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过程中存在竞业限制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6 20:51:12 166 人看过

就业过程中是否存在竞业限制取决于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竞业限制期限能延长吗?

不可以延长竞业限制期限。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4: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竞业限制相关文章
  • 竞业限制在职期间可以履行吗
    竞业限制在职期间不可以履行,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履行以下义务: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一、竞业限制协议的范围竞业限制协议限制范围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竞业限制期间用人单位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二、辞退会计离职会泄密吗被单位辞退的会计一般不会泄密。如果单位不放心的,可以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并且在其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竞业限制期间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的业务。三、竞业限制最短期限是多长?竞业限制的期限最短时间一般为
    2023-04-06
    167人看过
  • 竞业限制赔付后可以就业吗
    用人单位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后,劳动者不得到竞业限制约定的企业工作,但可以到约定以外的企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
    2023-03-29
    347人看过
  • 因公司过错离职还受竞业限制吗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因公司过错离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但仍然要遵守竞业限制的规定。一、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
    2023-02-26
    190人看过
  • 有配偶就可以竞业限制吗?
    竞业限制对配偶没有限制,我国法律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有配偶与他人同居认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居住。俗称为姘居。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民法典为保障一夫一妻制原则而新增加的禁止性规定。在适用这一禁止性规定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重婚的区别。重婚系是以夫妻关系的名义共同生活,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则不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那些应由道德规范调整的通奸、婚外
    2023-08-02
    468人看过
  • 在职人员违反竞业限制可以告吗
    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以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和违约金。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终止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在职人员违反竞业限制的怎么处理劳动者在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并且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劳动者在离职后不得违反约定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并且不能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的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
    2023-08-06
    194人看过
  • 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怎么处理,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怎么认定
    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的处理方式是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以实际损失或以约定的金额为基准的违约金。是否违法的认定可以通过分析单位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以及劳动者从事的具体业务来判断。一、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怎么处理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来处理。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怎么认定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认定:1.单位之间的经营业务是否重合通过比较两家用人单位在营业执照上记载的经营范围是否存在重合可以证明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竞争关系。但实践中往往存在着登记事项和实际经营事项不相一致的情形,即使两家用人单位
    2022-08-07
    353人看过
  • 竞业限制的个别人不可以从事竞业限制职务吗?
    现实中,很多人一听说签了竞业限制条款,就担心是不是和单位签了这个条款。和这个单位解除合同后,他们再也无法从事自己擅长的职业,永远失去竞争优势。事实上,在法律上,规定劳动者竞业限制义务的同时,也限制了这一义务的持续时间。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符合签订竞业限制条件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已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而且该期限应是连续计算的。也就是说,签订竞业限制条款的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后,两年后可以重新从事类似工作,无需承担违约责任。这是法律强制规定的时间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竞业限制条款时,约定比这更长的竞争限制期限的,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2年竞业限制期限的1年,因违反强制性规定在法律上无效,2年内有效。签订了竞业限制条款。在竞业限制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
    2023-08-18
    313人看过
  • 竞业限制条款是否存在终身效力
    一、竞业限制条款是否存在终身效力竞业限制期不是终身有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在此期限内劳动者受到相应的约束,但超过该期限的,劳动者不需要继续遵守该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竞业限制约定适用的人员包括什么竞业限制约定适用的人员包括:1.高层管理者,掌握企业大量商业秘密;2.技术研发人员,掌握企业技术秘密;3.高级营销人员,直接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4.重要管理岗位的人员,如HR、财务管理、法务管理人员,许多公司关键资料
    2023-12-10
    224人看过
  • 如何在合同中建立竞业限制
    如何在合同中订立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必须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如果单位以拒绝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的方式胁迫劳动者,不仅是违法的,而且协议本身也是无效的。劳动者可以向《竞业禁止协议》中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或劳动监察部门提出上诉,双方可以约定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间向劳动者支付的竞业限制赔偿金,以及劳动者违反本协议应支付的违约金比例>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雇主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员工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意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员工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人员限于用人单位负有保密义务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竞业禁止的范围、地区和期限应由雇主和雇员商定。竞业禁止协议不得违反法律、法
    2023-05-07
    300人看过
  •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存在竞业限制
    1、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存在竞业限制?有竞业限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竞业限制协议有效但是,如果雇主在雇佣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少于一年的时间内未与雇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员工支付双倍的月薪,并以《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补充书面劳动合同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录用之日起一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月薪的两倍。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月薪。如何在劳动合同中规定竞业禁止期限用人单位可以与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同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和第24条规定,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每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保密事项
    2023-05-07
    174人看过
  • 竞业限制的约定过程中违约金怎么计算
    约定竞业限制中的违约金可参照实际付给员工的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并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竞业限制的违约金应遵循保证公平合理的原则,根据最终实际损失赔付。一、劳动合同违约金的规定劳动合同法违约金的规定是,如果单位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约定服务期,而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或者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要按约定支付给单位违约金。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员工违约合同怎么办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2、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
    2023-03-26
    315人看过
  • 竞业限制在职期间有没有补偿
    和用人单位签订合法竞业限制的劳动者在离职以后,用人单位应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照约定发放,而不是在职期间发放的。一、竞业限制的支付标准1、在支付时间上法定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即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我们认为”约定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律已经对当事人约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给予了强制界定。2、支付标准和支付形式我国的关于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竞业限制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仅有司法解释作支撑。因此,当事人可以约定的是经济补偿金支付的标准和支付形式,若无约定或约定不明就适用司法解释。3、对支付标准仅有司法解释,法律尚无明确规定根据我
    2023-02-25
    206人看过
  • 没有签订竞业限制可以限制竞业吗
    没有签订竞业限制无法限制劳动者竞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有签订竞业限制可以限制竞业吗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n对负有保密
    2022-07-15
    478人看过
  • 高管离职需要竞业限制吗
    有些高管离职要签竞业限制,但法律没有规定高管离职要签竞业限制协议。我国法律规定,竞业限制人员仅限于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企业高管离职违反竞业禁止要赔偿案例企业高管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被判赔偿北京海华公司和上海盛夏公司均为专业电视多媒体开发生产企业。李明原为海华公司股东、董事和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市场营销、市场推广及销售与管理的协调工作。2005年1月,李明未经海华公司同意,跳槽到了盛夏公司,任该公司主管市场的副总裁职务,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海华公司将盛夏公司和李明告到了法院。海华公司认为,李明多年在海华公司担任高级职务,掌握公司的技术秘密、价格体系、客户关系、渠道政策等商业秘密。而且海华公司的章程规定了董事和股东不得在工作期间和离开公司两年内从事与公司竞争
    2023-08-08
    158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法律措施。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和禁止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同时在业务竞争单位工作,限制和禁止员工离职后从事与本单位竞争的业务。... 更多>

    #竞业限制
    相关咨询
    • 竞业限制期限过长有效,一个餐馆在竞业中限制期限过长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30
      《》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由本条规定可以看出,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不
    • 电竞行业是否存在竞业限制?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07
      电竞有竞业协议,电竞公司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竞业限制协议,又称竞业禁止协议,它是指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性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 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和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为保护企业技术机密,企业有权要求员工承担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而员工在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依法享有获得经济补
    •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不是经过了调解就能进行竞业限制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1
      不拿补偿就能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吗?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协议,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因为劳动者本人不来领取的,是不能因此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协议。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
    • 签了竞业限制就意味着职工离职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10
      第一、劳动合同法的竞业限制,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现在好多企业滥用竞业限制,什么人都签,这是不合法的。 第二、即使与用人单位签了竞业限制,也是规定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不能去与原单位生产同类产品、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工作,并且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三,在竞业限制的2年期内,原用人单位应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你们用人单位与您签的竞业保密条约有
    • 竞业限制在职的人员能签竞业协议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8
      离职后才补偿竞业协议,在职期间不予补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约定对劳动者离职后的竞业限制,但由于该约定限制了劳动者的择业权,必须以用人单位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为对价。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竞业限制补偿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支付,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但是,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和提前支付、一次性支付、未及时支付的法律后果没有明确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