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入沉默权的必要性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4 13:39:04 386 人看过

一、什么是沉默权?

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在西方各国的刑事诉讼中,大都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并且被认为是受刑事追诉者用以自卫的最重要的一项诉讼权利。

二、我国引入沉默权的必要性是什么?

确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沉默权已是大势所趋,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沉默权的确立,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它必将给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带来深刻的变化,必将使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步入更加民主化、科学化的轨道。

其一,我国已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履行公约义务的范围内,我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旦条件成熟,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批准该公约。公约第14条第三项庚目有关沉默权的内容,应为我们所接受。

其二,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入“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表明我国全面推进人权事业和保护公民权利的决心和信心。引入沉默权制度,切实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司法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其三,引入沉默权制度有助于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完善刑事诉讼的结构与功能,加强控辩双方的激烈对抗,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现代刑事诉讼实行控、辩、审分离模式,控、辩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法官居中裁判。只有控、辩双方力量大致均衡,才能查明案件事实,实现裁判公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被追诉的地位,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与国家公诉机关相比,力量悬殊。面对控方的攻击指控,辩方只有通过行使沉默权以弥补防御力量的不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22: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刑法中规定的沉默权是什么?
    一、刑法中规定的沉默权是什么?刑法中规定的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在西方各国的刑事诉讼中,大都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并且被认为是受刑事追诉者用以自卫的最重要的一项诉讼权利。下列各类案件,如果涉案的当事人在被警察拘捕后全部保持沉默,则案件很难侦破,更无法将犯罪者绳之以法:【行贿、受贿案件】此类案件只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极端秘密地进行的,收受钱款时只有二人在场,所谓“一对一”,可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果在案发后,行贿人和受贿人全都主张沉默权,一概闭口不讲话,则根本不可能定案。【雇佣杀人案】通常由主谋人(黑道中的行话称“大老板”)通过中间人雇佣凶手去杀害某人。案发后,直接行凶的凶手较容易抓获,中间人也容易牵出来,但涉及到“大老板”时,又成了类似于行贿案件中的“一对一”状况。如果当事人保持沉默,则很难认定。【毒品犯罪】
    2023-06-03
    480人看过
  • 家庭中的沉默暴力是什么?
    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暴力不合作”、“冷处理”的非正式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目前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家庭冷暴力是否属于法定的判离情形,要看法院对于具体个案的判断。家庭冷暴力的特征及现状是怎样的1.分布特征:普遍性和集中性。家庭“冷暴力”作为一个新型的隐性暴力形式,发展速度快,覆盖面也广。大江南北,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无论是白领阶层还是蓝领阶层,都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家庭“冷暴力”现象存在。2.多样的行为特征。家庭“冷暴力”的表现形式通常由于家庭的不同情况和家庭成员的个性特征而呈现出多样行。有的表现为冷嘲热讽,在语言上进行恶意攻击,故意贬低、刺伤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表现为不管不顾、不理不睬,“把你晾干”,不再关心对方和家庭,不再承担夫妻和家庭的义务、责任,有意避免夫妻之间的
    2023-07-03
    158人看过
  • 沉默权有哪些内容
    沉默权有哪些内容沉默权包含两项内容:1、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追诉官员或法官的讯问,有权在讯问中始终保持沉默;司法警察、检察官或法官应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此项权利,法官不得因被追诉人沉默而使其处于不利境地或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判;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就案件事实作出有利于或不利于自己的陈述,但这种陈述须出于真实的意愿;禁止官员采用暴力、威胁等强制性手段致使被指控人违背意志作出有罪供述,法院不得把此情形下的供述作为定案依据。中国有沉默权吗中国没有沉默权。只有坦白从宽制度,但是不得刑讯逼供,所以间接的为嫌疑人或被告提供了一种拒绝回答的环境,中国是允许通过骗供的刑事进行刑事侦查的。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下:1、人身自由。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住宅不
    2023-07-23
    91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是否享有沉默权
    犯罪嫌疑人是否享有沉默权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但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也即不被自证其罪的权利)。《刑诉法》第120条同时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虽然法律没有规定在起诉和审判阶段被追诉者是否有如实回答的义务,但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回答,实际上就是否定了被追诉者拒绝供述或者说保持沉默的权利。倘若被告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讯问,将作为一种拒绝悔罪的表现,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在量刑时将作为一种酌定量刑的情节予以考虑。我国立法上采取排斥“沉默权”制度固然有其长期历史因素的沉淀,比如中国封建时代,则实行“断罪必取输服供词”、“无供不录案”的制度。认为口供是认定犯罪时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证据,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只要取得了当事人的口供
    2023-06-01
    72人看过
  • 沉默的胜利——以公正祭奠我的八弟
    2月25日早八点惊闻噩耗,年仅26周岁的八弟清晨四点因车祸身亡,抛下日渐衰老的五大五娘和年仅四岁的侄儿猝然而去。胸中的悲痛一下子涌上来,但我的工作一直安排到28号,无法分身回家,只能在浑身战栗中通知老公代我回家问候五大、五娘,安慰弟妹。但亲人的泪还没来得及流就接到消息,经办交警说同车的另三人已做完笔录一致说八弟是司机,因八弟已死,刑事责任无法对其追究,但民事责任还要继续承担,不仅要赔偿其他三人的医疗费,还要赔偿车辆损失!这对家人的打击更大了,而其他三人的证言是我们无法相信也无法接受的。因为八弟不仅没有驾驶机动车的资格,也没有人见过他开过机动车!更何况他的致命伤初步观察是在头痛,右侧头部重创,脑浆迸裂,当场死亡,而全身其他各处并无明显伤痕,胆大的亲属掀开衣物特别查看了胸部,连瘀伤都没有!而根据现场的惨烈状况判断,车是碰撞到障碍物后连续翻滚才停下的,司机的胸部不可能碰撞不到方向盘,而不留下任何
    2023-06-05
    427人看过
  • 遭遇性侵害的留守妇女为何沉默
    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保障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农村留守妇女遭受性侵害的案件频频发生,凸显留守妇女的安全保障问题。更值得深思的是,绝大多数人在遭受性侵害后怕事情传出去被别人说闲话,往往选择沉默。留守妇女独自带小孩在家居住,由于警惕性不高,她们晚上睡觉时大多不锁房门,这给了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2005年至2008年期间,货车司机贾建强先后12次入室对居住在江西省彭泽县某大道旁的11名女子实施强奸。3年之久竟无被害人报案,周围群众也未发觉。直到2008年10月20日,他再次作案,被害人报警,他才落网。近日,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强奸罪判处被告人贾建强有期徒刑11年。女子开窗睡觉遭强奸民警同志,有人进入我房间,将我按倒在床上2008年10月20日凌晨5时左右,彭泽县公安局110值班室接到一名女子打来的报警电话,称她被人强奸了。该局刑侦大队民警马上赶到这名住在彭泽县龙城镇某大道旁的女子家中
    2023-06-06
    167人看过
  • 沉默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是什么?
    沉默权包含两项内容:1、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追诉官员或法官的讯问,有权在讯问中始终保持沉默,司法警察、检察官或法官应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此项权利,法官不得因被追诉人沉默而使其处于不利境地或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判。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就案件事实作出有利于或不利于自己的陈述,但这种陈述须出于真实的意愿,禁止官员采用暴力、威胁等强制性手段致使被指控人违背意志作出有罪供述,法院不得把此情形下的供述作为定案依据。在我国关于沉默权的意义是什么?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在西方各国的刑事诉讼中,大都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并且被认为是受刑事追诉者用以自卫的最重要的一项诉讼权利。在刑事诉讼中实行沉默权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彻底贯彻了“无罪推定”原则,鲜明地突出了控诉方的举证责任,要求警察和检察官必须收集口供以外的其他证据来证实犯
    2023-07-20
    294人看过
  • 公用企业引入竞争的必要性
    公用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为公众日常所需,没有充裕的替代选择,需求弹性很小。自来水、电等几乎不存在可替代品,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虽有相应的可替代品,但往往因可替代品在品质、价格等方面差别较大,实际上可替代性仍较小。如铁路客运虽可由长途汽车、航空、水运等所替代,但由于价格、舒适度和硬件设施(如很多城市没有民用航空机场)等原因,实际上很难缓解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压力。春运时即使提高火车票价也不能真正减少火车乘客的数量,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重了普通消费者的负担。公用企业如像铁路运输这样发生短缺、质次价高等情形,就会引起社会恐慌、民怨、民愤,影响安定团结。这种局面急需改善。按照传统的认识,公用企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应当对其禁止或限制竞争,这样它才能有效经营、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因此,理论上并不反对其垄断,以避免毁灭性的竞争。实践却恰好相反,缺乏竞争激励的公用事业成了社会的异
    2023-06-07
    331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可以有沉默权吗?
    一、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可以有沉默权吗?2012年修订的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所谓“默示的沉默权制度”,就是说,相关的法律规定没有明确使用沉默权的字样,但是从法律的有关规定中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该享有沉默权,如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中“反对强迫性自证其罪”的规定。所谓“明示的沉默权制度”,就是说,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使用了沉默权的字眼,而且要求司法和执法人员必须事前告知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依法享有沉默权,如美国的米兰达告知规则。由于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所以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无权保持沉默。虽然我赞成把“如实回答”的规定从刑事诉讼法中删除的主张,但是既然立法者选择了保留,那就必须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个法律中的规定不能出现前后矛盾的
    2023-06-03
    465人看过
  • 沉默权之与刑事诉讼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从沉默权的概念、存在的依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关键词:刑事诉讼沉默权制度确立思考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历经了几次修改,但都没有真正的把沉默权作为一项基本的刑事诉讼权利明文确定下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法治观念的增强,沉默权这个“舶来品”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国内主张确立沉默权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尤其是1998年10月5日我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我国是否应该建立沉默权制度以及如何建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论。本文试从沉默权的基本含义以及沉默权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上,结合中国刑事诉讼的具体情况,就沉默权与中国刑事诉讼作以下思考。一、对沉默权成为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一项基本人权的理性思考沉默权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对此,笔者不打算
    2023-06-11
    487人看过
  • 浅谈米兰达规则与沉默权
    在沉默权的发展历史上,可以说美国的沃伦法庭在1966年通过米兰达案件所创设的米兰达规则(MirandaWarnings)是其重要的里程碑。然而有学者将米兰达规则等同于沉默权,甚至作为沉默权的代名词;也有学者认为米兰达规则包含沉默权。实际上,在米兰达规则存在之前的数百年,沉默权(反对自我归罪特权)已栽入很多国家的成文宪法。米兰达规则作为一项诉讼规则,只是对宪法性权利——沉默权保护的外国规则,其赋予犯罪嫌疑人的只是沉默权的受告知权,其本身并不具有实体上的意义。说到沉默权,就不能不谈有名的米兰达规则(rleofMiranda)。1963年,欧内斯特米兰达因被控犯有绑票和强奸罪而被亚利桑那州费利克斯城警察局逮捕,在未被告知有权请辩护律师、也没有辩护律师在场的情形下作了有罪供述并最终被送上法庭,虽然米兰达的辩护律师提出反对意见,亚利桑那州刑事审判法院陪审团仍裁定米兰达的供述可以作为认定有罪的证据,并
    2023-06-11
    192人看过
  • 保持沉默无罪辩护具体是指什么
    无罪辩护是指被告人和其辩护律师在庭审中为被告人作无罪的辩解,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公诉人得到法院支持,被告人被判决有罪;一个是辩护观点被法院采纳,被告人被判决无罪。无罪辩护的原则,是指律师在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熟悉案情要求律师特别熟知和掌握案件整个情况,熟悉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熟知被告人具有哪些无罪的事实和情节。只有做到熟悉案情基础上,才能结合法理和法律对案情进一步地研究分折,决定是否为被告人作无罪辩护,如果决定为被告人作无罪辩护,那么就要进一步分析如何其作无罪辩护。熟悉案情除了要求律师要仔细查阅案卷,会见被告人外,还要特别强调律师要认真进行调查取证,调取相关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或鉴定结论等有利的证据。但律师尽量不要亲自调查,最好是申请法院或检察院调取,这样有利于降低执业风险。证据充分,是指律师对被告人无罪提供充分的证据。无罪辩护不容易,只有证据充分了
    2023-04-16
    75人看过
  • 离职是沉默还是一吐为快
    不少言情剧中最精彩处通常是男女主人公因种种原因而彼此离开。这时往往有两种可能:一是其中一方发一通肺腑之言,让另一方泪流满面,进而引得看电视的也泪流满面;二是离去时双方什么都不说背身离去,空生一番感慨。巧的是如今的职场也有语与此相似的悲欢离合:一种是离职者拂袖而去一言不发,二是发一通未必肺腑之言,作别昔日的东家。沉默者:我不说,不等于无话可说通常情况下,老板或人事经理在离职者离去前会都进行一番挽留和谈话,他们的确想知道一下离职者离去的真正原因。而许多离职者却在这时选择做了“沉默的羔羊”。沉默不等于无话,而他们心里究竟有多少话想说呢?最近刚跳槽的林先生说:“由于原单位效益不好,我只好选择离开。离职前我已经找到新单位了,由于忙着开始新工作,我只是办了辞职手续,什么都没说。自己要走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再说,现在和原来的老板和同事多说已无意义,他们未必能真正理解你的苦衷。不过其实心里还是有话要说的
    2023-06-10
    221人看过
  • 中国共产党:加入的必要性
    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73条内容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73条内容如下: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1、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2、在组织进行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的;3、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的;4、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的。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予以除名;对入党后表现尚好的,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条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
    2023-07-05
    10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沉默权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2
      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广义上,沉默权是公民言论自由的具体表现,即任何人有权决定他愿意说什么或不说什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因此,面对其他人或机构的提问,均有权拒绝回答,更有权拒绝回答可能使他自陷于罪的问题。狭义上,沉默权则是专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来自警察和法庭的讯问,有拒绝回答和保持沉默的权利。根据这种狭义的理解,沉
    • 对沉默权的法律适用探讨与我国对于沉默权的法律保障的规定是怎样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6
      第一,沉默权的产生和确立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沉默权的发展从12世纪一直延续到20世纪。从16世纪开始,英国普通法院随着国王的纠问机构的黯淡而控制了英国的刑事司法系统。在普通法传统的基础上,其司法系统朝着控告式模式转变。这一演进是非常缓慢的,而且其中一些臭名昭著的例外规则亦延续了几百年。例如,法律在1696年以前并不保证被告人有权获得一份书面的告发书,也不保证他们能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机会;而且,直到
    • 西方国家对沉默权是怎样规定的呢?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9
      1912年英国,首次制定的《法官规则》,明确要求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必须先告知其享有沉默权。其告知语为两句话:“你有权保持沉默,你可以不说任何话。”如果警察不履行告知义务而径行向被拘禁的嫌疑人讯问,所取得的供词便有可能被法庭以取证的手段不合法而排除于证据之外。尽管英国的《法官规则》并非议会制颁的法律,但由于它是由王座法庭的法官们集体制作的,作为指导法庭审判程序的指南,其限制警察在审判前对犯罪
    • 沉默权有哪些内容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15
      沉默权有哪些内容 沉默权包含两项内容: 1、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追诉官员或法官的讯问, 有权在讯问中始终保持沉默; 司法警察、检察官或法官应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此项权利,法官不得因被追诉人沉默而使其处于不利境地或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判;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就案件事实作出有利于或不利于自己的陈述, 但这种陈述须出于真实的意愿; 禁止官员采用暴力、威胁等强制性手段致使被指控人违背意志作出有
    • 沉默权的内容都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03
      沉默权包含两项内容: 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追诉官员或法官的讯问, 有权在讯问中始终保持沉默,司法警察、检察官或法官应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此项权利,法官不得因被追诉人沉默而使其处于不利境地或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就案件事实作出有利于或不利于自己的陈述, 但这种陈述须出于真实的意愿,禁止官员采用暴力、威胁等强制性手段致使被指控人违背意志作出有罪供述,法院不得把此情形下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