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罪是公诉案件么
我国的自诉案件范围中并不包括诈骗案,诈骗案属于公诉案件,是不允许受害人提起刑事自诉的。
实践中,一般发现有诈骗行为的话,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符合条件的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侦查结束之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而检察院经过审查符合条件的,则代表国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1、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3、虐待案;
4、侵占案。
(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二、诈骗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怎区分
两者都是故意犯罪,都有掺假掺杂,以假作弊。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目的不同。本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以获取非法利润为目的。
2、侵犯不同的对象。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主要侵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欺骗的性质是不同的。这种犯罪往往没有货物,货物与实际价值有很大的不同,如使用非常低的玻璃瓶自来水冒充白酒销售等,行为人完全以工商交易活动的形式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是为了获得非法利润,决定其混合、掺假、假冒伪劣欺骗手段,必须有商品、假冒伪劣商品或不合格商品,如纯化纤织物冒充纯手织品等。
三、欺诈性“套路贷”怎么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的规定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办理刑事案件的意见》)“套路贷”刑事案件意见)的规定,“套路贷”这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而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民间借贷的名义诱使或强迫受害人签署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通过虚增贷款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破坏还款证据等相关协议,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暴力、威胁等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套路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为目的违法;二是债权债务虚假;三是债权债务虚假;“讨债”手段多样性。其中,非法占有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套路贷”本质特征也是区分“套路贷”与民间借贷的界限,以及认定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的关键。“套路贷”不是某一特定罪名,办理某一特定罪名“套路贷”《刑事案件意见》第四条对犯罪案件的适用作了提示性规定。“套路贷”犯罪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上侵犯财产。由于犯罪手段和行为方式不同,实践中需要根据犯罪人非法取得他人财产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根据刑法有关犯罪的构成要件确定指控。对于没有明显的暴力或威胁,主要依靠“骗”取得被害人财产的套路贷,一般以诈骗罪论处。同时,在实践中实施。“套路贷”手段经常变化,可能构成敲诈勒索、非法拘禁、虚假诉讼、挑衅、强迫交易、抢劫、绑架等犯罪,注意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区分不同情况,根据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确定指控和犯罪数量。
诈骗罪是公诉案件么?结合上文的讲解,我们知道诈骗罪属于公诉案件,因此一般是向公安机关报案,而不能直接由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但是被诈骗的钱最终是否能被追回,要看具体的情况。若你对此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
诈骗是否构成公诉案件罪
335人看过
-
诈骗罪案件由谁自诉或公诉的
453人看过
-
公诉案件诈骗立案费用是多少?
131人看过
-
公诉与自诉案件诈骗罪应属于哪一种案件
415人看过
-
诈骗罪案件审判是否公开?
323人看过
-
2023诈骗案是自诉案还是公诉案?
488人看过
-
2024恶意刷单被判诈骗,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4-08-24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使用诈骗
-
金融公司以诈骗案起诉是什么案件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6金融公司以诈骗案起诉:【1】诈骗案属于刑事犯罪,是公诉案。单位无权对个人起诉犯有诈骗罪。 【2】检察院对个人诈骗案提起公诉, 不知道个人诈骗事实,于是不知道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如何判决。 如果确实是诈骗, 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还有《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作出判决。 【3】如果是经济纠纷,那么不是诈骗, 债主可以去法院起诉债务人,
-
什么是诈骗罪是诈骗罪的案件要件包括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5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
-
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诈骗的案件范围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5《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司法解释,3千至1万元的,为数额较大;3万至10万元的,为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具体
-
公诉案件诈骗金额怎么认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9诈骗数额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个标准。 (一)数额较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二)数额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三)数额特别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