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审审限规定有哪些?
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二十日。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十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当事人起诉的标的额在我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单一金钱给付的民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可以延长至三个月。小额诉讼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当事人认为案件不属于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的,可以在庭审结束前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并列明理由。当事人对小额诉讼案件所作的裁判不服的,可以通过申请再审途径解决。
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1、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2、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
3、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4、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时间;
5、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6、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7、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8、民事、行政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9、中止诉讼至恢复诉讼的期间。
二、一审和二审有什么区别?
(一)程序发生的原因或主体不同
第二审程序是因为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即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引起
审判监督程序
发生的主体只能具有审判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只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才能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
(二)提起方式不同
上诉只能采用书面形式。再审程序的提起方式比较复杂,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应提交申请书和生效
法律文书
。
(三)提起诉讼的时间要求不同
上诉要受
上诉期限
的限制,且期限较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四)审理的对象不同
第二审程序是当事人因不服一审未生效裁判,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而发生,所以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一审裁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而再审程序的审理的对象是生效的法律文书。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具有强制性、排他性和稳定性,对法院、当事人和社会都具有约束力,任何人都无权改变。只有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或者当事人依法申请再审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才能对该判决、裁定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
(五)审理的理由不同
二审案件审理的理由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裁判不服,请求二审法院继续审理并作出裁判。再审案件的审理的理由是生效裁判确有错误。为了纠正错误的生效裁判,确保案件的质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能采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六)适用的程序不同
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不能适用
简易程序
,只能按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对事实清楚、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上诉案件,可以
迳行判决
、裁定。再审没有设置专门的审判程序。对再审案件的审理,不是适用第一审程序,就是适用第二审程序。依照
《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
两审终审制
,审理第一审案件只能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第二审案件只能适用第二审程序。对再审程序,不论适用一审程序还是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应当一律开庭审理,不得迳行判决。
(七)审结期限不同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在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在3个月内不能结案,需要延长审结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审限。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对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结期限,不能延长。再审案件的审理期限分别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期限确定,审理期限自决定再审的次日起计算。
(八)裁判的效力不同
按第二审程序所作的判决、裁定,一经宣告和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是不准再行上诉的终局裁判。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均应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按一审程序裁判的再审案件,在上诉期间内暂不生效;按第二审程序裁判的再审案件,一经宣告和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上述我们主要对一审审限规定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从上述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审审限对于不同的案件,审限的相关规定也是不同的,例如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等,在具体的处理上就明显有所不同。当然,一审与二审也存在有本质的区别。
-
一审审限规定有哪些,和二审有什么区别?
150人看过
-
关于推迟审判和审判期限有哪些规定
289人看过
-
关于初审羁押时限的规定
480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是否有关于一审和终审的规定
72人看过
-
法律关于二审终审的规定
280人看过
-
二、关于小额诉讼一审终审的法律规定
268人看过
刑事公诉追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活动。在刑事公诉追诉中,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作为诉讼的一方,依法行使公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指控和追诉。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依据是公安机关提供的起诉意见书和相关证据... 更多>
-
关于审查起诉时限的规定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181、审查起诉法定期限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
-
关于年审过期的有关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11、根据《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11号令)中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于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满前九十日内,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 2、根据公安部关于《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五章第六十七条第七款的规定,超过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一年以上未换证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 3、驾驶证过期一年年审不会被取消。一年内年审都可以,不会被罚款。 4、更换驾照需带上身
-
关于执行异议审查期限规定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20审查执行异议的期限是15日;办理完毕的期限是1个月。法院在收到执行异议后,承办人应当在收到异议材料及执行案卷后15日内提出审查处理意见。执行异议的审查,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在1个月内办理完毕。需延长期限的,承办人应当在期限届满前3日内提出申请。
-
基层人民法院关于审限的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5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基层人民法院关于审限的规定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关于汽车脱审一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24汽车脱审一年处理:应当立即进行年审。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机动车未按照规定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