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1:36:03 461 人看过

一、行政诉讼中的证人和鉴定人概念

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接受询问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证人提供证言,鉴定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接受诉讼当事人、法庭的询问,有利于法庭查清案件事实。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接受询问是诉讼法律上的一项义务,亦是对国家的义务。遵循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证人、鉴定人履行作证或接受询问的义务应与其享有的权利相适应。证人、鉴定人出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甚至涉及到他们的亲属。证人、鉴定人及其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到证人、鉴定人是否出庭作证、接受询问的积极性,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接受询问。因此,证人、鉴定人在进入诉讼之后,应得到特殊的保护。

行政诉讼法》第49条第(六)项规定,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进行打击报复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仅此一项规定不能充分体现全面保护证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应在此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上健全对证人、鉴定人的保护力度。在保护范围上,不仅要保护证人、鉴定人的身体权不受侵犯,而且要保护证人、鉴定人的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以及相关财产权益不受侵犯;在保护对象上,不仅要保护证人、鉴定人本人,而且还要保护证人、鉴定人的亲属,如父母、子女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因此,法院亦应对证人、鉴定人的近亲属的姓名、住址等情况进行保密。

实践中,一些基层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人员,由于对证人、鉴定人的住址和联系方式没有采取保密措施,客观上为当事人骚扰或者打击证人等提供了便利,这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二、行政诉讼鉴定人和证人的区别

鉴定人和证人有以下区别,主要表现在:

(1)在资格要件上,鉴定人有严格的资格要求,必须具备相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证人的资格要件正如前所述,只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正确表达的能力,即使证人有生理缺陷和精神缺陷或者年幼,均可出庭作证;

(2)在可否替代上,证人是就其亲身感受的案件事实向法庭作证的人,因此证人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证人的不可替代性,证人是由案件事实本身决定的,既不能由法院指派或聘任,亦不能随意替换,而鉴定人并非由案件事实所决定,其从事鉴定活动是受法院指派或聘请,因此,鉴定人是可以替换的;

(3)在能否回避上,证人不得以与案件处理结果之间的利害关系而申请回避,而鉴定人必须执行回避的规定;

(4)在询问规则上,对证人的询问应遵循个别和隔离的原则,证人不能了解案情,不能询问,而鉴定人可以询问证人,了解案情,对疑难复杂情况,可以询问多个证人,了解案情,对疑难复杂情况,可以由多个鉴定人相互商量形成最终的鉴定结论;

(5)在发表的意见上,证人只能就其所知悉的案件事实陈述意见,而不能发表自己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和意见。但是鉴定人作为专家不受此项意见规则的限制;

(6)在出庭义务上,证人出庭作证是一项普遍性的诉讼义务,一般不能拒绝,而鉴定人有正当的理由,可以拒绝接受法庭的指派或聘请,可以不出庭接受质证而只提供书面鉴定意见。

【知识链接】

证人的保护程序:

证人申请及责任机关依职权主动采取保护,是进入证人保护的第一道程序。证人的申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因为在某些时候由于情况危急,要求证人提供书面申请是不合实际的。所以证人的口头申请保护同样可以启动保护程序,但责任机关应做好相关记载备查;责任机关依职权主动采取保护必然启动保护程序,在某些时候,由于证人本身并未意识到危险的到来,但责任机关却在诉讼活动中发现了针对证人的业已存在的危险,如果责任机关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这种危险就会演变成灾难的事实,其后果应当由责任机关来承担。在保护程序启动后,责任机关应当针对具体的案情采取保护措施、实施保护行为,直到危险消除。

由于庇护、营救、亲友、友情、报恩、贪利、情面、献媚、完全需要、报复、同情、利害关系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诉讼中,伪证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伪证常常搞得法官头昏脑胀。那么,对这些伪证证人在受到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肘,他是否有权向保护机关提出申请并得到保护呢?作为伪证很显然是违法行为,当然最好让这些作伪证的人在被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时受到教训并促使其反思,但问题是在诉讼还没有开始或正在诉讼中,所有的证据还没有通过法庭的认证,如何去判断这个证据是伪证?因此,在证人未被判定作了伪证之前,同样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将会导致关键证据的流失,导致负有责任的保护机关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但伪证行为肯定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对伪证证人的法律保护,一是只能局限在诉讼终结前,而不能享有事后被保护的权利,同时在其伪证行为被确认后,还应当根据其所造成的后果追究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23: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鉴定结论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鉴定人的要求有哪些
    一、行政诉讼中的证人和鉴定人概念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接受询问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证人提供证言,鉴定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接受诉讼当事人、法庭的询问,有利于法庭查清案件事实。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接受询问是诉讼法律上的一项义务,亦是对国家的义务。遵循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证人、鉴定人履行作证或接受询问的义务应与其享有的权利相适应。证人、鉴定人出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甚至涉及到他们的亲属。证人、鉴定人及其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到证人、鉴定人是否出庭作证、接受询问的积极性,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接受询问。因此,证人、鉴定人在进入诉讼之后,应得到特殊的保护。《行政诉讼法》第49条第(六)项规定,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进行打击报复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
    2023-06-06
    355人看过
  • 谁是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
    1、《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当事人是两人以上的,由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案件,或者由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这是一个联合行动。可见,共同诉讼人是指两个以上当事人、同一诉讼标的、同一诉讼请求的原告或者被告。要点如下:1。一方当事人是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行动的对象是相同的。所谓“同”是指相同或相似的两种情况。3。所谓一致性,是指共同诉讼人的请求权之间不存在根本冲突或者实质性差异,而不是请求权完全相同。本案由同一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决定合并审理。第二,必要共同诉讼人是指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当事人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在这种共同诉讼中,当事人是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必要共同诉讼的标准是同一诉讼标的,即诉讼标的是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所谓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以意思表示为目的作出的决定,无论作出
    2023-05-31
    51人看过
  • 谁是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
    1、《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当事人是两人以上的,由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案件,或者由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这是一个联合行动。可见,共同诉讼人是指两个以上当事人、同一诉讼标的、同一诉讼请求的原告或者被告。要点如下:1。一方当事人是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行动的对象是相同的。所谓“同”是指相同或相似的两种情况。3。所谓一致性,是指共同诉讼人的请求权之间不存在根本冲突或者实质性差异,而不是请求权完全相同。本案由同一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决定合并审理。第二,必要共同诉讼人是指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当事人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在这种共同诉讼中,当事人是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必要共同诉讼的标准是同一诉讼标的,即诉讼标的是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所谓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以意思表示为目的作出的决定,无论作出
    2023-05-31
    27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举证期限
    1、被告的举证期限《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虽然该条明确规定了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为其举证期限,但并未规定被告不举证或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在审判中,不利于操作、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3月10日起颁布施行的,《若干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该解释明确了被告不举证或者超过举证期限举证的不利法律后果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但该解释对“正当理由”的规定过于笼统,无形中给被告逾期提供证据的理由增加了自由解释的权利。人民法院对此也不好把握。在具体操作上也缺乏法律依据,故在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行政诉
    2023-02-25
    362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的概念
    一、共同诉讼人的概念行政诉讼法第2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可以看出,共同诉讼人是指原告或被告一方为两个以上,诉讼客体相同,并且诉讼主张一致。这里的要点是:1、当事人一方是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诉讼标的相同。所谓相同,是指同一或者同类两种情况。3、诉讼主张一致。所谓一致,是指共同诉讼人之间的诉讼主张之间没有根本冲突或者实质性的差异,并不是指诉讼主张完全相同。4、案件属同一人民法院管辖,并且人民法院决定进行合并审理。二、必要共同诉讼人这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在这种共同诉讼中的当事人即为必要共同诉讼人。1、必要共同诉讼的标准是诉讼标的同一,是指诉讼客体是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所谓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以
    2023-04-29
    323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诉讼人的举证责任怎么分配的
    被告的举证责任(政府):1、被告对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2、“卷宗主义”原则。即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必须“先取证,后裁决”,奉行“证据在先”原则。被告只能依据行为之前调查收集完成的案件卷宗中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做作的行政行为合法。诉讼规程中调查取得的证据,在诉讼中不可纳入。3、被告怠于举证,视为没有举证,要承担不利后果。涉及第三方利益的,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可以向法院提供证据。第三方无法提供的,可以申请,法院依职权调取。4、复议维持的案件中,复议机关和原机关共同承担原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可以由一个机关实施举证行为。复议机关还负有复议程序合法性的举证责任。5、原告或者第三人确有证据证明被告持有的证据对原告或者第三人有利的,可以在开庭审理前书面申请法院责令行政机关提交,申请理由成立的法院应当责令行政机关提交,因提交证据所产生的费用,由
    2023-02-26
    305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鉴定结论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中可以要求鉴定人出庭质证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9
      行政诉讼中可以要求鉴定人出庭接受接受质证。当事人要求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的,鉴定人应当出庭;鉴定人因为正当事由不能出庭的,经法庭准许,可以不出庭,由当事人对其书面鉴定意见进行质证;对于出庭接受询问的鉴定人,法庭应当核实其身份、与当事人及案件的关系,并告知鉴定人如实说明鉴定情况的法律义务和故意作虚假说明的法律责任。当事人可以在以下情况下申请重新鉴定: (1)原告或者第三人有证据或者有正当理由表明被告据
    • 行政诉讼中法院如何认定当事人、委托人及仲裁人在行政诉讼中的举证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7
      1、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广义质证通常指在诉讼或仲裁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另一方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与本案争议事实的关联性、真实性,是否有证明力,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进行的说明、评价、质疑、辩驳、对质、辩论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证据效力的活动及其过程
    • 行政诉讼证人的证人条件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03
      1、需要保证证人的身份明确; 2、确保证人有相应的作证能力; 3、以及要求证人提供合法有效的,真实的证据作为参考; 4、且存在多个证人的,在询问证人的过程中不得使其他证人在场。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 行政诉讼中诉讼人的举证责任怎么分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14
      被告的举证责任(政府): 1、被告对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卷宗主义”原则。即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必须“先取证,后裁决”,奉行“证据在先”原则。被告只能依据行为之前调查收集完成的案件卷宗中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做作的行政行为合法。诉讼规程中调查取得的证据,在诉讼中不可纳入。 3、被告怠于举证,视为没有举证,要承担不利后果。涉及第三方利
    • 刑事行政诉讼中的鉴定证据如何进行认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9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行政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的基本准则。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各种证据只有经法院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并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公民取得证据;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鉴定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