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欺诈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什么人可以申请撤销
受欺诈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被欺诈一方可以申请撤销。并且在申请撤销后,彼此应当相互返还因为该民事法律行为取得的财产;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存在欺诈行为的一方还应当赔偿受欺诈方因此受到的损失。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什么
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以下行为:
一、无效民事行为包括以下行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四)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以下行为:
(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二)一方或者第三人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什么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主要有以下四种:
1、行为人基于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系可撤销的;
2、行为人被相对人或者第三人欺诈而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系可撤销的;
3、行为人被胁迫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
4、相对人乘人之危,对行为人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总之,法律规定了四种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进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受欺诈构成侵权后如何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102人看过
-
被欺诈诈骗能不能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
84人看过
-
民法典的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哪些
271人看过
-
受欺诈行为,谁有权撤销
307人看过
-
能撤销受第三人胁迫与不知情的对方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吗
412人看过
-
可以撤销受欺诈的合同吗
233人看过
-
受欺诈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谁有权撤销民事侵权赔偿责任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31被欺诈者可以申请撤销。并且在申请撤销后,因民事法律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相互返还;不能返还或者不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欺诈行为的一方还应当赔偿被欺诈者的损失。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受欺诈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谁有权撤销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31被欺诈者可以申请撤销。并且在申请撤销后,因民事法律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相互返还;不能返还或者不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欺诈行为的一方还应当赔偿被欺诈者的损失。
-
被欺诈民事法律行为能否撤销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1-22受欺诈方。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此,受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予以撤销。 【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
-
受欺诈构成侵权后如何撤销民事法律行为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21受欺诈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撤销。 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反真实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 欺诈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因此,被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权被欺诈方撤销。
-
怎么申请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01可申请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况如下: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