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非法证据有效保障人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03:20:07 334 人看过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的排除没有作出明确规定,2011年6月10日,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透露出消息,刑事诉讼法将与其他两大诉讼法一起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即将进行修改完善,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再度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

我国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颁布实施以后,1996年修改过一次,明确将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写进法律,使我国法治文明前进了一大步,距今已15年有余。佘祥林、赵作海等冤假错案接二连三披露出来以后,与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的因果关系,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刑事诉讼法缺陷的普遍关注以及应予修改的广泛呼吁。尽管事后国家对被冤判的当事人进行了几十万元的金钱赔偿,但给有关当事人本人以及家庭造成的损害实际上是难以弥补的,给司法公正与权威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当然,造成冤假错案往往与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有关,并不等于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就一定会造成冤假错案。但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违反人权保障要求,作为一种不文明的公权力行为,无论如何与已经进入21世纪的现代法治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活动不仅要惩罚犯罪,更要保障人权。

刑事诉讼实行国家干预原则,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检察院与自诉人对被告人有罪负举证责任,只要控方无法证明被告人有罪,人民法院就不能作出被告人有罪判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告人不自证有罪,就无法定罪,这样的刑事政策与法律规定,是于被告人有利的。然而现实中却常常发生有关机关因其怀疑得不到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证明,就对其采取各种刑讯逼供的作法,而且成了获取所需证据的有效砝码。为消除类似侵犯人权的行为,规范司法活动,促进司法公正,2010年6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两高三部)共同颁布实施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其中头两条就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经依法确认的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就是说,不得强迫嫌疑人自证其罪,这也符合我国已经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有关凡受刑事指控者,不得被强迫做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者被强迫承认犯罪的规定,虽然该公约尚未得到我国权力机关的批准。

早在上次修改刑事诉讼法之前,我国就已经批准加入了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但遗憾的是该公约里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未能在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得到体现。应当讲,无论是从我们党的政策还是国家的法律层面,历来是反对刑讯逼供的,但是由于在司法实践中,在认定犯罪事实并予判处刑罚过程中,未能有效排除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从而导致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屡禁不止。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程序应以看得见的正义给社会以公正的昭示,如果在刑事司法过程中,人民法院将司法人员非法取得的证据作为定案的根据,一方面可能会扩大人权侵害——因为采用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手段获取的非法证据,除了形式不具合法性外,还可能在真实性上靠不住,将其作为定案的根据,很有可能伤害无辜。只有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才能体现对人权的尊重,也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司法权力侵犯人权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即使实体裁判是正确的,也势必会因侵犯人权因素而损害司法的公正与权威。明确规定排除非法证据,就意味着向社会昭示:法治社会不允许司法人员为侦破案件可以不择手段,也不允许以牺牲程序公正为代价来惩罚犯罪。

上述两高三部的法发〔2010〕20号《规定》只是规定对非法获取的言词证据加以排除,而对于非法获取的实物证据则没有规定。而实践中,对言辞证据排除的也并不多见。因而如何从立法上解决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在注重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与保证程序正义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点问题之一。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如何作出有效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侵害人权行为、有效排除非法证据适用的修改,我们暂且拭目以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0: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必须排除的非法证据有哪些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不符合法定程序、无法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的物证书证,应当予以排除。一、定罪量刑的证据有哪些定罪量刑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和供述,鉴定意见,检验侦查的结果,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这些种类。并且证据必须要同时满足合法性,关联性以及客观性这三个基本的要求才会被采用,证据充分,才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二、警察有权利直接查看
    2023-06-24
    217人看过
  • 如何更有效地排除非法证据让当事人不起诉
    刑讯逼供一直是冤案的重要原因,其危害不仅仅是暴力时身体所承受的痛苦,更大的危害在于取证后可能承受的罪名和牢狱之灾。过去,对刑讯逼供的处罚,只能以刑讯逼供罪追究办案人员的刑事责任;而且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在地位不平等.司法人员有偏袒的情况下,受刑讯的嫌疑人很难证实自己受刑讯。为了更有效地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应注意:1、提出申请的时机:在签收《起诉书》或开庭审理时;2、提出申请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内容;3、找个好律师:当他会见你时,你会把自己的刑讯告诉他,把可供调查的线索告诉他,让他去调查,有利于排除非法证据。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增加了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内容。这个程序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嫌疑人证明刑讯,只需要证明可能有刑讯。这大大削弱了被判刑的人的举证责任。他们不需要提出确切的证据来证明一个事实,只需要提出可供调查的线索来证明一种可能性。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是指什
    2023-08-06
    390人看过
  • 非法证据排除主体是谁?
    非法证据排除主体是当事人及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而规定的,利用非法手段、非法程序获得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是应当被排除的。由谁承担举证责任,具体如下所述:1、《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1)此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必须就非法取证行为提供相关线索或材料,是为了避免没有任何依据的诬告,防止恶意拖延诉讼进程,浪费司法资源。因此,仅仅主张自己受到了刑讯逼供而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其主张是无法得到支持的。(2)考察方式: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被告方并非不承担任何证明责任,也不是承担全部证明责任,而是承担“初步的证明责任”,使法官相信的确可能存在刑讯逼供。2、《刑事诉讼法》第57条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
    2023-04-06
    56人看过
  • 为什么要排除非法证据?
    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次为非法证据的排除适用确立了可操作性规则。依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非法证据是指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言词证据。但非法证据不等于虚假证据,即使侦查机关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词证据,也并非都是“无中生有”。而且从实践中的经验来看,通过刑讯逼供所取得的大部分言辞证据还是能够反映出案件的客观事实,能够成为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的重要线索,能够成为法院定罪量刑的事实依据!如果仅仅因为侦查机关取证手段不合法,就导致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非法证据”不被法院采信,从而出现像“辛普森杀妻案”中因警察违法取证,最终法院对事实上杀人的辛普森
    2023-06-11
    318人看过
  • 非法证据是如何排除的
    法律综合知识
    非法证据的排除:排除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但是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以予以补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2024-04-27
    500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五十八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n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2023-12-09
    296人看过
  • 哪些证据属于非法证据排除对象,谁可以提出排除
    什么是非法证据排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的规则。非法证据排除对象有哪些:1、非法言词证据:即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经依法确认的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中,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根据。2、非法实物证据: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谁可以提出排除非法证据:一般情况下,由非法证据取证过程中的受害者,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权提出排除非法证据,应当依法提供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相关线索或者材料。传统的方式是在审判期间,更多的则
    2023-12-16
    69人看过
  • 非法证据排除中的证据种类解析
    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据种类如下:1、法定人员以外的人非法收取的证据材料;2、非经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3、未经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出示并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非法证据是以刑讯逼供、暴力、威胁或冻饿晒烤等精神折磨的方式为手段,通过直接侵犯公民宪法性基本权利特别是人身权而获得的。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思是什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传闻证据规则,也称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即法律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根据的规则。根据这一规则,如无法定理由,任何人在庭审期间以外及庭审准备期间以外陈述,不得作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
    2023-07-06
    462人看过
  • 该怎样才能排除非法证据
    非法证据主要指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刑讯逼供一直是冤案的重要原因,它的危害并不仅仅是遭受暴力时身体所承受的痛苦,更大的危害在于被取证之后可能要承受的罪名和牢狱之灾。以今为止,刑事诉讼的处罚只能通过刑事诉讼罪追究事件负责人的刑事责任。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地位不同等。司法人员有肩膀的情况下,受到刑事诉讼的嫌疑人很难证明自己受到刑事诉讼的事实。要想更有效地申请排除非法证据,要注意:1、提出申请的时机:在签收《起诉书》或开庭审理时;2、提出申请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内容;3、找个好律师:在他会见你的时候,你就把自己被刑讯这事告诉他,把可供调查的线索告诉他,让他去进行调查,有利于排除非法证据。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增加了排除违法证据的程序内容,该程序的最大优点是嫌疑犯不需要证明被刑警的事实,只需要证明可能存在刑警。这就大大减弱了遭受刑讯的人需要承担的举证责任,他们不需要提出
    2023-08-06
    353人看过
  • 排除非法证据彰显法治进步
    日前,媒体从最高法有关人士处获悉,最高法正在制定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解释文件,如果各项工作如期完成,该解释有望在本月内出台。据悉,在该解释文件初稿中,疲劳审讯、诱供、指供、威胁被告人、威胁证人等变相刑讯逼供等行为将被视为非法证据,法院应予以排除。唐某评论说:长期来,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证据,是我国司法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顽疾。尽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的限制,然而受各种利益的驱使,采用刑讯逼供或其他非法方法收集供述,仍大有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排除变相刑讯逼供,彰显了法治进步。作为中立者的法院,如果在证据的采信上使用排除法,那么对办案机构的偏向与取舍将产生关键性影响,从而有效遏制有关方面刑讯逼供的冲动。规范网络用语不必一刀切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
    2023-06-06
    60人看过
  • 非法证据排除的负面影响
    非法证据排除的弊端有非法证据范围界定不明确、对于非法手段的界定不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程序上不易操作。我国法律对于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中非法手段的界定是比较笼统的。关于非法言词证据的取得手段也就是“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法律并没有规定了统一的标准,这将会造成法院无法准确的认定被告人的供述是否属于非法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法条是什么?一、宪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第37条第三款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
    2023-07-01
    185人看过
  • 法律规定如何排除非法证据
    一、法律规定如何排除非法证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审查认定的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提起公诉的根据。被排除的非法证据应当随案移送,并写明为依法排除的非法证据。刑事诉讼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有关规定是: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二、哪些证据属于非法证据1.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1)采取殴打、违法使用戒具等暴力方法或者变相肉刑的恶劣手段,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2)采用以暴力或者严重损害本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等进行威胁的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
    2023-09-09
    103人看过
  • 什么是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是指将诉讼主体提供到法院、用来证明有关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中具有违法成份、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予以排除。内容1.以刑讯、威胁、欺骗、利诱等方式获取的言辞证据和以非法搜查、扣押等方式获得的实物证据属于非法证据。2.对于一性质严重的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要在审判程序中予以排除买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争议所谓非法证据,就是指不具有合法性的证据。而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排除那些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的规则。现代任何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禁止以违反法律的方式获取证据,然而对非法获得的证据能否获得证据能力,成为定案根据,在刑事诉讼法学界却颇有争议。概括而言,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为全盘否定说。认为非法证据不具有证据资格,因而主张一概不得作为证据使用。根据主要是毒树之果的理论,认为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其使用是有害的,因为它会鼓励司法人员的违法行为,纵容对公民隐私、住宅和人身等
    2023-04-22
    330人看过
  • 非法证据排除刑事判决书
    《鄞州区人民法院判决书》(20**)甬鄞刑初字第***号公诉机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章某某,男,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汉族,大学文化,曾任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建设管理局建设工程前期办公室项目经办人、副主任、主任、局长助理,住宁波市。因涉嫌犯受贿罪于2010年7月23日被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传唤,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5日经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决定被逮捕。现羁押于宁波市鄞州区看守所。辩护人姜**、王某,浙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以甬鄞检刑诉(2011)260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章某某犯受贿罪,于2011年3月2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同日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于同年4月11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期间辩护人申请证人、侦查人员出庭、调取新的证据,本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同年5月11日,本院再次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同年5月18日,公诉机关要求对本案部分事实进行补充
    2022-07-29
    69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怎样有效地将非法证据排除出来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28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中,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依据。这一规定赋予了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与审查起诉时依法主动审查证据合法性的职权,明确了检察机关在排除非法证据过程中的积极角色。
    • 非法证据排除大不大?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通过非法程序或手段获取的证据法院将不予采纳,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人权。某些情况下,虽然证据取得方式存在瑕疵,但证据内容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事实,如果严格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将有可能使真正的犯罪分子免于刑事处罚,比较出名的如辛普森杀妻案。
    •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非法证据排除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1
      完整的无罪推定概念包括有罪的全部举证责任自始至终由控诉方承担;被告人对于指控提出反证的责任只限于比较说服力和盖然性的程度即可,不必证明自己无罪,更不得被强迫履行举证责任;对控诉方举证责任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整个证明过程不得留有任何可以合理怀疑的瑕疵,等等。r首先,经勘验、检查、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未附有勘验、检查笔录、提取笔录、扣押清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不能作为定案根据。r其次,应补
    • 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据类型有哪几种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8-04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主要是指: 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7种证据以外的证据形式; 2、法定人员以外的人非法收取的证据材料,例如商场保安人员主持的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3、非经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例如非法搜查、扣押的物品、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法取得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的供述、陈述和证言; 4、未经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出示并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
    • 如何更有效地排除非法证据让当事人不起诉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4
      刑讯逼供一直是冤案的重要原因,其危害不仅仅是暴力时身体所承受的痛苦,更大的危害在于取证后可能承受的罪名和牢狱之灾。过去,对刑讯逼供的处罚,只能以刑讯逼供罪追究办案人员的刑事责任;而且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在地位不平等.司法人员有偏袒的情况下,受刑讯的嫌疑人很难证实自己受刑讯。为了更有效地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应注意:1、提出申请的时机:在签收《起诉书》或开庭审理时;2、提出申请的内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