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结扎对孩子抚养权的影响有多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1 09:25:51 342 人看过

女性结扎大概率是能够以取得孩子抚养权的,因为我国法律对于已做绝育手术或是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一方可给予优先考虑,但是在此前提之下,女方必须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抚养,并能够给孩子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另外如果是两周岁以下正处于哺乳期的孩子,一般都会判给女方。

女性结扎可以要回孩子抚养权吗?

离婚后,女性绝育获得子女抚养权的可能很大,根据规定,父母和父母一方要求两岁以上的子女与其同住。当事人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优先处理:如绝育手术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改变生活环境明显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无其他子女的或者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而且他们不适合和孩子一起生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四十六条对已满两周岁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均要求直接抚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一)已做绝育手术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二)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三)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四)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01: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抚养权相关文章
  • 离婚后结扎是否影响抚养权的争夺
    在离婚后进行结扎这一行为确实有助于您在争夺抚养权的情况下获得优势。然而,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仍然需要详细探讨抚养权的争取:首先,您必须提供孩子年龄相关的证明文件,以示其与待争抚养权的孩子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性;其次,您有必要向法庭详细阐述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确保无任何影响孩子正常成长的潜在因素存在;再者,您应该充分展示您已经实施了绝育手术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再具备生育能力的事实依据;此外,当您面临子女长期跟随您生活并且重新更改生活环境可能对孩子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时,务必尽量突出这一点,以此打消法官对孩子成长环境的担忧;最后,如果有现有证据表明对方并不适宜担任孩子监护人,那么您在争抚养权的过程中就独具优势。同样重要的是,您还需尽可能地展现出自身比较于对方,在经济方面更为优越的现状。总而言之,争取抚养权所遵循的原则是针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最有利为前提,且双方均应具备优于对方的因素,使法
    2024-08-01
    397人看过
  • 妻子抚养权上影响孩子长大吗?
    一般情况下,孩子长得像妻子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和孩子的长相,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只要争取孩子抚养权的一方在工作、收入等方面存在优势,并且可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环境,也可以为孩子争取到最大的合法利益。那么就有很大的几率可以获得抚养权。法律依据一、征信有问题能挣孩子抚养权吗即使征信有问题,也是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之后,子女的抚养权应该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来确定。征信更多的是影响办理贷款或者是找工作,出国等等方面,但是对抚养权没有直接的影响。孩子在两周岁以下的,那么抚养权一般都是归女方所有。如果孩子已经年满八周岁,那么是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其他情况下法院会综合双方学历收入,家庭环境等情况来综合考虑,确定子女直接抚养权的归属。二、女人如何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对于孩子的抚养权的改变并不影响孩子与父母
    2023-02-15
    168人看过
  • 抑郁症对子女抚养权有影响吗
    有抑郁症,如果是协议离婚的,不会影响孩子的抚养权,子女的抚养权先由双方协议;如果是诉讼离婚的,如果要争取抚养权,会有影响,人民法院判决时会予以考虑。一、抚养权归男方女方不给孩子犯法吗抚养权属于男方,但是女方拒绝将孩子给男方,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双方属于协议离婚的,并在离婚协议书中约定子女抚养权归男方所有,但女方不给孩子的,男方可以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如果法院已经判决抚养权归男方,女方仍然拒绝给孩子的,男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二、离婚期间对方来抢孩子该怎么办离婚期间对方来抢孩子,可以先收集证据向法院申请行为保全和强制措施。如果遇到了对方抢走并且藏匿孩子的情况,首先要保持冷静,收集对方抢孩子行为的相关证据。如果对方采用了暴力进行抢夺,可以报警寻求帮助,在诉讼的时,出警记录等也可以作为对方不适合取得抚养权的相关证据。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
    2023-06-21
    182人看过
  • 结扎后女方有抚养权吗
    女方的过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抚养权的判决,但是法官会根据女方结扎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对孩子有利的判决。一、民法典男方争取抚养权有什么技巧人民法院审理抚养权的案件,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判决的。因此男方争取抚养权的技巧有:1、对于未满2周岁的孩子,一般是会判给母亲的,因此男方可以证明女方有不能抚养孩子的情况;2、对于已满2周岁的孩子,男方可以证明比女方的情况条件要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3、对于已满8周岁的孩子,可以取得孩子的同意。二、二审孩子抚养权女方要怎么争取二审孩子抚养权的争取和一审一致,法院依旧是根据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进行判决的。例如:孩子若不满两周岁的,法院一般会将孩子判决给女方;若孩子已经满两周岁的,女方若经济条件较好是有利于争取孩子抚养权的;若孩子满八岁的,若孩子自己愿意跟随女方的,是有利于女方获得孩子抚养权的。三、老公外遇诉讼离婚孩子归谁男方外遇而起诉离婚的,孩子归哪一方根据实际
    2023-04-11
    153人看过
  • 抚养权的有效性是否受手写孩子影响?
    男女双方在离婚的时候需要对子女的抚养问题作出处理。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签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之中需要写明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还有子女的抚养费标准,抚养费的支付时间,支付方式问题。离婚协议并没有要求一定要打印的,手写的离婚协议也是有效的。离婚协议有效只需要满足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那么就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的,没有说不能够手写。手写的离婚协议也是有效的。双方签订之后就应当按照协议来履行,不能够随意的反悔。夫妻双方通过协议变更孩子抚养权有效吗夫妻双方通过协议自愿变更抚养权是有效的。变更孩子抚养权是否需要公证由离婚夫妻自己决定,因为,变更孩子抚养权可以先有离婚夫妻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提起诉讼解决;如果协商后订立变更孩子抚养权协议书,或者进行变更孩子抚养权协议书公证的,是法律允许的。变更抚养权协议书是父母双方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通过协商、自愿的方式,在孩子抚养权、抚养
    2023-07-01
    495人看过
  • 女性结扎两个孩子归谁
    一、女性结扎两个孩子归谁1、女方结扎如果提出离婚孩子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可以起诉至法院,对已满两周岁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均要求直接抚养,一方已做绝育手术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可予优先考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六条,对已满两周岁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均要求直接抚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一)已做绝育手术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二)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
    2023-03-11
    81人看过
  • 婚姻中女性的出轨对抚养权的影响
    女方出轨与抚养权判决无关,法院一般会做出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的抚养权判决。会从生育能力、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但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判决给女方。八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会优先考虑孩子的意愿。女方出轨离婚孩子有女方探望权吗女性出轨离婚也有探望子女的权利,探望权是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合法权利。因此,无论谁获得孩子的监护权,夫妻双方都不能拒绝对方来看望孩子。相反,得到孩子的一方应该配合。由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视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2023-07-10
    415人看过
  • 隔代抚养对孩子的影响
    出轨对孩子抚养权的影响并没有被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抚养权的归属双方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上诉法院。在法院判定抚养权的归属时,会综合考虑经济、生活环境、子女与父母的感情亲和力等方面,以保护孩子的权益为前提。如果子女在两岁以内,一般由女方抚养,具体要根据双方情况而定。因此,只要努力争取并具有一定的优势,父母还是有获得子女抚养权的机会的。 出轨对孩子抚养权的影响并没有被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抚养权的归属双方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上诉法院。在法院判定抚养权的归属时,会综合考虑经济、生活环境、子女与父母的感情亲和力等方面,以保护孩子的权益为前提。如果子女在两岁以内,一般由女方抚养,具体要根据双方情况而定。因此,只要努力争取并具有一定的优势,父母还是有获得子女抚养权的机会的。 隔代抚养影响孩子权益吗? 隔代抚养是指在父母和祖父母之间交替抚养孩子的方式。虽然这种抚养方式在某些情况下被认为是有益
    2024-01-05
    161人看过
  • 孩子意见对抚养权二审的影响
    抚养权二审还是会询问孩子的。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会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无论是几审,都会询问孩子的想法,并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抚养权的归属是以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保障合法权益为前提,根据双方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进行判定的。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母亲抚养。抚养权可以让孩子决定吗八周岁以上的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处理离婚案件中,父母双方争夺子女抚养权,并且双方都符合抚养条件时,首先考虑子女的个人的意愿。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优先考虑随母亲生活,抚养权属于女方,但是如果女方有特殊情形,抚养权可交给男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
    2023-07-01
    294人看过
  • 经济因素对孩子抚养权的影响
    孩子的抚养权不是仅仅由谁赚的多来决定的,是要结合很多其他因素。《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是怎样的1、子女不足两周岁(1)如果离婚家庭有不足两周岁的子女,那么考虑到子女较小,更加需要母亲的照顾,有的可能尚处于哺乳期,所以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2)但如果母方有特殊原因,实际上不能或不愿抚养子女的可以随父方生活。特殊原因主要是指: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等。2、子女在两周岁以上(1)离婚家庭的子女
    2023-07-01
    300人看过
  • 抚养权分配:对孩子住宿的影响?
    抚养权一方不在另一方可以陪孩子住。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抚养孩子的权利和义务,不因离婚而消除。如果抚养权一方暂时无法抚养孩子,那么可以由另一方代为抚养。双方协商好即可,只要一切是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如果双方认为有必要,还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协商不了的可以上诉法院。两个孩子可以争孩子的抚养权吗同时要2个比较困难。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
    2023-07-01
    130人看过
  • 探讨孩子抚养权对家庭的影响
    孩子抚养权对母亲有影响。孩子抚养权如果在男方,那女方仍然有抚养孩子的义务,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负担相应的抚养费,而且依法对孩子有探视的权利;如果孩子抚养权在女方,那么女方就要尽抚养的责任,对方依法探视孩子的时候应予以配合。家暴的人有孩子抚养权吗有的。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但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
    2023-07-07
    300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对全职妈妈的影响
    全职妈妈可以争取孩子抚养权。父母双方都有抚养、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都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不因离婚而消除。但是孩子抚养权的归属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父母双方可以先协议确定抚养权归属,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对于孩子在两周岁以下的,法院一般会判决由女方直接抚养,两周岁以上的法院会以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进行判决。全职妈妈没有孩子抚养权吗全职妈妈也是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并没有法律规定全职妈妈就没有孩子的抚养权。确定子女的抚养权是看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的。全职妈妈在争取孩子上还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说子女长期和自己一起生活,自己更了解孩子的生活作息习惯,比如说自己有更多空闲的时间,可以照顾孩子。对方可能会说全职妈妈的经济能力比较弱,此时女方就要尽量提交证据证明自身的经济能力。证明自身有条件抚养孩子,比如自己的存款证明,比如自己的房屋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
    2023-07-01
    291人看过
  • 失去抚养权的老赖对孩子有影响吗
    一、失去抚养权的老赖对孩子有影响吗无抚养权的失信人也会对其未成年子女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家庭关系并不因为父母的离异而消除,但丧失抚养权的一方仍需承担起向未成年子女支付生活所需的责任,同时享受对子女进行探视的合法权益。对于未成年子女而言,失信之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接受教育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失信人所供养的孩子将无法进入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就学。这是因为接受此类高学费教育被视为奢侈行为,受到相关法规禁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
    2024-04-12
    478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权
    词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抚养权
    相关咨询
    • 结扎的女性还有抚养权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3
      在双方基本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女方结扎可能会获得孩子抚养权,但这是不一定的。女方的过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抚养权的判决,但是法官一般会根据女方结扎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对孩子有利的判决。
    • 没有工作对孩子抚养权归属影响大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11
      没有工作对孩子抚养权归属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法院考虑的所有条件中,除了根据孩子年龄来判断适合跟随母亲还是父亲外,父母双方的经济条件也是最重要的考虑内容。一般情况下,法院会认为有稳定收入的一方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将孩子判给这一方。 但是有没有工作不是判决抚养权的唯一标准,法官根据谁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如果没有工作,建议在开庭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证明自己有能力抚养孩子,会对争取
    • 孩子户口大小对自己抚养权有影响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2
      儿童户口问题与监护权的判决没有必然联系,户口不影响监护权问题,户口只是我国人口管理的规定。关于儿童监护权判决的原则,法院将根据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一般而言,两岁以下儿童的监护权一般会判给母亲,除非母亲有特别不适合抚养儿童的情况,否则可以判给父亲。两岁以上八岁以下儿童的监护权,首先要看夫妻双方是否分居。分居的孩子一般会被判给跟随孩子生活的一方。如果没有分居,法官会综合考虑夫妻各自的个人素质
    • 我结扎对孩子抚养权打官司能赢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1
      已结扎,应该可以赢得孩子的抚养权。 如果当事人双方因子女抚养问题达不成协议时,法院应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妥善地作出裁决。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亲和母亲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
    • 结扎孩子能要回抚养权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21
      结扎了可以要回抚养权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我国《民法典》规定,孩子未满两周岁一般情况下和母亲一起生活,所以如果女性朋友们有离婚而且要留下孩子的想法,最好不要拖到孩子两周岁以后,因为这个时候只要你没有很过分的情况,法院一般会将孩子判给母亲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