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土地用途的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等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在办理抵押土地用途变更时,应当充分保护抵押权人的利益
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财产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抵押财产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恢复抵押财产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恢复抵押财产的价值也不提供担保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提前清偿债务。土地用途的变更是影响土地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抵押权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抵押这种市场行为而言,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抵押财产的价值无法衡量和判断,因此应当由土地抵押的当事人协商解决。应当交由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商解决,抵押人可以向抵押权人证明抵押财产价值没有减损,或者通过提供其他相应价值的担保或者清偿部分债务等方式,取得抵押权人的同意。土地权利人申请用途变更时,应当一并提交抵押权人同意变更的意见。土地权利人补缴土地出让金,办理相关土地用途变更手续后,可以申请办理土地的用途变更登记,然后再向抵押权人更换相应的权利证书。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等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可以处以罚款。
-
土地用途变更如何规定?
271人看过
-
集体建设用地变更:土地用途调整
486人看过
-
农村土地用途变更手续,农村土地用途的法律规定
373人看过
-
改变用途土地使用税怎样征免?
432人看过
-
变更土地用途报批如何申请
491人看过
-
如何申请变更土地用途审批
297人看过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
土地用途变更和征用问题怎么处罚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因此,针对上述土地违法行为,可以依法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同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
-
&&&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处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4-03-29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处罚具体如下:1、擅自变更土地使用用途的处罚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2、没有经过批准就擅自改变土地性质的这种行为,有可能就构成了非法占地行为,情节非常严重的,甚至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变更土地使用用途,也要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
怎样规定土地用途改变要如何处罚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7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因此,针对上述土地违法行为,可以依法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同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
-
如何把土地用途变更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03我国《》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首先,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必须经过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
国有土地变更土地用途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4-04-22土地使用者可以改变国有土地用途的,但应依法依规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或者不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土地。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