得驾驶许可所作出的终止驾驶资格的处理决定。我国对机动车驾驶人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被告驾驶证许可制度。对那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驾驶许可的,由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制作撤销通知书送达违法行为人,并将收缴的机动车驾驶证连同撤消决定书转至核发地车辆管理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一)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
    2023-07-17
    227人看过
  • 无形资产的概念和解释
    与有形资产相对应的概念,就是无形资产,它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社会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自然无形资产,包括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等。其中,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商标权,指的是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1)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力、技术或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比如: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商誉等。它没有实物形态,却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使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看不见、摸不着,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特征之一。需要指出的是,某些无形资产的存在有赖于实物载体。比如:计算机软件需要存储在磁盘中。但这并没有改变无形资产本
    2023-07-08
    268人看过
  • 拘役和管制的概念解释
    拘役和管制意思具体如下:拘留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留和强制劳动的刑罚。在中国主刑之一,拘役期限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间不得超过一年。管制是对罪犯不予拘留,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进行社区矫正。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仍在原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工作或者劳动,应当同工同酬。控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间不得超过3年。拘役和管制有什么区别拘役和管制的区别包括:1、含义与性质不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管制是集中管理。2、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3、对象不同。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而管制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险性较小的犯罪。4、执行不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拘役是派出所。5、待遇不同。判处拘役参加劳动的酌量发给报酬;而判处管制的犯罪人员参与劳动实行同工同酬。6、折抵刑
    2023-07-03
    161人看过
  • 假释和减刑的概念和区别
    两者的概念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减刑:一般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两者的区别假释只能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且已经执行了一部分刑期的犯罪分子。它只能宣告一次,而且附有考验期限和必须遵守的条件,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就应依法撤销假释,将其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合并处理。而减刑则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包括从较重的刑种改为较轻的刑种或者从较长的刑期改为较短的刑期,刑法没有规定考验期限,对于被减去的刑罚也不存在再次执行的问
    2023-04-22
    282人看过
  • 留置权的概念怎么解释的?
    一、留置权的概念怎么解释的?留置权是指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时,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财产。债权人有依法留置、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留置物的优先受偿权。留置权的目的是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债务。在债务人清偿债务前,债权人享有留置权。留置权的设立不依赖于留置权合同的订立,而是来源于法律。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留置权的定义】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二、留置权成立时要满足什么条件?1、须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即留置权的主体应是债权人,一般民事主体不享有留置权,这是由留置权的担保物权性质及作用决定的;2、债权已届清偿期而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换言之,债权人不能就没有到期的债权债权主张留置权(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人无支付能力的除外);3、被留置的财产
    2023-04-13
    445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立法权限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可以立法的事项的范围。不同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权限是不同的。 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全国人民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自治区、直辖市的... 更多>

    #立法权限
    相关咨询
    • 司法解释的的概念与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6
      从本质上来说,解释一里规定的是个结果犯,要求家庭暴力行为的后果具有伤害性。而反家庭暴力法中是个行为犯,只要实施了该家庭暴力行为即构成。
    • 帮忙解释一下抢劫罪的定性和概念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9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主要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同时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侵犯客体的双重性是本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罪或大多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区别的主要标志。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和他人的人身。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暴力,是指对被害人进行身体打击或者强制,如殴打、捆绑、禁闭、伤害等。由于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是排除被害人的反抗
    • 拘役的概念是什么?可以解释下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7
      以下是拘役的概念:拘役,是指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如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对他人采取非法剥夺自由的手段,将其锁、捆在某一地点,其犯罪行为较轻,但这种行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随时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犯罪,可给予拘役的刑事处罚。
    • 了解一下侵权的概念和特征
      辽宁在线咨询 2024-09-16
      1、侵权行为概念: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 2、侵权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要造成损害。仅有行为而无损害,不构成侵权行为。损害既有金钱等物质上的损害,也包括人身伤害、死亡,还有精神上的损害。只有存在损害才能体现出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他人。
    • 交通事故的概念和解释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4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