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环境状况恶化的影响因素中,外资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外部力量。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存在对我国的外资政策提出了某种警示:一方面,应制定以保护环境为主的外资进入产业目录,严格限制污染性行业的外资进入,加大对清洁外资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肯定外资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但也必须意识到,经济增长并非改善环境质量的唯一办法,政府的引导、环境监管措施的贯彻以及公众的环保意识等,都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达到9454亿美元,连续17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人们对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作出了高度评价,然而,外资对我国环境状况的影响却较少引起关注。实际上,环境保护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早在1972年联合国发展与环境的斯德哥尔摩会议之后就已引起研究者的兴趣。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家间环境保护标准之间的关系,最流行也最具有争议的观点是污染避难所假说。该假说的理论依据是包含环境因素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环境保护程度受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环境要素禀赋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状况是不同的,环境保护程度低的发展中国家,环境要素较为充裕;环境保护程度高的发达国家,环境要素较为稀缺。发展中国家将充分利用本国较为充裕的环境要素发展污染密集型产业,而环境保护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由于环境要素稀缺必然把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此,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世界的污染避难所。该假说认为污染性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完全符合经济学的效率原则。但它没有考虑到污染导致的负外部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
还有一种假说是环境库兹涅茨假说。20世纪90年代,在对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利弊得失的探讨中,格鲁斯曼和克鲁格考察了环境质量和实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实际收入水平的上升,环境质量首先出现恶化状况;但当收入水平持续上升到一定阶段,空气质量就会开始改善。人们将环境与收入水平之间呈现出来的倒U形的变动轨迹界定为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或环境库兹涅茨假说。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贫困和收入水平低下,为满足温饱的基本需要,人们更加关注收入增长、产出增加和就业机会的改善,这必然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排放物的增加,从而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但随着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最终会趋于好转。因为环境质量属于高档消费品,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而且,人们不仅有意愿,也有财力增加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投入,这时环境状况就会出现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和收入水平之间这种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是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一种经验概括,也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选择提供了某种依据。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影响如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投资环境的日益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引资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引资国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究竟是恶化还是改善了我国的环境状况?或者二者之间没有相关性?许多经济学家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大量的实证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数据采集口径的多样性,我们无法得到一个统一而权威的研究结果。然而,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和环境库兹涅茨假说所提供的理论分析思路,结合我国外资和环境质量状况的观察,仍然可以得到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一些初步判断,这些判断对于认识我国引进外资的效应评价和环境污染治理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不可否认,无论从人均GDP的数量还是产业结构的比重分布来看,我国目前都处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从产业结构来看,无论与中低收入国家还是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产值比重明显偏高。2008年,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为42.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1%。工业所具有的能源消耗大、污染强度高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和环境污染持续增长并存的阶段,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在这一阶段,外资的进入不仅给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强大活力,也加重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外资在我国环境恶化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
从总量上看,外资的大规模流入直接导致了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1990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提高。1990年大约为2.28%,2008年达到29.74%。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必然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考察我国外资流入和工业三废排放水平的变化可以发现,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其中尤其是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之间的联动效应更加明显。2000年以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出现大规模增长,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水平的大幅度攀升。这一观察与大量实证研究的结论是吻合的。
从外资流入的行业结构来看,污染排放水平较高的制造业是外资流入的首选行业。2000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均超过了50%,其中,2004年和2005年的比重高达70%以上。2008年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11568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8.9亿美元,占全国制造业比重分别达到42%和54%。进一步观察外资在制造业的投资分布可以发现,近十年来,三资企业在主要污染密集型行业中的资产占该行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均大幅增加。2008年,外资投资的主要污染密集型行业,如造纸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等,其资产份额占该行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高达45.69%、35.09%和45.5%。
-
澳贸委:立足优势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399人看过
-
境外直接投资改革政策
161人看过
-
境外直接投资业务解答
447人看过
-
外商投资法律环境的完善
379人看过
-
外商直接投资变变变
87人看过
-
外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区别是什么?
333人看过
外商直接投资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 更多>
-
个人投资境外直接投资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29据试点方案,参与境外直接投资的个人主体需同时具备四个条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并取得因私护照;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拥有温州户籍。 方案规定,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年度总额不超过2亿美元。投资者在试点期间的单次境外投资额不超过等值300万美元。多个投资者共同实施一项境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总额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 试点方案还对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方式进行了限定。个人境外直接投资
-
境外投资环境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9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同时征求我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室)的意见,并在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发给《批准证书》,国内企业凭《批准证书》办理外汇、银行、海关、外事等相关事宜。境内企业提出核准申请,除应提交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开办企业的名称、注册资本
-
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可以直接做境外投资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8请参考以下内容: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4〕37号,下称37号文)规定,境内居民个人可以投融资为目的,以其合法持有的境内企业资产或权益,或者以其合法持有的境外资产或权益,在境外直接设立或间接控制特殊目的公司。除此以外,境内居民个人不能进行境外直接投资。
-
外国投资者境内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14为促进和便利外国投资者境内直接投资,规范外国投资者境内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外国投资者境内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
外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区别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4-09-23外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区别为:直接投资是资金所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合一,是资产所有和资产经营的统一运动,一般是生产事业,会形成实物资产;而间接投资是资金所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分解,是资产所有和资产经营的分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