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合同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则有履行期限。合同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则无履行期限。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即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民法典》关于中介合同的变化
(一)由居间合同变成中介合同
居间的叫法实际是从它的功能层面叫出来的,顾名思义就是“在中间”的意思,而中介一般都是两头跑的,恰好是中间人的角色,民法典改回中介合同,是从行业层面出发,与实践中大家的叫法就一样了,更方便理解了。
(二)必要费用应当有明确的合同约定
第二个变化是关于必要费用的规定,是在
“中介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的情况下,这个地方原来是要求,现在是请求,请求是更为全面的一个权利,也是更为专业的用词,再一个就是“要求”针对的是报酬支付义务人,而“请求”包括请求人民法院判决支付。
重点是民法典改成了“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中介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按照约定请求支付,第一,合同要有约定可以要求支付必要费用,第二,要有约定必要费用的数额或者计算方法。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就只能按照合同编关于合同约定不明的方式处理了。至于没有约定第一点请求权的,能不能否定中介人请求支付必要费用的权利,还有待法律实践去明确。
本中介合同签订后,如因其他原因导致未能促成合同成立的,对于中介方支出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按照本中介合同约定的中介费用的一半向中介方支付,或者按照中介方办理相关中介费用实际产生的票据进行结算支付。必要费用的计算以中介方出具的票据为准或者以本合同约定的中介费的一半为准。
(三)增加一条关于“跳单”的规定
第三个变化是关于“跳单”的规定,这是新增的,以前是没有的,但实践中关于跳单也有一些案例支持的。这次民法典有了明确的规定,就更有利于保护中介人的权利了。
条文如下: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1、委托人。记得一定一定要和客户或者业主签订委托合同,也就是中介合同,他才能成为你的委托人,仅仅带看一次很难认定他就是你的委托人了
2、接受中介人的服务。要注意将中介人的服务明确具体的写到中介合同上,在中介合同中专门起一条列明那些属于中介人的服务内容,比如选房,带看,签合同等等,越详细越好。
3、利用中介提供的机会或者媒介。这个地方要注意的就是看业主是否独家委托,如果不是,客户有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房源,这个实践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尽量做独家房源,如果不是独家房源,那就要想尽办法稳住客户。
4、绕过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意思就是客户和房东直接签合同了,这就属于跳单,这种情况下,该给的中介费应当继续支付,而不用再管后续的服务之类的。
需要注意的是,签订居间合同,卖方不履行合同的,除法律或事实上不能履行、强制履行费用过高等情形外,买方仍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违约需要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和经济损失,但是违约的赔偿金额不得高于实际损失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
民法典承包合同没有时间限制是有效的吗?
105人看过
-
合同是否有效:民法典视角
496人看过
-
合同成立的限制——民法典的规定
161人看过
-
民法典工程合同失效时间限制
457人看过
-
民法典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有什么限制
30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的解除合同是否受到诉讼时效限制
171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民法典承包合同没有时间限制是否是有效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3-01-14是有效的。土地承包合同一般需要规定期限,如果合同内没有明确期限的,可以按照最长期限约定,当然在双方协议的基础上也可以提前终止。一般是有效合同要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
民法典的对拆迁案件是否有时效限制台湾在线咨询 2022-12-311、拆迁纠纷是有时效限制的,时效为六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民法典中限购后订购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18当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时,合同即为有效。限购政策带来的后果是购买方的履行不能,并不会影响到合同的效力。即买卖合同依然合法有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
-
民法典规定抵押担保是否有诉讼期限限制呢?青海在线咨询 2023-01-021、抵押担保有诉讼期限限制,期限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法典中民事权利的行使是否受限制青海在线咨询 2023-01-2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但在行使民事权利的同时,应当受到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限制,在合理合法范围内行使民事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条: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条: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第一百三十二条:民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