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诚信原则与道德风险防御德关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3 08:34:27 367 人看过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保险市场的繁荣对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起到了巨大作用。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保险法》,总则部分增加第5条,明确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理论基础

各国保险立法,无一例外地确立保险活动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例如,影响深远的《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17条规定:海上保险是建立在最大诚信基础上的合同,如果任何一方不遵守最大诚信,另一方可以宣告合同无效

长久以来,各国保险界和法学界均称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从保险关系的成立基础看,保险是人类抗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共同行为,体现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协作精神。每一个参加者都由衷地希望和要求其他当事人真诚参与,只有和衷共济,众志成城,才能抗御灾害,化险为夷。所以,当事人之间的精诚合作是保险关系成立的前提,如果一方缺乏诚意,或故意促使保险故的发生,或于保险事故发生后拒不履行补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则无异于诈欺,与保险宗旨背道而驰。在一般合同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利益分配关系。

因此,合同当事人往往通过提高自己、贬损对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一般合同的签订、履行以交易者自行当心为第一要义。依照法律的规定,只有显失公平或者存在欺诈时,法律才赋予救济权利,对于一般的不诚实行为法律总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但在保险关系中,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休戚相关,双方必须善尽诚实信用,只有少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才有保障,被保险人的损失方能得到充分补偿。

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保险人的说明义务、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危险增加的通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保证。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经济学分析

保险人如欲掌握标的的风险状况,有两种方法:一是逐个进行调查,二是由保险的买方告知。要保险公司对每个标的都进行调查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交易的便捷。由此立法确立了告知制度,由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将风险情况告知保险人,减少了保险人获取信息的成本。

根据科斯的乐观主义原则,只要交易成本降低,交易就会大量产生。因此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成本的减少将促进交易。反之,当交易费用增加时就会抑制交易。因此引入告知制度,减少交易成本,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信息经济学认为生活中有许多情况下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交易中一方对事情的情况比另一方知道的多。一般情况下,卖主比买主更为熟悉一种产品时,信息就不对称地分布于市场中。

乔治·阿克尔罗夫在《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举了一个二手车市场的案例,以此说明在信息不对称下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表明,要削减信息不对称,沟通是惟一的手段。在信息社会中,诚实也是一种工具。因为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对称,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对话,以取得信息。

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逆向选择。逆选择是指那些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更大的人试图以平均费率购买保险,而平均费率没有真实地反映其风险超过平均水平的成本。因此投保人就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故意隐瞒一些重要信息,降低风险,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保障,损害了保险人的权益。

另外,保险市场还是一个典型的道德风险发生场所。在这个市场上,由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对于保险的依赖性,降低了自我防范风险的意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因此根据最大诚信原则,风险增加的告知义务就产生了。

坚持最大诚信原则能有效地抵御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离开了这一原则精神,那么保险市场将变得混乱不堪乃至不复存在。最大诚信原则也是现代商业伦理应当坚持的原则之一,在这一原则指引下,市场主体才能够充分有效地开展交易、订立合同、确立契约。

三、保险行业如何贯彻最大诚信原则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保险信用法制建设,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从法律高度保护诚实守信行为,严厉惩戒毁约失信行为。要在保险业内逐步形成有信者昌,无信者痛的氛围。

(二)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制约制衡机制,用制度保证诚信得以实现。在制度建立上,某寿险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公司明确规定营销员不得收取客户的现金作保费,必须由客户将保费存入银行,公司直接与银行结算。

(三)完善保险营销机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增添活力。健全完善保险营销机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关系,一定要高度重视诚信导向。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诚信意识,才能强化诚信行为,才能促进营销员更好地发挥作用,才会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增添活力。

(四)改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注入动力。经济主体只有考虑长远利益,才有积极性建立一个不欺骗的信誉。而要使经济主体重视长远利益,必须有明晰的产权。因为产权制度直接决定着信誉的收益权。所以,可以把经济主体建立信誉的积极性归结为产权问题。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企业运行机制是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动力所在。

随着新《保险法》的实施和对保险欺诈行为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诚实守信将成为保险双方当事人的自觉行动,我国保险业亦将步入有序竞争、健康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从而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30日 09: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显失公平相关文章
  • 诚信的镜子道德的标杆
    继续关注黄陂的信义兄弟。昨天,孙某水和孙某林两兄弟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也是湖北省工会系统给予普通劳动者最高的荣誉。信义兄弟您生了两个很讲义气,很有道德的好儿子.昨天下午,湖北省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将两枚沉甸甸的奖章送到孙某水家中,因为两兄弟的感人事迹,已故的哥哥孙某水被追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弟弟也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孙某水的师傅彭某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徒弟,就这样走了,心里特别难受.彭师傅回忆,1981年下半年,20岁的孙某水开始跟彭某发学习木匠活。日子久了,彭师傅逐渐发现孙某水身上有很多优点。所有学徒中,他是最勤快的。孙某水的师傅彭某发:这个刨子磨损最快的就是刀片,一般人一年换一片,小孙在我这里干活,一年要换2-3片.除了肯吃苦,孙某水还特别有悟性,一般复杂点的活,他都可以很快就能上手。孙某水的师傅彭某发:别的徒弟我带他二年,他们都不敢做,我把小孙带着做了二家之后,他就自己
    2023-06-06
    290人看过
  • 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是什么,保险原则有哪些
    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地约定与承诺。我国规定的保险原则应该是怎样的1、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或履行保险合同过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的规定。2、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是指当事人真诚地向对方充分而准确的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虚伪、欺瞒、隐瞒行为。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地约定与承诺。3、近因原则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近因原则是指在风险与保险标的损
    2023-06-14
    390人看过
  • 如何理解最大诚信原则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保险法》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
    2023-06-13
    206人看过
  •  防卫与避险:法律与道德的权衡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有以下区别:正当防卫的防卫行为与避险行为在法律上的责任不同,正当防卫中危害的来源是行为人所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紧急避险中危害的来源还可以是自然原因;行为指向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身,紧急避险是针对第三者的利益。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有以下区别:1.引起危害的原因不同。2.防卫行为与避险行为在法律上的责任不同。正当防卫中危害的来源是行为人所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紧急避险中危害的来源还可以是自然原因;2、行为指向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身,紧急避险是针对第三者的利益。 正 当 防 卫 与 紧 急 避 险 区 别 : 行 为 指 向 的 对 象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是两个法律概念,它们在行为指向的对象上存在区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而紧急避险
    2023-09-03
    463人看过
  • 分析代孕道德风险
    违法。我国卫生部规定禁止所有形式的代孕行为,所以代孕是不合法的。代孕行为涉嫌违反计划生育法,破坏我国的婚姻制度。1、如果代孕者是未婚生育,这本身就违反政策。2、如果是已婚未生育的代孕者,给别人代孕后就不能再为自己生育。3、生育过的已婚妇女代孕更是涉嫌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目前关于代孕的管理有两种部门规章,一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二是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代写毕业文章违法吗违法,论文代写是一种学术造假行为,更是一种违法行为。需求方不仅面临着被取消学位或职称等风险,而且一旦出现涉及论文代写的纠纷时,法律将不予保护当事人的利益。违反了民法很重要的诚实性原则,对社会大众有欺骗行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第三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应当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以医疗为目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2023-07-18
    146人看过
  • 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道德风险的防范
    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道德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引起的。对于这种道德风险的防范,可以考虑采取我国新《合伙企业法》中规定的有限合伙制的形式。比如说:在合同中规定普通合伙人(风险投资家)出资2%,而取得风险投资基金受益的22%,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出资98%,而取得风险投资基金收益的78%。这种制度安排,对普通合伙人产生很大的利益激励,为了追求自身利益,风险投资家将尽全力争取成功。其次,风险投资家作为普通合伙人出资2%,但对债务负有无限连带责任,而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则仅在出资98%范围内承担责任,为风险的承担设置了上限。最后,还可以对风险资金运作者实行业绩报酬相关机制,允许其持有风险投资公司的一定比例的股权或股票期权,也可以要求风险投资家对所投资项目以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注入个人资金,使其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其短期行为和过度投机行为。一、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
    2023-03-23
    116人看过
  • 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是如何运用的
    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保险法》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
    2023-06-15
    493人看过
  • 法律与道德修养的依存关系
    法律和道德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规范。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旨在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强制力进行维护。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虽然法律和道德有所区别,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良法理应是符合道德的。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护。法律是一种规范,旨在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规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且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为了确保其有效实施,法律依靠强制力进行维护。道德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非暴力性的行为规范,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1、区别,法律是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道德是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2、联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良法理应是符合道德的。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护。 法 律 与 道 德 的 关 系 : 从 本 质 到
    2023-09-06
    232人看过
  • 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
    自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保费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覆盖面迅速扩大,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保险赔付率、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迫使一些承保公司收缩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以养殖业保险为例,2009年以来,能繁母猪保险和奶牛保险的签单量和保费收入都大幅萎缩,这与农业保险发展总体趋势呈现强烈反差,已影响到农村保险健康发展。笔者力图通过在人保财险北京大兴支公司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探讨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的防范问题。摸清资源底数,健全业务档案根据种植业的特点,人保财险公司每年在开办种植业保险承保之前,通过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采集当地耕地和各险种种植作物的基础数据,然后,配合各乡镇经管站对各村、各户的耕地面积和分险种种植作物面积进行摸底、统计。在区经管站审核汇总的基础上,建立各镇、村、户的耕地面积和分险种种植作物档案,并据此在承保时进行核对,以
    2023-04-23
    217人看过
  • 诚实信用原则和其他民事原则关系
    由于诚实信用原则功能在实践中的凸显,诚实信用原则奉为现代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学者谓之“帝王条款”。所有具体的民事立法均不得违反该原则或对该原则有所保留。它不但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修正与必要限制,也与公平原则有同等价值,同时它还衍生出类如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情势变更等众多下位原则。它适用于契约的订立、履行和解释,扩及于一切权利的行使和一切义务的履行。也有学者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应从帝王的宝座退位,作为意思自治原则的例外或补充。应当注意的是诚实信用与善良风俗的界限。诚实信用与善良风俗均属于一种道德准则,但二者存在和发生作用的领域不同。只要把握诚实信用原则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准则,便不至于与公序良俗原则发生混淆。合同的履行原则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吗合同的履行原则包括诚实信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
    2023-08-12
    76人看过
  •  捉奸取证:法律风险与道德困境
    该段内容讲述了法律规定捉奸是犯法的,因此捉奸的行为被视为寻衅滋事。私自闯入私人空间、拍摄裸照、殴打、拘禁等方式,轻则侵权,重则承担刑事责任的。另外,以侵害他人合法权利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法律规定捉奸是犯法的,因此捉奸的行为被视为寻衅滋事。私自闯入私人空间、拍摄裸照、殴打、拘禁等方式,轻则侵权,重则承担刑事责任的。另外,以侵害他人合法权利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捉奸与侵权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捉奸与侵权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捉奸和侵权是两种典型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捉奸是指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对他人进行偷窥或窥探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而且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属于违法行为。侵权则是指以侵犯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其他权利为目
    2023-08-30
    458人看过
  • 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重要性
    保险最大诚信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告知、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在早期的保险合同及有关法律规定中,告知与保证主要是对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约束,而现代保险合同及有关法律规定中的告知与保证则是对投保人、保险人等保险合同关系人的共同约束。弃权与禁止反言的规定主要是约束保险人的。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功能有哪些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可表述为: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地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对因此受到的损害还可以要求对方予以赔偿。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功能就本质而言,最大诚信原则是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我国学者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明教授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功能有三:(l)确定诚实守
    2023-07-04
    434人看过
  • 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有哪些
    最大诚信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民法中的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体现,要求保险活动当事人要向对方充分而准确地告知和保险相关的重要事实保险活动中对当事人诚信的要求要高于一般的民事活动实践中,这一原则更多地体现为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一种法律约束,当投保人违反该原则时,保险人可解除合同或请求确认合同无效。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可表述为: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对因此而受到的损害还可要求对方予以赔偿。1、履行保证义务保证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所做出的承诺,即保证作为或不作为某些特定事项,或保证履行某项条件,或肯定或否定某些事实特定状况的存在,一旦违反,保险人可以据以解除合同。简而言之,保证是
    2023-04-29
    432人看过
  • 借款人品质及道德风险
    1.借款人品行较差,有欺诈或欺骗行为。如那些长期上访户(无多大理长期找政府麻烦)、长期赖账不还的、家住廉租房或简租房骗吃骗喝的、坑骗的、曾被司法机关判监坐牢的。2.借款人有不良嗜好,如好赌、涉毒、涉黄等。3.借款人不想让家人和其合伙人知道贷款(借款人很有可能会将贷款用在非正常渠道)。借款人的品质及道德风险是贷款风险中最严重的风险之一。如果是一个品质及道德好的人,即使在还款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虽有可能会拖欠,但他会很配合,积极还款。但如遇到品质及道德很差的人,他会想方设法地拒还贷款。所以只要确定借款人是品质、道德很差的人,则不应给予贷款。一、帮别人贷款黑户了怎么办(一)民间借贷,这种情况贷款公司在办理贷款时,有可能会让借贷者提供更多的还款能力证明,如会通过考察借款人名下是否有抵押物,是否有房产、工作性质是否稳定等多种情况,贷前审核会更加严厉。同时,黑户申请贷款,贷款机构还有可能会提高借贷者的贷
    2023-03-12
    84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显失公平是指不具备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但行为人单方面获取暴利,依照行为当时的情形,社会公认为重大不公平的行为。显失公平行为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 更多>

    #显失公平
    相关咨询
    • 道德与道德的关系, 合理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25
      伦理是我们自身与外界各方面关系的应有状态和规范。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维系并发生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且由法院适用,并由国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不是法律,但法律却可以说是道德规范。道德与法律都具有时代特征,现今的法律就是对道德的进一步规范,也就是说现在的法律就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广义性与狭义性的关系。伦理主要是相对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28
      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1、社会条件不同。道德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无论是成文法还是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现,道德内容主要存在于人们的道德意识中,表现在人们的言行中。3、系统结构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不同的阶级和效力。道德有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区别,但没有法律那样严格的结构体系。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如何确定?道德是否最终结果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27
      一个社会简单来说显然有两套社会规范体系,道德与法律。法律体系是人们自觉行动的产物,而道德则是某种自发的规范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试想一个社群,没有我们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的社会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我想第一个问题就是,当道德究竟要求了什么存在争议的时候,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毕竟道德要求很多时候很模糊;其次,当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时候,没人有权利作出一个权威性的裁
    • 保险侵害最大诚信原则案例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8
      甚至对因此受到的损害还可以要求对方予以赔偿,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首先,你得了解什么是保险中的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内,并采用一些不合法的手段来欺骗投保人等方面着手。等等。看完这以上内容,没人如实告知身体状况等方面来着手,也可以从保险,它包括:告知(投保人的告知和保险人也需要告知)。在了解含义以后,受到损害的一
    • 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26
      大诚信原则为现代保险法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意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之时及在合同有效期内; 不得向对方隐瞒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双方需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从内容上说主要包括投保人如实告知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