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会被告诽谤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9 14:47:56 345 人看过

一、未成年人会被告诽谤罪吗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规定,未成年人均可成为诽谤罪的被告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鉴于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对于犯罪行为理应给予宽大处理,即便是其所犯下的罪行较为严重也要尽可能地予以减轻刑罚,例如14周岁以下的未成人犯罪,法律则规定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如若遭遇诽谤事件发生于网络环境中,还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相关条款进行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摘选: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二、未成年人会负诽谤罪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已经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涉嫌犯下诽谤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适用于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限制为年满十六周岁以上。

因此,若该类未成年人被判定犯有诽谤罪行,便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涉案者属于十四岁至十六岁之间的未成年人群体,那么他们在实施诽谤行为后将不会面临刑事制裁,而是由其法定监护人对其实施家庭教育或者由当地政府机构执行收容教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诽谤罪通常表现为行为人编造虚假事实并加以传播,导致受害人身心受损,情节恶劣。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根据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刑法》法规第十七条所述,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特殊情况下,亦有可能成为诽谤罪名的被控告方;然而考虑到其正当发展阶段的生理及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故通常予以较为宽容的司法处置,对于情节特别恶劣或罪行较为严重的情形,依法可以适当调整刑罚标准,如若涉案人员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下,将依法免除其法律责任。至于涉及网络诽谤相关的案件,尚需参照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所明确规定的裁量标准和相关法律条款来确定判决结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22: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诽谤罪坐几年牢未成年
    法律综合知识
    针对未成年人在犯有诽谤罪时的判刑问题,应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若涉案未成年人尚未达到法定年龄十六岁,则通常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然而,若该未成年人已经超过十六周岁却仍未满十八岁,并且其所犯诽谤罪行情节严重,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此外,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法律规定必须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6
    251人看过
  • 被人告诽谤罪会承担什么责任
    诽谤罪,即刻意编造并广泛传播虚假不实信息,其行为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及名誉进行贬低和损害。若有他人向司法机构控告诽谤罪得以成案,则涉案者将必须承担相应之刑事法律责任。具体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如下:以暴力或其他公开形式侵犯他人权利、捏造虚假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然而,对于前述罪行,仅当受害方提出诉讼请求时方可予以审理,除非该行为严重威胁到社会秩序与国家利益。值得强调的是,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诽谤罪,需综合考量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行为手段、信息传播范围以及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若仅为普通的不当言辞或误解,则不构成诽谤罪。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网络交流过程中,务必谨慎言行,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
    2024-08-20
    458人看过
  • 诽谤罪立案后被告人会怎么样
    若污蔑罪案情成立之后,被告方将会面对严厉的刑事处罚。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文规定,倘若被告犯下的此等行为构成了诽谤罪,并且情节恶劣,那么他/她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若是受害者提出控诉,然而在提供证据方面确实存在困难,那么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给予必要的协助。另外,如果诽谤行为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即便受害者并未提出控诉,法院亦可自行启动审判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3
    458人看过
  • 多人诽谤罪能告吗
    法律综合知识
    在众多人参与的诽谤事件中,受害方完全有权利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诽谤罪,即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以达到贬低他人人格尊严、毁坏其名誉声誉之目的的违法行为。在这种涉及多名诽谤者的复杂情况下,必须要明确每一位诽谤者的具体行为及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若这些诽谤行为彼此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且共同发挥作用,给您的名誉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那么您就拥有了通过法律途径来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充分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6
    264人看过
  • 诽谤罪判未成年判多久
    法律综合知识
    针对未成年人诽谤罪的判决,需通过综合评估多种影响因素以做出最终决定。一般的原则是,若涉案未成年人年龄未达十六岁,其涉嫌诽谤行为则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倘若涉案未成年人已经成年(即年龄达到或超过十六岁),但未到十八岁,在这种情况下,法庭将考虑予以减轻或免除处罚。至于具体的判刑时间长短,必须依据涉嫌诽谤行为的严重程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审慎考量与权衡。通常情况下,若行为恶劣且情节较为严重,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
    2024-07-29
    128人看过
  • 诽谤罪自诉告人诽谤怎样写?
    一、诽谤罪的概念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且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告诉才处理刑法中规定的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自愿不告诉的,刑法不予处理,但因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由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近亲属告诉的案件,按刑法规定处罚。另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三、自诉状的书写格式自诉状自述人XXX,性别:X,XXXX年XX月XX日出生,XX族,所居住地为XX
    2023-04-29
    135人看过
  • 未成年诽谤他人是不是构成犯罪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诽谤他人有可能构成诽谤罪。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十六周岁,所以如果已满十六周岁的人构成诽谤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是十四至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诽谤行为,则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而是由监护人进行教育或由政府进行收容教养。诽谤罪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4-25
    180人看过
  • 未成年人恶意诽谤罪量刑标准
    未成年人恶意诽谤罪的处罚规定为,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构成诽谤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构成诽谤罪的条件是什么构成诽谤罪的条件:1、要有捏造事实的行为,如果事实客观存在,即使损害了别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罪;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传播方式主要有言语传播和文字传播;2、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即使不指名道姓,第三人也能判断受害者是谁;3、必须属于严重情节才能构成诽谤罪。虽然有捏造事实诽谤别人的行为,但情节不严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诽谤罪的量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没有证据乱说构成犯罪吗没有证据乱说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
    2023-04-12
    84人看过
  • 诽谤罪成了被告怎么处理
    若不幸因诽谤罪名受到指控且成为被告,首要任务是需沉稳处理,保持镇定情绪勿陷入惊惶无措之境。最优的做法便是立即寻求专业律师团队的援助以获取恰当的法律咨询与谋略应对方案。这样的团队具备审慎地分析和研究案情所涉证据及事实的能力。若其发现指控存在实质性的质疑或者证据不充足,就会站在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以及充分性等多个角度来展开有力的辩护措施。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应坚决遵循辩护团队的指导,尽最大可能真实汇报与案件相关的各类信息及证据。此外,必须时刻留意自身言行,避免事态进一步紧张升级或产生不利负面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
    2024-08-05
    142人看过
  • 告婚外情反成诽谤罪吗判几年
    倘若某人揭露他人出轨事件却并非基于真实的事实,并且这种行为恶劣至极,那么这便可能涉嫌构成诽谤罪。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若有人采取暴力手段或者其他行为肆意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进行恶意中伤,且情节较为恶劣者,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然而,对于何为诽谤罪的判定,需要结合实际案件中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如揭露内容的真实性、证据的充分程度以及情节的严重程度等等。若揭露者无法提供充足的证据,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调查。一旦法院裁定构成诽谤罪,被告方将依据具体案情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
    2024-08-15
    437人看过
  • 有人证能告诽谤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诚然,只要具备充分的人证,便可依法对诽谤行为发起有效诉讼。诽谤罪乃以故意捏造并广泛传播虚构事实,刻意损毁他人人格尊严、破坏他人良好声誉的恶劣行为为表现形式。若有第三方蓄意捏造事实,并公之于众,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玷污,从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时,受害方或其代表人即可依据充分的证据,包括人证在内,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以期追究诽谤者的刑事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3
    161人看过
  • 被人告诽谤罪对方败诉会怎么样
    倘若某人因涉嫌诽谤他人而遭受指控,若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其被告最终败诉,那么这就意味着控告方并未成功地出示充足的确凿证据来证实该诽谤行为的真实性和严重程度。在此情形之下,原告有可能需要承担高昂的诉讼费用,更甚者,由于滥用司法程序的权利,他们还可能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然而,法院将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斟酌是否对原告实施进一步的法律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11
    294人看过
  • 被告诽谤怎么办?会判刑吗?
    被诽谤后,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最后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侵犯版权怎么处罚1、民事责任(1)停止侵害针对着作权的侵权行为,法律对侵权人施加的首要目标便是停止侵权行为,防止权利人损害后果的进一步扩大。这是侵权人要承担的首要民事责任。(2)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侵权人应当作出行动,消除因侵权行为给权利人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且向着作权人赔礼道歉。(3)赔偿损失侵犯着作权将会权利人带来财产损失,所以,侵权人应当予以赔偿。2、行政责任如果着作权侵权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侵权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承担行政责任。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以处以罚款等等行政处罚。3、刑事责任根据《著作权法》第47条、《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8条、1
    2023-06-27
    323人看过
  • 被亲人污蔑能否告诽谤罪
    被亲属误解乃至诽谤,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能违法,甚至构成诽谤罪。然而,这必须符合特定的法律条件。诽谤罪,即破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尊严的恶意捏造以及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误解和诽谤,若其行为达到严重程度,例如通过公共渠道,如互联网或公开场合进行宣传,导致受害者的社会声誉遭受严重损害,那么这种行为便可能构成诽谤罪。在评估是否构成诽谤罪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信息传播的广度及深度、所带来的实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5
    21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被恶意诽谤怎么告人诽谤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11
      受害人需要收集诽谤罪的证据,然后准备好自诉状、原被告的身份证明直接到被告方所在地的法院起诉。诽谤罪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所以受害人需要直接到法院起诉。
    • 成年人诽谤未成年人构成什么罪?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7
      请来电咨询,我可以为你起诉或调解152XXXX2674,请来电咨询,我可以为你起诉或调解152XXXX2674,请来电咨询,我可以为你起诉或调解152XXXX2674,请来电咨询,我可以为你起诉或调解152XXXX2674,请来电咨询,我可以为你起诉或调解152XXXX2674,请来电咨询,我可以为你起诉或调解152XXXX2674,请来电咨询,我可以为你起诉或调解152XXXX2674,请来电咨
    • 被人恶意评论会构成诽谤罪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1-06
      恶意评论可能构成侮辱罪。法律规定,侮辱罪指的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一般的恶意评论行为只会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不算犯罪。
    • 被告构成诽谤罪如何处罚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11
      涉嫌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虽然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如果情节不严重,就不能以此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和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的;诽谤他人导致精神障碍或被害人自杀等。
    • 前几天接到法院传票,说有人告他诽谤,诽谤罪构成条件是什么,未成年人诽谤如何量刑?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5
      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