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雇通过监视跟踪并出售他人行踪信息如何定责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0 00:23:13
247 人看过
情节严重者将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特别恶劣则需面临三至七年的刑罚并接受罚金处罚。具体而言,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非法披露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情节严重之人,应承担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须承担罚金责任;而对于情节特别严重之犯罪分子,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以及相应的罚金惩罚。
此外,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这里所说的“公民个人信息”,涵盖了以电子或其他形式记录的各类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单独或者通过其组合来唯一识别出特定的自然人身份,亦或是反映特定自然人的相关活动状况,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住址、登陆账号和密码、财产状况乃至行踪轨迹等等众多方面。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条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表现为:
一是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二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三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监视居住会不会被跟踪?
435人看过
-
如何定性跟踪罪?
384人看过
-
被软暴力跟踪监视怎么办
101人看过
-
跟踪监视是否可以治安处罚
332人看过
-
若对他人进行跟踪是否犯罪
214人看过
-
行踪信息是个人信息吗
7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后一时刻跟踪监视他人活动犯法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2时刻跟踪监视他人活动的行为干涉了他人的人生自由,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非法拘禁罪,当事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
-
跟踪监视监视非法拘禁怎么认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5时刻跟踪监视他人活动的行为干涉了他人的人生自由,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非法拘禁罪,当事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
-
监视居住会被跟踪嘛?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0监视居住最长时间为六个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
如何定罪跟踪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9跟踪别人涉及到侵犯对方隐私权,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但是否受到法律惩罚,则由跟踪行为侵害的性质影响和对方收集的证据以及是否主张个人权利而论。 如果对方向公安部门反映,可能当地民警会询问你,但如果没有确凿证据,你可能不会受到处罚,顶多只是口头警告。如果对方起诉,说你跟踪或者骚扰,但是证据如果不足,法院也不会受理。但不论如何,如果有跟踪行为,建议立即停止。 一般的侵犯隐私行为并不是刑事犯罪,不用判刑的,
-
跟踪监视是否治安处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1仅仅跟踪不构成犯罪。但涉嫌侵权,对方可以要求你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