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工程承包诈骗罪怎样判
1、诈骗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骗罪还需要根据诈骗的数额进行量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抢劫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抢劫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如下:
1、行为方式不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2、定罪量刑不同。诈骗罪的量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劫罪的量刑,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刑法》规定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民间借贷会转变为诈骗或集资吗?
1、民间借贷可能会转变为诈骗或集资
民间借贷纠纷一般是不会转化为刑事诈骗的,如果借款人借款的目的是非法占有,骗取出借人款项的,本身就是诈骗行为,不存在转化问题。
2、当涉及诈骗时,第一时间是及时归还并找到受害人道歉和赔偿。
(1)有良好的认错态度会减刑,如果能获得受害人的谅解书那样是最好的,律师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去争取。
(2)注意一定安抚亲人情绪不要让人在看守所做任何过激的事情,因为任何一个不好的事情对最后的结果都会有不好的影响,稳定情绪经济认错才可以争取减刑缓刑或者单处罚金。
(3)刑事案件一般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还是需要专业的刑事律师来进行代理,如果是涉及诈骗就找专门的处理过诈骗案件的律师,这样的律师更加有经验些,处理案件也更加得心应手。
四、个人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个人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非法占有的目的;
2、故意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及以上的行为;
3、要求被害人因为行为人的诈骗行为产生了错误认识而处分了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涉嫌诈骗罪判刑后怎样还钱
146人看过
-
洗钱400万涉嫌诈骗罪怎样判?
93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涉嫌红包诈骗是怎样处理
232人看过
-
涉嫌诈骗罪只拿工资怎么判
396人看过
-
涉嫌诈骗罪怎么判严重程度
57人看过
-
涉嫌感情诈骗27w怎样判
180人看过
-
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罪涉嫌诈骗罪怎样处罚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四条【骗取出口退税罪、偷税罪】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股票诈骗涉嫌怎样判刑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7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涉嫌诈骗5000万涉嫌诈骗最高判几年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10诈骗5000万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
请问怎样理解涉嫌诈骗罪?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财物。其实,这种“自愿”是受犯罪分子欺骗而上当所致,并非出自被害人的真正意愿。