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如下:
1、对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立法上存在的矛盾和解决办法
按现行刑法的规定,如果一个行为人来到色情服务场所,交付一定的金钱以后与一名幼妓发生性关系,将要受到五年至十五年的刑事处罚,而一个行为人不论采取什么方法与一名幼女发生性关系(包括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当然不应构成情节恶劣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才承担三到十年的刑事责任。这不仅违背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而且反映出法律规范体系的不周密、不科学。鉴于此,笔者建议对刑法第360条第2款的嫖宿幼女罪作出如下修改和完善:第一,将嫖宿幼女罪列入奸淫幼女罪当中,取消前罪。这是因为嫖宿幼女罪的行为特征与奸淫幼女罪的十分相似,而且法学理论上对奸淫幼女罪的行为特征归纳为不论行为人采取什么手段,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都构成犯罪。这里面当然也应包括利用金钱或财物相交换的内容,两者应属于种属关系,不应并列。如果规定了奸淫幼女罪,就不应再规定嫖宿幼女罪,应将后者吸收进前者当中,取消后者。
第二,正确规定法定刑,做到罪刑相适应。笔者在上面已经谈到了对卖淫嫖娼活动进行打击的必要性,但应与法典中的其他类似犯罪行为相比照,适当地确定法定刑,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判,使犯罪人从刑罚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最后达到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最终目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投诉与仲裁的效力分析
196人看过
-
劳动仲裁调解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368人看过
-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研究:企业实践与探索
129人看过
-
对劳动合同解除条件的分析与研究
452人看过
-
仲裁制度与劳动争议解决的现状分析
277人看过
-
劳动争议与工资:法律规定的分析
91人看过
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 (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 (2) 完全丧失... 更多>
-
劳动能力鉴定与劳动争议怎么办?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14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 1、对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
浅析省级职业病鉴定中的方法研究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9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职业病鉴定程序如下: 1、申请 当事人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鉴定申请需提供的材料包括:鉴定申请书,职业病诊断病历记录,诊断证明书,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审核 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的鉴定申请后,要对其提供的与鉴定有关的资料进行审核,看有关材料是否齐备、有效.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10
-
劳动能力鉴定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处理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26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 1、对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
劳动能力鉴定后存在的争议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7【劳动争议调解技巧】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1)对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怎么办用人单位、工伤职工个人或其直系亲属认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偏轻或偏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2)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如何处理
-
劳动争议解决办法:协商与调解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28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协商解决问题: 1. 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友好协商,寻求达成一致解决方案。 2. 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企业有委员会,职工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三十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3. 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