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偷天然气的处罚标准:构成盗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农村安装天然气政策
1.设备购置补贴70%。按燃气设备购置安装投资的70%给予补贴,每户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2700元,由省和市县各承担1/2,其余由用户承担。
2.采暖期用气补贴。给予采暖用气1元/立方米的气价补贴,每户每年最高补贴气量1200立方米,由省、市、县各承担1/3,补贴政策及标准暂定3年。
3.“气代煤”用户不再执行阶梯气价。给予建设村内入户管线户均4000元投资补助,由省承担1000元,市县承担3000元。
4.支持建设储气设施。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储气调峰设施,允许正常蒸发气量就近接入供气管网,支持投资主体适当建设加气站或对核定存储气量给予适当补贴,保障储气设施有效库容、安全运行和适当收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家庭偷天然气会坐牢吗
436人看过
-
如何惩治偷天然气的违法行为?
202人看过
-
2024家庭偷天然气处罚标准是什么
159人看过
-
行为人偷盗天然气如何处罚
282人看过
-
一般偷盗天然气如何量刑?
116人看过
-
偷盗天然气是不是是盗窃罪
14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2024家庭偷天然气有哪些处罚标准新疆在线咨询 2024-08-26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家庭盗窃天然气的,如果达到一定数额的,按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盗窃的数额,按照下列方法认定: (一)被盗财物有有效价格证明的,根据有效价格证明认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盗窃数额明显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 (二)盗窃外币的,按照盗窃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
-
偷接天然气是如何判刑的?如何处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
-
偷天然气被抓要罚款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6刑事拘留可能涉嫌犯罪,需要做物价鉴定部门的结论。一般2000元数额较大。5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3年4月4日起施行。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
-
偷天然气的罚款是多少钱一天?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9并给自家货车进行加注天然气一系列违法活动、李玲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其行为均已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昨日,私接天然气管道盗取天然气,对周围居民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危险,且被告人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资质的情况非法压缩存储天然气。因此:被告人张强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石家庄市新华区检察院以被告人张强、李玲。经法院审理后认为,判处有期徒刑二
-
偷接天然气的处罚是怎么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3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