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介欺骗误导我签合同会构成哪些罪名
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在签订合同时,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所以,该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是不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界限
二者有相同之处,即都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合同,使对方受到损失,并且后者的一方在签定合同时也可能有某种欺骗性的因素,但是,前者是刑事犯罪,后者则是民事纠纷,二者有本质不同。
根据实践经验,一般应注意考察以下几方面:
1、行为人有无实际履约能力。一般情况下,有履约诚意的,都是有履约能力的,否则就不会签订合同。而合同诈骗者则往往是根本没有履约能力的。
2、行为人签订合同有无使用欺骗手段。合法企业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没有适用欺骗手段,且有履约能力,一般是可以证明其有履约诚意的。但是应当指出,在经济合同纠纷中,也并非不可能存在任何欺骗因素,只是在履行合同中违反合同的个别条款,属于民事上的欺诈行为,应按《民法典》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3、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有履行合同诚意者,必然会努力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而合同诈骗者一般是不会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的,有的即使履行部分合同,也是为了骗取对方信任,以达到骗取其财物之目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假冒他人签合同是否会成立合同诈骗罪
假冒他人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财物在2万以上的,就会成立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秩序。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行为人根本不具备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
2.采取欺骗手段。
3.使与之签订合同的人产生错误认识。
4.被骗人自愿地与行为人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义务,交付财物或者行为人(或第三人)直接非法占有他人因履约而交付的财物。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本罪是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主体是合同的当事人一方。
(四)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中介欺骗我签合同犯了什么罪
77人看过
-
合同是否为中介误导所签?
478人看过
-
签合同被中介欺骗,如何解决?
163人看过
-
假签名合同欺骗
384人看过
-
合同中介误导如何解除已签约合同纠纷
289人看过
-
欺诈性签名是否构成诈骗?
115人看过
-
责任中介误导签合同我犯了什么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8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在签订合同时,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所以,该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受中介欺骗和跟我签合同有关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22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在签订合同时,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所以,该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
中介欺骗业主逃跑构成犯罪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4对方的行为涉嫌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
中介误导我已经签了房屋买卖合同, 中介还负责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281、买卖不破租赁,是指即使把房卖了,原租赁合同对新房主同样的有效。但只要不要求承租人提前腾房,不会因为卖房而直接构成租赁合同的违约。如果对买方承诺腾房而腾不出来,才可能对买方构成违约。 2、你得有证据证明中介误导你,而且中介误导你是中介承担责任,如果买方没介入,可能无法免除你的责任,当然,如果真能认定中介有责任,你也可以向中介追。 你说的这事比较怪,不排除中介做套儿坑你的可能。如果你能证明是中介误
-
那合同上面有我的亲笔签名,我会构成诈骗罪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09主要是以违法占有为目的,欺骗了公私财产的做法,就是诈骗。现在又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诈骗做法,比如通过借债形式的诈骗。基本上诈骗还是看做法手段可否隶属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做法。因网络交流要求所限,律师不能全面了解案情,以上回答仅供参考。根据法律限定,律师解答只对形成委托关系的当事人负责,未形成委托关系的当事人,不得以律师的解答作为案件的处置依据,否则后果自负。为了您的利益,我俩建议您带齐相关手续,向律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