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诋毁性广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2 08:11:41 189 人看过

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

商业诋毁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商业诋毁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商业诋毁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金额确定如下: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损害的经营者的赔偿数额,按照其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损失和侵权人获利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权利人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13: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商业诋毁相关文章
  • 什么是诋毁侵犯名誉权
    一、什么是诋毁侵犯名誉权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
    2023-05-03
    406人看过
  • 个人可以告商业诋毁吗
    可以。但需要符合相关的条件:1、商业诋毁行为的民事责任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未对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专门规定,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损害的经营者的赔偿数额,按照其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经营者恶意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经营者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2、商业诋毁行为的刑事责任如果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还可以依据我国《刑法》第221条,231条的规定进行处罚。要承担如下的刑事责任:(1)对自然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
    2023-04-29
    64人看过
  • 诋毁别人名誉能告他吗
    一、诋毁别人名誉能告他吗可以告他,侮辱诽谤他人要负法律责任,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二、恶意诋毁他人名誉可以报警吗可以报警,由于情节和后果不同,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三、诽谤罪的立案标准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关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侮辱诽谤司法解释做了具体的规定:《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
    2023-05-03
    153人看过
  • 广告法禁止性规定是什么
    广告法之中针对各类广告行为制定了如下明令禁止的事项,即:(1)严禁在任何形式的广告中使用代表军队形象的旗帜、歌曲以及标志;(2)严格禁止在各类大众传播媒体上发布以替代母乳为目的产品的相关广告信息;(3)严令禁止在诸如公众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及户外环境等公开场合发布烟草类广告;(4)明确禁止聘用未满10岁的儿童作为广告代言人;(5)严格限制在中小学校园内部组织开展推销或宣传商品的商业活动,严禁在校服、校车乃至中小学教学课本、辅助资料、练习册乃至学生文具等物品上面发布或以其他方式散播广告,但涉及到公益事业方面的广告例外;此外,还包括其它13项重要法规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广告行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引导会员依法从事广告活动,推动广告行业诚信建设。
    2024-08-13
    162人看过
  • 诋毁名誉权什么意思
    法律综合知识
    一、诋毁名誉权什么意思诋毁名誉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名誉诽谤,它指的是一种故意行为,即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这些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时,我们需要考虑四个核心要件:1.必须存在名誉受到损害的事实;2.该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3.损害事实和行为之间必须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只有当这四个要件都满足时,我们才能认定一个行为构成了名誉诽谤。二、诋毁的法律后果对于诋毁行为,其法律后果取决于其严重程度。1.如果行为尚不构成犯罪,那么行为人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可能的行政处罚。2.如果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3.如果诽谤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那么即使被害人没有提出告诉,国家也会依法追究行为
    2024-07-24
    476人看过
  •  什么是诋毁烈士的违法行为?
    该段内容讲述了行政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以侮辱、诽谤或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则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违法行为的后果,避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行政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以侮辱、诽谤或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则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侮 辱 烈 士 行 为 属 于 哪 种 违 法 行 为 ?侮辱烈士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侮辱烈士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99条之一第3款的规定,侮辱国旗、国徽罪是指侮辱国旗、国徽,或者污秽、侮辱国旗
    2023-09-06
    159人看过
  • 虚假广告诋毁竞争对手不正当竞争应赔偿损失
    某电器公司3、4月间在某期刊媒体上连续发布六期产品广告,其中附“郑重声明”称:“本公司某某系列电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目前市场出现了‘××’等多个仿冒产品,严重侵害了我公司权益,请广大消费者辨明真伪。某电器公司”。广告发布后,“××”品牌的产品在江西市场顿时遭受重创,经销商纷纷提前解除合同,终止销售并退回货物。于是,“××”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电器公司在报刊上或其他媒介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该公司向法院提供了其拥有相关产品专利权的证明文件及其他认证文书。同时,该公司还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举报了该公司及期刊媒体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事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过调查核实后依法对上述媒体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张振合律师评析:首先,上述案件中某电器公司的行为属于《反不当竞争法》所禁止的诋毁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那么什么是不正当竞争呢?所谓
    2012-06-26
    416人看过
  • 未成年人恶意诋毁罪是什么?
    未成年恶意诋毁他人,会构成侮辱诽谤罪。具体如下:1、如果是未满十六周岁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2、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诽谤罪,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罪是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在提供证据方面有困难的,是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的。因此恶意诽谤他人,需要达到情节严重,才会构成犯罪,情节不严重的,是不构成犯罪的。在网络上恶意诋毁他人犯法吗在网络上恶意诋毁他人违法。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
    2023-07-18
    65人看过
  • 法律上什么是商业诋毁行为?
    一、法律上什么是商业诋毁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商业诋毁行为是经营者从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的主观方面主要是故意,但并不排除过失。商业诋毁行为可能或已经造成竞争对手商誉的损害。二、主要特点1、有着明确的意在贬低竞争对手的目的性,直接打击、削弱竞争对手与其进行竞争的能力,谋求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2、行为本身表现为捏造、散布与真实情况不符的虚假、不实之情。这里的捏造,既可以是无中生有,也可以是对真实情况的歪曲。经营者无论是捏造还是散布虚假事实,都可以构成商业诋毁行为。3、有特定的诋毁对象,即行为所诋毁的对象必须是与行为人存在竞争关系的同业经营者,也即竞争
    2023-06-01
    363人看过
  • 什么是诽谤罪和恶意诋毁罪
    一、什么是诽谤罪和恶意诋毁罪关于诽谤以及恶意诋毁罪行的定义,是指行为人为诽谤和恶意诋毁而故意制造并传播虚假表述的情况,此举足以对他人的品格价值进行贬损,进一步破坏其声誉形象,倘若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其中,侮辱罪乃是指行为人利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公然地降低他人的品格价值,进一步破坏其声誉形象,若情节严重程度足够亦归为此类违法行为,须承受起五天以下拘役或是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情节恶化,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上到十日以下拘留,还可以附加五百元以下罚款的惩罚。鉴于行为人通过捏造事实对他人进行恶意诽谤,且情节严重时将构成诽谤罪。关于诽谤罪的确立要件,可细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个是客体要件,此类罪行侵害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都是对他人人格诽谤罪在犯罪的客观方面体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传播某个虚假事实的行为,足以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若情节严重即构成犯罪。再者是主体要件,此罪适用于一般的行为主义,换句话说,只要达到了
    2024-03-21
    220人看过
  • 别人诋毁我的名声是什么罪
    别人诋毁我的名声是诽谤罪。构成诽谤罪的条件是:1、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有是言语散布和文字散布;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即使不指名道姓,但第三人可以判断出被害人是谁;4、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担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捍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诽谤罪的取证方式:口头遭遇诽谤,当事人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请知情人作证、报警处理固定侵权证据、通过聊天记录固定证据等以上手段收集证据,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诽谤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
    2023-08-12
    171人看过
  • 诋毁是不是诽谤罪
    法律综合知识
    严厉抨击或污蔑并不必然等同于诽谤罪。严厉抨击或污蔑往往指在言语上对他人进行恶意的批评、侮辱和批评,然而,这尚未达到诽谤罪所必需具备的所有条件。诽谤罪则是指有意地编造并传播虚假且毫无根据的事实,这些谎言足以降低道德品质,破坏个人荣誉感,只要这些行为符合了法定的严重程度,即可确定为犯罪。值得注意的是,若仅仅是一般的严厉抨击或污蔑,并不达到情节严重的地步,那么它或许不被视为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8
    463人看过
  • 诽谤和诋毁的区别,诽谤和诋毁是犯罪吗
    一、诽谤和诋毁的区别诽谤和诋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诋毁又称毁谤,是指以言语相攻击或嘲讽丑化、污蔑;诽谤是指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或者污蔑。虽然前者通常被理解为夸大事实,后者被理解为恶意编造事实,但二者都有污蔑的意思,即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二、诽谤和诋毁是犯罪吗诽谤和诋毁不一定是犯罪。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上只有诽谤罪,并没有诋毁罪,而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在于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因此在网络高速发达的现今社会,一定要谨言慎行。三、诽谤和诋毁构成犯罪的要件诽谤和诋毁构成犯罪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1.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
    2023-06-19
    158人看过
  • 刑事悬赏广告的性质是什么?
    一、刑事悬赏广告的性质是什么?刑事悬赏广告的性质是债权债务关系。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悬赏广告一经成立后,即在广告人(债务人)和完成指定行为的行为人(债权人)之间产生债的关系。具体可以产生以下法律效力:(1)报酬请求权。行为人依指定行为的完成,有权请求广告人支付报酬。一般来说,判断指定行为是否完成,应当依以下标准:一是特定标准。即广告人对指定行为的完成有具体要求,凡是符合该具体要求的行为,悬赏广告即成立,行为人取得报酬请求权。二是公共标准。即社会上公认的标准,只要行为人完成指定行为符合社会公认标准,得到社会承认该悬赏广告即可成立。三是自定标准。即广告人自己确认的标准。行为人只有在其完成的行为符合广告人的要求,才能享有报酬请求权,从而获得约定的报酬。(2)数人完成指定行为时的报酬请求权。由于悬赏广告是向不特定的人发出的,因此,数人完成指定行为的情形则不可避免。遇此情形,应当如何给付报酬。对此,
    2023-06-18
    158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业诋毁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更多>

    #商业诋毁
    相关咨询
    • 诋毁广告公司广告公司有罪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1-29
      诋毁商誉,广告公司可以成为共犯。 诋毁商誉行为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经营者捏造或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的,受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经济损失。 2、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21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处2年以下
    • 引发性的商业诋毁判什么刑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04
      诋毁商业信誉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四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 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
    • 告人家恶言诋毁需要什么证据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6
      那就需要把而言诋毁的证据拿出来,比如这个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录音是可以的。祝你顺利,如果对回答满意,请采纳,这年头助人为乐也不容易,鼓励鼓励热心人~~~~~~~
    • 什么是诋毁商誉行为,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商家是否构成诋毁商誉罪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8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 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如下: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消
    • 离婚协议书中诋毁和诋毁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写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0
      协议人:甲方协议人:乙方协议人甲方、乙方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什么时间生于孩子叫丙。因协议人双方夫妻感情完全破裂,现双方就自愿离婚: 离婚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与乙方自愿离婚。 二、孩子丙由哪一方抚养;另一方每月给付抚养费多少元,多长时间支付一次,具体时间;抚养费支付到孩子18周岁止还是大学毕业;抚养费是否包括教育费、医疗费;包括或不包括,分别如何处理。 三、有房屋产权的房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