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即应充分肯定公司人格独立的价值,将维护公司的独立人格作为一般原则,鼓励投资者在确保他们对公司债务不承担个人风险的前提下大胆地对公司投入一定的资金,又不能容忍股东利用公司从事不正当活动,谋取法外利益,将公司人格否认作为公司人格独立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使二者在深沉的张力中,形成和谐的功能互补。(《公司人格否认论》载于《民商法论丛》第2卷第327页。)
从法律上看,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的权利,不管个案的实际情况如何,至少在理论上股东是公司的最终所有者,享有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他还往往能够获得超过其全部投资总额的股息或红利。而公司独立人格——有限责任制的介入则将股东意识到的投资风险限制在其出资额范围内,并可能将其中一部分转稼给公司外部的债权人,使股东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风险失去均衡。相反,债权人作为公司重要外部利害关系人,无权介入公司内部的管理,缺乏保护自己的积极手段。其在股东仅负有限责任的体制下一旦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亏损,必将蒙受重大损失。可见,有限责任制注意了对股东的保护,却对债权人有失公正。(《民商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第325页。)有限责任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这种不公正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将会造成道德公害。(《论公司有限责任制》载于《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第79页。)
一、揭开公司面纱的相关法律
中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其它国家也有相关的法律规范,英美法系为相关司法判例。据英美法学家们的归纳,在英美法系国家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有几条充分必要的条件的:人格混同。不当控制。财产混同。资产严重不足。
-
执行中“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完善
492人看过
-
《公司法》揭开了公司的面纱
294人看过
-
揭开公司面纱是怎样的
244人看过
-
揭开公司面纱—解析公司法第二十条
371人看过
-
新公司法难点探析关于引进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289人看过
-
揭开公司面纱的四种主要情形
258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揭开公司面纱是怎样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3-05-26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又称“刺破公司的面纱或“揭开公司面纱”,指为阻止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的债权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 根据《公司法》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
-
怎样揭开一人公司的面纱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27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揭开一人公司的面纱,应以客观标准判断。通常需考虑以下因素: (1)一人股东全部或大部分控制公司的经营权、决策权、人事权等。 (2)一人股东与公司的业务、财产、场所、会计记录等相互混同。
-
揭开公司面纱的主要情形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3-04-12一、揭开公司面纱的四种主要情形 1、公司资本不足 公司资本不足是指股东投入公司的股权资本明显不足,这在我国法学界存在着两个衡量标准,一是将股东的出资数量与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性质相比较,并将后两者作为衡量股权出资数量是否不足的参照物;另一种是将股东的出资数量与公司筹集的债权资本相比较,并将该债权资本的数量作为衡量股本是否不足的参照系数。 2、人格混同 人格混同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法人主体在其相互关系
-
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揭开公司面纱需要注意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5中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其它国家也有相关的法律规范,英美法系为相关司法判例。据英美法学家们的归纳,在英美法系国家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有几条充分必要的条件的:1人格混同。2不当控制。3财产混同。4资产严重不足。
-
最高人民法院揭开公司面纱的案例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01我国立法部门下一步制定公司法律或相关司法解释时,可以适当考虑确定“揭开公司面纱”的举证规则,并可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推广适用到其他公司类型中。今后,在此类“揭开公司面纱”的诉讼中,原告(公司债权人)只应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例如原告只要从形式上能证明被告股东存在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如存在两个公司,一块牌子、一班人马等;并且能证明自己受到损害的事实,即完成了举证责任。而被告(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