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是指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者对他方的诉讼请求争议认可的意思表示。这里着重阐述对事实的自认。对事实的自认也包含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明示的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承认,该承认对自己产生纯不利的法律后果事实时,对方无需举证,即可视为客观事实。默示自认又称拟制自认或准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所主张的事实,既未明确表示承认,也未作否认的表示,而法律规定应视为自认的情况。一般地,在庭审过程中,特别是口头辩论阶段,任何一个具有经验与理性的法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双方当事人的一举一动,而当事人一方通过口头陈述或者某种行为在一个普通人的眼里足以构成对某一事实的主张,而在此情形下,另一方当事人对此却无动于衷,没有作出应有的反应,这种态度本身在法庭上应当被视为系该当事人就对方所提出的事实主张为真实而不予争执。当然,对于这种默示自认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只能在言词辩论终结前且强调的是法官应给予适当指导,对有关事实进行充分说明并进行询问,才能产生自认的效力,否则构不成自认。以防当事人因素质低下辩驳不了对方的诡辩而被认为是消极自认。如果法官在充分说明和询问后,当事人对对方的主张仍保持沉默,此时一方当事人的主张的法律事实,可认定为客观事实。
-
刑事诉讼中诉讼参与人概念
447人看过
-
什么是刑事诉讼法,其概念是什么
394人看过
-
诉的客体和诉讼标的概念是什么?
290人看过
-
破产债权确认诉讼的概念
99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上的自行辩护概念
274人看过
-
什么是诉讼中的自认和司法认知
221人看过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 更多>
-
诉讼中被告人诉讼义务的概念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12被告人是指被诉称侵犯了原告民事权益,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人。 被告人有以下义务: (1)按时出庭应诉。 (2)如实提供证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3)遵守诉讼程序和秩序。 (4)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
-
诉讼中自认与诉讼外自认的区别是什么,诉讼中自认与诉讼外自认区别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7所谓诉讼上的自认即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辩论或准备程序中,向法院表示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事实为真实的;而诉讼外的自认则是在法庭外作出的接受对方所提出的事实的意思表示。诉讼中的自认与诉讼外的自认在法律效力、撤销或反悔的条件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诉讼中的自认具有免除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的效力,而且对作出自认的人和人民法院均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作出自认后不具法定条件和程序不得撤销,人民法院应依据当事人自认的事
-
自诉侵占罪在刑法中的概念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
-
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是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1-14诉讼时效的概念是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便不再受法律保护。诉讼时效的种类分成短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
诉讼时效中断的概念及中断事由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02诉讼时效中断一般是指一位发生系诶法定的原因而造成之前已经过的时效通通无效。等诉讼的时效中断消除之后诉讼时效中断结束。一般是因为原告实施自己的权利或者被告履行的自己的义务可以导致诉讼时效进行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