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不执行地方法规婚假合法吗
公司没有婚假的规定不违反法律规定,但劳动者结婚后,主张休婚假的,用人单位应该安排婚假,如果不安排,就是违法的行为。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原劳动部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发出的(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中曾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这个办法试行以来,有些单位和职工反映,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到外地料理丧事的,由于没有路程假,给职工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经研究,现对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的问题,作如下通知:
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4、以上规定从本通知下达之月起执行。
二、婚假工资的发放标准
实际发放标准需要参考各地的实际政策。以上海为例,婚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这样的原则确定:
(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三、婚假有有效期吗
1、关于公司提到的在新制定的制度中增设休婚假的条件的条款,是有效的。因为对于婚假,法律层面只规定了假期的天数、待遇等等,但是至于结婚后多长时间内使用才有效,我们在查阅了国家、国务院部委以及上海的计划生育条例及相关条例后,都没有看到明确的规定。
2、视情形而定。如果公司现行制度没有限制规定,且该员工在结婚登记之前就一直在公司工作的,当其凭结婚证等证明文件向公司请休婚假的,由于公司先前没有做出限制,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公司是需要批准其婚假的。
3、其实,这是一个两可的问题。因为一方面法律有不溯及既往(但新规定有利于当事人的除外)的原则,所以当公司的规定对员工的权利做不利规定的时候,其效力如何会存在疑问;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经过一定的公开的、民主的程序并且经职工的同意通过了,那么我觉得这个溯及力还是可以有依据的,个人觉得规定是有效的,但是仅供参考,若要保证法律无风险,则规定只往后有效力,往前的还是个案处理。
-
公司执行国家98天产假合法不执行地方性法规合法吗
318人看过
-
哺乳假单位不批合法吗
278人看过
-
单位可以不执行探亲假吗
67人看过
-
单位婚假低于3天合法吗
110人看过
-
单位不给带薪年假合法吗
181人看过
-
单位规定的年假不让犯法吗
165人看过
婚假一般指的是员工本人结婚依法可享受的假期。法定的婚假为3天。 婚假是员工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其所在单位如数支付工资,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一种对员工的精神抚慰,同时也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
-
-
单位可以不执行探亲假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12一、单位可不可以不执行探亲假 单位拒绝你休探亲假的要求是违反劳动法关于劳动者休假权利规定的,你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单位同意休探亲假。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和工资而同分居两地的父母或配偶团聚的假期。 根据劳动法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
-
强制单位财产执行方法福建在线咨询 2025-01-18为确保被执行人无法转移、隐匿或低价处分财产,利害关系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这包括在诉讼过程中。申请人在起诉时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也可以在开庭阶段申请。 只有当判决确定并生效后,利害关系人才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申请财产保全通常不需要提供特别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只需提交一份申请,并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押金或房产等财产作为保全标的。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缴纳约520元的保全费(事后可以向被
-
施工单位未按合同执行的法律法规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13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施工单位要按合同的约定完成工程的施工工作,施工单位不按施工合同约定执行的,是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建设单位可以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施工,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