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没收手机是否违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6 01:30:17 351 人看过

父母将手机赠与孩子属于赠与合同,一旦孩子接受手机,赠与合同即成立。手机成为孩子的个人财产。但孩子属于未成年人,不适合保管和处分较大财产。父母在征求孩子意见后,可以帮孩子保管,或为孩子利益作出处分财产的决定。

如果父母把手机赠送给他们的孩子,那么这种关系就属于赠与合同。一旦孩子接受了手机,赠与合同就会依法成立。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就成为了孩子的个人财产。但孩子属于未成年人,不适合保管和处分较大财产,父母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可以帮孩子保管,或为孩子利益作出处分财产的决定。

父 母 是 否 有 权 帮 孩 子 保 管 手 机 ?

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中包括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而手机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财产,因此父母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权帮孩子保管手机的。

然而,父母在帮助孩子保管手机时也需要注意一些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享有隐私权,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擅自泄露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因此,父母在使用孩子的手机时需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不要在使用过程中泄露孩子的个人信息。

另外,父母在帮助孩子保管手机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孩子的网络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使用网络需要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指导和监督,父母应当对孩子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并监督孩子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在帮助孩子保管手机时,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隐私,保护孩子的网络安全,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父母帮助孩子保管手机时,应当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隐私,保护孩子的网络安全,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赠与合同依法成立后,手机就成为了孩子的个人财产,父母有权帮助孩子保管,但同时也有责任保护孩子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01: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人身权相关文章
  • 父母把孩子手机游戏锁住违法吗
    一、父母把孩子手机游戏锁住违法吗你知道吗.孩子玩手机上瘾,强制制止并不好用哦!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反感、闹别扭甚至产生负面情绪,弄得关系紧张。我们还是试试下面这些办法吧,帮你搞定孩子玩手机这件事。首先呢,咱们来定规矩,比如说,每天只能用手机多久,哪些地方不能用手机等等。这些规矩要大家都同意,才能做到公平公正,也能让孩子更自觉遵守。其次嘛,多给孩子找点别的事情做。比如,鼓励他参加体育锻炼啊,学画画啊,听音乐啊,看书啊什么的,这样就能转移他对手机的注意力了。最后,作为父母,我们也要做好榜样。自己少玩手机,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这样孩子才会跟着我们一起养成好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第一千零六十八条父母有教
    2024-07-29
    425人看过
  • 学校能否合法没收手机?
    学校没收手机是违法的。法律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所以手机作为学生的私人动产,其财产权利不得被随意破坏,即使是学校也不能破坏学生的财产权利。私立学校涨学费合法吗实施义务教育的私立学校涨学费不合法,否则是合法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不收学杂费;而为了规范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私立学校可以是营利性的。若发现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涨学费,建议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民法典》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二百六十六条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第二百六十七条私人的合法
    2023-08-12
    242人看过
  • 工厂从个人手中收购手机是否违法?
    手机系员工的随身物品,其手机中有员工自已的隐私,工厂违反劳动法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依法不应予以支持。害怕员工工作期间玩手机或打手机,企业完全可以定立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而不能采取强硬的收缴手机的方式。工厂的做法,无论从民事还是从行政角度讲,都是不妥的。工厂收童工是否属于违法?违法;《劳动法》规定: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从重处罚;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并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造成童工死亡
    2023-07-04
    158人看过
  • 商家回收租用的手机是否违法
    一、商家回收租用的手机是否违法商家回收租借的手机本身并不能被简单地视为非法行为,而需要着重关注的乃是回收行为的合规性以及与之相符的合约条款。假设商家与租赁手机的使用者之间有明晰且详尽的合约约定,阐述了当租期届满或者在满足特定条件之后,商家拥有回收手机的权力,那么在此种情况之下,商家的回收举动便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倘若商家在没有征得使用者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回收手机,抑或是在租赁合约中未能以明确的条款方式设定商家的回收权限,那么这一看似普通的行为极有可能已构成对于使用者财产权益的侵害,进而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商家在回收租借手机的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循既定的合约条款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尊重并保障每位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当
    2024-07-08
    416人看过
  • 父母如果强制收手机怎么办?
    可以和父母沟通,告诉父母你拿上手机和同学联系也方便学习上遇到问题也好和同学讨论不拿手机玩游戏让家长相信你你也必须做到就应该没有问题如果你没有沉迷于网络,或是平时没有因玩手机耽误正事可以和父母商量一下告诉他们你并不回会经常玩手机答,留手机只是沟通方便而已,有急事也能及时知道。父母收手机犯法吗一、父母收手机犯法吗1、父母收手机通常不犯法。若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手机,属于赠与合同关系,一旦赠与完成,孩子接受,赠与合同依法成立,手机就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但孩子属于未成年人,不适合保管和处分较大财产,父母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可以帮孩子保管,或为孩子利益作出处分财产的决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
    2023-07-21
    172人看过
  • 手机卡给父母用犯法吗
    不犯法,但要办理号码的身份证本人将承担这五个号码相应的法律责任。一、用自己身份证给别人办手机卡有什么影响1.自己实名的号码如果交由他人使用,所产生的欠费和风险可能将由实名机主承担。2.而且把身份证借给别人是违法的。3.身份证借给他人的,持证人应当承担使用他人身份证的法律后果。持卡人将身份证交由他人办理有关事项的,可以认定为委托代理人,给其他个人、组织、单位造成的后果由持卡人承担。二、身份证号码泄露有什么影响吗身份证号码泄露没有什么实质影响。公民使用身份证办理重要事务时,一般要求本人到场并持有本人身份证,委托他人办理的,需要符合委托代理的法律要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持有人持有非本人身份证办理银行卡、票据等业务时,应用单位未经核实准予办理时,一旦发生经济等方面的损失时,该用证单位将承担责任。如果个人身份证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关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身份证本人无须对自己未实施的行为承担
    2023-03-03
    50人看过
  • 替父母养私生子是否违法
    在中国大陆,合法收养行为应由县级或以上级别的民政部门进行备案注册。通常而言,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抚养义务,而亲生兄弟姐妹之间并不承担此种责任。然而,关于兄弟姐妹间是否需要承担抚养义务,仍存在诸多特殊情况。在此情形下,若兄长或姐姐具备抚养实力,且弟弟或妹妹尚未年满十八周岁,无论他们自身是否能够独立生活,兄长和姐姐均需依据法律规定履行抚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2024-05-05
    163人看过
  • 收购遗失手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遗失手机明知是赃物而收购、数额较大的,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一)客体本罪名在《刑法》分则中处于第六章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中,因此,从一般客体来说,其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具体客体,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追索财物的正常活动”,也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查明犯罪证明犯罪的活动”。我认为这两者均不能涵盖本罪的全部具体客体。一方面,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是案件的重要物证,能够证明
    2023-02-24
    497人看过
  • 父母无权监护孩子是否违法?
    父母放弃对孩子的监护权是违法的。但监护权可以被法院剥夺或者变更。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以下有监护能力的人应当依次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祖父母;2、兄弟姐妹;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必须经未成年人居住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父母放弃监护权的条件是怎么规定的法律上没有放弃监护权的提法。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员可以申请撤销其监护权。《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三十六条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
    2023-07-11
    254人看过
  • 父母没有收入是否可以担保买房
    没有收入,父母可以担保买房。房贷需要担保的原因是可以增加审核通过的几率。因为房贷一旦有了担保,那之后哪怕会出现借款人无力偿还的情况,银行也可以去找担保人代为偿还,担保人是需要承担起相应担保责任的,银行不用担心发放的贷款资金收不回来。不过房贷没有担保也没关系,并不是所有的贷款都需要担保,其实贷款能否通过审批,主要还在借款人本人。没有收入能有抚养权吗需要区分是双方协商抚养权还是法院判决抚养权,判决情况下一方的经济收入,只是影响抚养权的一个因素。法律规定孩子在两岁以下一般会判给女方,除非女方有一些不适宜抚养小孩的疾病,2到10岁法院考虑双方的条件看哪方抚养小孩对小孩的成长更有利,法院就会判给谁,孩子在10岁以上法院会考虑孩子的意见,所以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不一定没有抚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担保人在借款人不还款时应承担还款责任,作为担保人再行借款时,银行也会查询被担保人的信用记录
    2023-07-11
    114人看过
  • 女方父母要求彩礼是否违法?
    女方父母强制要彩礼属于违法。彩礼是有条件的赠与。赠与人说送赠给谁的,就是赠给谁的。男方只要表明,彩礼是赠给新娘本人的,新娘就可以要求自己父母返还这笔彩礼钱。情形严重的还可以能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并接受刑事处罚。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婚姻,也禁止借婚姻之名索取财物。结婚要彩礼是违法吗不是,结婚要彩礼并不违法。《民法典》并未对彩礼作出新的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都要求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是,男方婚前给付彩礼给女方是目前普遍的风俗,是否属于索取财物存在争议。女方一般认为收取彩礼是风俗礼仪,不是索取财物的行为。《民法典》也没有对违反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措施。(一)婚前给付彩礼是当地的风俗习惯,男女双方要量力而行。夫妻感情才是婚姻的基础,不能把彩礼多少视为感情厚薄的标志。(二)给付彩礼一方要保留好支付的凭证,尽量采用银行转账方式。给付物品的可以要求出具收条。以后发生
    2023-07-15
    145人看过
  • 父母组织儿女婚姻是否违法
    父母阻止儿女婚姻属于违法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我国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父母组织儿女婚姻是否违法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2022-07-18
    297人看过
  • 治安处置:拘留和没收手机是否合法?
    治安拘留没收手机。除了被拘留者的生活必需品以及现金之外都不能带进拘留室,在拘留期间要是真的有必要使用电话的,可以向民警申请,经过批准之后可以使用拘留所的固话进行通话。根据相关规定,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对被拘留人的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由拘留所登记并统一保管。检查发现的违禁品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应当移交拘留决定机关依法处理。治安拘留有案底吗治安拘留有案底吗?不会。案底:一般指一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15天以下的拘留只会在你当时被拘留的所在地的公安分局(区、县级)有备案,但是其它地区查不到;五年不再违法的话就自动消除。治安管理处罚的警告、拘留、罚款不记录档案,只有刑事处罚才进入档案留下案底,具体可到公安部门查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
    2023-07-03
    359人看过
  • 学校收手机违法嘛
    一、学校收手机违法嘛如果是因为看中你的手机而进行的强行没收则违反了国家的四部法律,分别是:《民法典物权编》、《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情节严重者算是侵犯当事人的私隐。1、《民法典物权编》的规定:手机是当事人合法动产,当事人拥有该物品的所有权,任何个人与机关(除执法机关外)无权占有或扣留.2、《民法典》规定当事人有权对当事人倾犯合法财产的个人以及机关(除执法机关外)要求财产复原和归还。3、学校有规定学生不允许带手机上学,却无规定老师可以没收以及扣押手机。因为《民法典》有明文规定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个人财产而学校更没有权利去没收,虽然个别学校是公办学校,但学校再怎么样也只能是学校,永远都不能成为执法单位。而某些学校有规定老师可以没收,此规定与法律相冲,它便是违法规定,照例应该废除。4、《教师法》并没有没收或扣押学生财产的权力。并且《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
    2023-06-04
    220人看过
换一批
#人身损害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身权
    词条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人身权
    相关咨询
    • 父母能没收孩子的手机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18
      父母没有权利没收孩子的手机。尽管手机是父母买给孩子的,那就是孩子的私人物品,作为父母不可以没收及偷看孩子的手机,每个孩子都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包括大人,手机是作为一种财产,如果父母没收孩子的手机,就侵犯了孩子的财产权,所以,就算作为父母也没有权利没收孩子的手机。
    • 父母有没有权利没收孩子的手机?
      台湾在线咨询 2021-08-25
      若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手机,属于赠与合同关系,一旦赠与完成,孩子接受,赠与合同依法成立,手机就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但孩子属于未成年人,不适合保管和处分较大财产,父母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可以帮孩子保管,或为孩子利益作出处分财产的决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护人的职责除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外,还有不得随意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
    • 父母强行查看孩子手机违法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9-17
      若以监护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的话,自然是可行的。 必须明确的是,每一位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隐私权。 作为父母或监护人,我们应当与子女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以便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想法,进而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识。在法律层面上,任何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而擅自查看其日记、信件等私人物品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如果这种行为被认定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那么将可能会被视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并面临由公安机关
    • 父母看孩子手机隐私算不算违法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04
      违法,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经未成年人同意,察看他们的日记、信件等。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父母语言攻击是否违法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13
      违法,建议报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