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体
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是针对近年来一些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结果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行为而设置的。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
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是指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串通,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以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共犯论处。
4.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要求责任人故意谎报安全事故。
一、谎报安全事故罪立案追诉标准是什么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一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三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
1.决定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的;
2.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3.伪造、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匿受伤人员的;
4.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以及其他证据的;
(三)其他不报、谎报安全事故情节严重的情形。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100人看过
-
安全事故不报或者谎报构成什么罪
315人看过
-
隐瞒重大事故过错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吗
196人看过
-
安全事故不报或谎报罪行的法律构成要件
210人看过
-
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49人看过
-
安全事故谎报处罚
35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谎报安全事故怎样才能立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1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谎报安全事故罪构成立立什么刑事责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11谎报安全事故罪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为:犯此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
谎报安全事故罪构成的标准刑事案件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10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责任的人不报告或谎报事故情况,错误的事故应急处理,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事故结果扩大,增加死亡1人以上,增加重伤3人以上,增加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情况(2)实施以下行为之一,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的情况:1、决定不报告、迟报、欺骗事故情况或指导、联系相关人员不报告、迟报、欺骗事故情况2、事故应急处理期间擅自离职或逃跑的情况3、伪造、事故现场、
-
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161、客体方面 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是针对近年来一些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结果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行为而设置的。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方面 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4、主观方面 主观方
-
安全事故谎报罪会受到怎样的刑罚?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如果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谎报安全事故通常是指对安全事故进行虚假上报或不报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情节严重者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